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特区职教园地的奇葩--来自深圳市华强职业技术学校的报告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8日 11:18 光明日报

  李世勇

  在姹紫嫣红的深圳特区教育界,在福田中心区,有一所久负盛名的职业技术学校--华强职业技术学校。该校校长陈 亚香,一个地地道道的深圳人,曾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南粤优秀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而他创建名牌学校的 宗旨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从1995年到1998年,华强职业技术学校曾连续四年取得了升学率100%和就业率100% 的成就。并以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出路好等特点,赢得了特区教育界极高的知名度,成为深圳市的一所热 门职业学校和特区职教园地的一朵奇葩。

  要干就干最好的

  华强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6年,其前身是深圳市华强中学。1990年,经福田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区属重点学 校。199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校开办首家职业中专班,1996年2月经福田区人民政府批准,与初中实行脱钩,成 为独立建制的理工类职业技术学校。在这之前,陈亚香为筹办这所学校已作出了前期的努力。从办学初期,他就反复思考:如 何使职高生在就业的竞争中获胜?如何使华强职业学校走上稳定的发展道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学生的高考率,二是就业率 。高考率可以用增强教学质量来解决,而就业率就要靠社会,靠企业来协助解决。为此,他多方筹措,试图寻找一条校企联合 的新路子。

  为了解决就业率的问题,他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宽基础,强技能”的培养方针,以此来要求学校教学为 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他认为:校企联合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市场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是学校办学质量 的竞争。因此他提出了把创建学校品牌、创办一流的职高学校摆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并号召师生树立名牌意识,培养名牌学生 ,为建设名牌学校而奋斗!

  1996年2月,华强中学被正式命名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在迁入新校址的活动中,陈亚香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胆 略和魅力。正像他常说的“除非不干,要干就干最好的”。与此同时,他夜以继日,精心策划,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投入了紧张 的筹建工作。新校地处福田中心区与红荔路交界处的益田路口,当时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在校舍基本建成的基础上,他又 提出要建造能容纳7000多师生就餐、午休的设施,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陈亚香善于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变成全体师生的 自觉行动,充分地调动起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在迁入新校后,为了妥善安排中午滞留在校的学生,陈亚香提出了开放学校阅览 室、电脑房,开放学生影院,使学生在午休期间有处休息,有地方玩,有环境娱乐。

  “要干就干最好的”,体现了陈亚香对职教学校的发展追求。“要干就干最好的”,体现了华强职业技术学校的质量 标准,也证明了华强人的情操与胸怀。从1996年迁入新址,这所学校就在教学设施、环境美化、教学手段、教师标准、学 生质量等方面体现了崭新的风貌。学校的教学设置建设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当年迁入新址,当年就取得令人瞩目的 成绩,在国家级、广东省和深圳市举行的作文、电脑等各项比赛中,华强职校均名列前茅。在深圳市职校田径运动会上,华强 职校勇夺桂冠,充分体现了华强人的精神风貌。1996年毕业生高考升学率又一次达到了100%,在准备就业的应届毕业 生中,华强职校的学生被用人单位全部抢光,达到了就业率的100%。

  质量效益三步曲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质量同样也是各类学校成功的关键与生命。教学质量则是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但如何保证, 怎样提高,还必须有一定的强有力的措施进行规范。为促进华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质量,陈亚香提出了“坚持三抓和一抓三 年”的整体思路与构想,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三抓”的主要内容:一抓就是要抓三年,三年抓,从高一抓起,对每个学生,每个年级抓足三年,改变过去只抓毕 业班,忽视普通班;只抓共性,忽视个性的倾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进行全面安排,全面负责,在抓三年的过程中,又特 别强调了三年抓的重点,所谓三年抓,就是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确定每个年级的重点。高一以文化课为主,高二重点抓好专 业教育,高三突出抓好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通过针对性地强化技能训练,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二 抓是抓重点,重点抓。抓重点就是要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主攻方向,切实抓好。重点抓就是改变和提高中等与下等 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毕业生。三是抓合力,合力抓。抓合力,就是努力培育具有凝聚力的科级群体、级组群体和教师群 体,营造校内教工之间互相尊重,善于合作共事,人际关系真诚和谐,大家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把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 起来。合力抓就是上至校长,下至每一个教师,都要为提高学生的质量负责,齐抓共管,使质量目标充分得到实现。

  为保证教学质量,陈亚香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建立三个机制的主张,三个机制互相联系,形成监督执行的力度,一是 实行试读制,对于不够录取线的择校生,一律允许试读一年,升级转正,留级劝退,进步较快的给予减免择校费,严把升级入 学关;二是中专班实行淘汰竞争制,跟不上进度的学生,“下放”到职高班,所缺学位由职高班优秀学生替补,以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严把质量关;三是推荐就业实行优生优分制,对优秀学生优先推荐就业,不能毕业者不予推荐,严把分配关。

  保证学生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前两届实行的基础上,华强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落实了三项措施。这三项措施 一是坚持行政领导集体听课制度,每周学校行政领导集中深入到一个班级听课,同时检查教师备课,批改作业情况,发现问题 及时帮助解决,发现典型作法与经验及时推广,通过这种动态式的管理,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坚持下年级至科组蹲点制 度,学校行政领导,每人分管一个年级,抓一个教研组,和教师一起参加级组与科组活动。三是定期到各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 议,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大落实走上了三个阶梯,三大落实出现了可喜的成就。1995年广东省举行邮电系统职工岗位练功大赛,深圳市 邮电局经过选拔,挑选了包括邮电大学、邮电中专、邮电技术和华强职校的三名毕业生组成了15人队伍赴省参加比赛,结果 以三金六银的优异成绩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华强职校毕业生邓春妮、张庆元、陈世超分别获得金牌两面,银牌一面,为深圳 市取得团体冠军作出了非凡的努力。其中邓春妮入选广东省代表队,参加全国30个省市邮电业务知识及营业窗口一口清大赛 ,获得了第一名,受到省、市邮电部门的重奖。正因如此,邮电部门在辞退临时工、职工部分下岗的情况下,几年来继续接收 华强职校的毕业生426人。

  用爱心浇灌素质教育之花

  华强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能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 素质教育。他们把素质教育称为是德、智、体、美的具体化、形象化。并响亮地提出了“把爱心公平地给予每个学生”的口号 ,对学生的爱心,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公平地把爱心分给每个学生,这是德育教育的标准与规范。在这方面华强职业学校有着 与众不同的体会。1996年学校迁入新址后,也曾遇到了职教滑坡,生源下降的困难,但这个学校不是就生源抓生源,而是 成立由校长挂帅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多层次的德育教育体系,并配合以学校——家 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努力以德育教育来强化学生素质的提高,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去。在生 源下降的情况下,坚持保证学生质量,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形成社会的强大影响力,以此来推动学校形象的改变,使教师对学生 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工作尽责,教书努力,育人尽心”已形成了该校教师的自觉行动。人气旺,士气高,风气正,教 工之间善于合作共事,人际关系宽松与和谐形成了新的凝聚力、向心力。而这一切离不开教师与校领导的“爱心”。“爱心” 是启动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华强职教学校的领导认为:要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人才,离不开素质教育的培养,只有抓住了素质教育,才是提高受 教育者身心发展潜力的基础。应试教育的目标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则是多元化的。既要传 授知识,也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身心两方面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与提高。职业学校的性 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它必须摈弃应试教育的模式,通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特长”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素 质的劳动者。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华强的领导和教师均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做法是:

  1、制定技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总目标。那就是增强学生三种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通才意识)、培养四种精神 (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提高五种能力(实操能力、适应能力、自学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为 社会培养更多适需对路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总目标展开 ,服务于总目标。

  2、第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它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形成,知识面扩大,素质的提高,具有重 要意义。他们把第二课堂课时化,排入课表,每周安排二课时,规定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加某一个小组的活动。目前已开展活 动的小组有文学社、求知电脑协会、康乐红十字会、电脑装配与维修、电脑兴趣与竞赛小组、球类、点钞、计算器、工程制图 与模型制作、绘画与书法、摄像与摄影、电器与小制作、家政、创造性思维、围棋、桥牌等23个小组。

  3、适应能力是职高学生素质的综合体现。为不断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他们主要抓了如下的工作:

  (1)抓工作上的适应。他们在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上采取了“二年打基础,一年定方向”的做法,用二年时间 完成本专业的基本课程,到了高三,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考虑到部分学生到银行系统工作的实际,增开了 会计、统计、计算器、点钞、计算机等课程。对于与邮电部门联办的专业,提前做好预分工作。根据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对 学生进行对口强化技能训练。因为岗前培训针对性强,干什么就学什么,把学与用直接挂钩,不但可以提高结业生上岗后的适 应能力,而且持证上岗机制的建立,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了练好内功的积极性。

  (2)抓身体素质上适应。结业生走出校门,从学校短时间低强度的脑力劳动,转变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要有 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要从高一开始,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安排,我们开设了形体课、劳动课,以增强学生体质,还组织 学生步行拉练到龙华瞻仰烈士墓,参观自行车厂,行程20余公里,使学生的身体和意志都受到了一次高强度的锻炼和考验。

  (3)抓心理上适应。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讲授基本的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心理 障碍和心理挫折等问题。为了适应求职面试的需要,我们自编教材,开设了《求职指导课》,讲授求职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进 行必要的培训和社会实践。培训和实践按如下的二种形式进行:一是校内模拟,由教师或学生充当用人单位的经理或人事科长 ,创设求职的情景,按求职的程序让学生作为求职者上台“表演”,“裁判”对表演者逐项给予打分,通过模拟使学生真正懂 得求职的全过程,又通过互相学习、观摩、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二是走上社会进行求职实践。我们安排时间 ,让学生走出去,拿着自己的求职材料,自找单位,自我推销,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懂得运用求职的技巧,不断提高求 职水平。

  (4)抓人际关系上适应。学生在学校长期生活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中,到了社会难于适应等级观念和复杂的人际关 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我们除了加强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外,还开设了礼仪、公关等课程,并积极开展有关的实践。近 年来,我校接受市统计局、市旅游局的委托,组织学生到罗湖口岸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应用学过的知 识进行社会实践,然后又利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圆满地完成了1万多人次的调查任务,得到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领导 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华强人展示世纪风采

  一个仅仅创建三年的学校,其成就斐然,令人大开眼界。华强人所创造的华强特色,所展现的特殊风采,使笔者在采 访中感到最为欣慰。

  华强人将记住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1996年10月28日下午,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邮电系统的31个代表队,参加的“全国邮电业务知识 及营业窗口一口清大赛”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隆重举行。邮电部副部长林金泉也在此为获奖者颁奖。当大会主 持人宣布第一名获奖者时,全场爆发出阵阵掌声,这个第一名的获奖者就是来自深圳罗湖区邮电分局田贝支局的邓春妮,而更 重要的是,她是深圳市华强职校的93届毕业生。除此之外,邓春妮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殊荣,她曾在1997年和自己母校 的校长陈亚香同时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此时,人们会透过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从中窥见到华强职业学校的实力与影 响面。

  采访陈亚香,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个深圳人的素质与风范,他的敦朴、坦荡、光明磊落、言谈话语之间涌动的那种 自信与激情,无时不在地感染着你。他几年来为华强职校付出的心血集中记录在1986年以来的校长日记里,点点滴滴,心 有所悟,他代表了深圳人的拓荒者形象,辛勤地耕耘着华强职校这片美丽的田园,给人们展示了一幅瑰丽的蓝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