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新闻报道
 


分析:爱因斯坦是有神论者吗?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7月26日 11:50 中国合作新报

  国外早就有人引证所谓事实,断言爱因斯坦相信传心术和唯 灵论。例如在伦敦1954年出版的一本书《爱因斯坦传记》中, 作者瓦伦丁就武断地认为,爱因斯坦倾向于赞同传心术,相信与 人的磁场和唯灵论的研究有关的人的射气,并拒绝断定每一神秘 的事物与精密科学不相容,因为科学还处在它的婴儿期。近年伪 科学和灵学在国内泛滥时,有“先知先觉”者也把这类传言贩运 到国内,以“拉大旗作虎皮”混淆视听,蒙人耳目,一时闹得沸 沸扬扬。

  最近在阅读外文资料时,偶尔读到爱因斯坦在本世纪30和 40年代就超感官知觉(ESP)所写的一个短序和两封信。它 们被说成是爱因斯坦相信超心理学家莱因及其后继者的工作的证 据。但是,从它们的整体和精神实质来看,爱因斯坦不仅不赞同 和相信传心术与唯灵论,而且对之持怀疑态度。鉴于这些文献的 全文在国内未见披露过,我在下面的论述中不妨全文译出,以飨 读者。

  1930年,乌普通-辛克莱在德国出版了一本著作,书名 是《心理的无线电》。爱因斯坦应邀为他的朋友的书写了一个短 序,该书的美国译本的序言是这样的:

  我以极大的兴趣读了乌普通-辛克莱的书,我深信,同样的 事情不仅值得外行、而且也值得职业心理学家最认真地考虑。在 这本书中仔细而坦率地提出的传心术的实验结果,确实远远处在 自然研究者认为可以思考的结果之彼岸。另一方面,在像乌普通 -辛克莱这样的诚心诚意的观察者和作家的案例中,疑心他有意 识地欺骗读书界又显得根据不足;他的健全的信仰和可靠性不必 受到怀疑。因此,如果在这里提出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 传心术,而依赖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无意识的催眠术的影 响,这也会具有高度的心理学兴趣。在心理学上有趣的圈子内, 决不会对这本书掉以轻心。

  在这篇短序中,爱因斯坦不怀疑他的朋友的诚心诚意、信仰 和可靠性,又没有充分根据疑心他的朋友欺骗读者。但是,他的 下述两点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传心术的实验结果远远超出自然研 究者的思考范围;所谓的传心术事实很可能是某种无意识的催眠 术的影响。至于对该书不能“掉以轻心”,“值得”“最认真地 考虑”之类的中性话语,完全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因此,以该 序言为据断言爱因斯坦相信传心术,显然是一厢情愿。

  在1946年5月13日和7月18日,爱因斯坦先后针对 埃伦沃尔德博士的出版物写过两封信。埃伦沃尔德是英国心理学 家,后住在纽约市,是罗斯福医院的咨询精神病学家。他花了3 0年时间研究超心理现象,力图找出它的神经病学基础。埃伦沃 尔德给爱因斯坦寄去他新近在伦敦出版的书《传心术与医学心理 学》(1946),爱因斯坦在读后写道:

  亲爱的埃伦沃尔德博士:

  几年前,我读了莱因博士的书,我未能找到他所列举的事实 的说明。我认为十分奇怪的是,在(传心术的)主体之间的空间 距离与统计实验的成功毫不相关。这使我想起一个十分强烈的指 示:未辨认出的系统误差的来源可能包含在其中。

  我之所以为乌普通-辛克莱的书撰写序言,是因为我与作者 的私人友谊,我的确没有揭示我缺乏确信,但是也不是不诚实。 我坦率地承认我对于这样的信仰和理论的怀疑,这种怀疑论不是 恰当地获取相关的实验事实的结果,而宁可说是在物理学中终生 工作的结果。而且,我乐于补充说,由于公众倾向于更加重视出 自我的任何陈述,超过它应受到的辩护,因为我对许多知识领域 的无知,因此我觉得必须在所讨论的领域内保持最大的谨慎和限 制。无论如何,我应该为收到您的一本出版物而感到幸福。

  在这封信中,爱因斯坦基于“在(传心术的)主体之间的距 离与统计实验的成功毫不相关”,对传心术提出质疑,他怀疑其 中必有“未辨认出的系统误差”。尤其是,他在坦白为他的朋友 的书写序言时的动机和态度时明确表示,他的怀疑论不是出自“ 实验事实”,而是出自“终生工作”。也就是说,爱因斯坦对传 心术之类的怀疑论并非基于纯粹经验论,而是基于他终生坚持的 科学理性论——单个的所谓的“经验事实”是无法动摇严谨的科 学理论体系的。

  不久,埃伦沃尔德博士又收到爱因斯坦的信。爱因斯坦在信 中对超心理学作了进一步的评论,并说明了他谢绝为《传心术和 医学心理学》写引言的理由:

  亲爱的埃伦沃尔德先生:

  我以极大的兴趣读了您的书。它无疑代表了把您的论题放在 当代语境中的良好方式,我不怀疑它将到达广大的读者圈子。我 只能作为一个外行对它作出判断,而无法说我达到了肯定的或者 否定的结论。无论如何,对我来说情况似乎是,从物理学的立场 来看,我们没有权力否认传心术的先验的可能性。就那类否定而 言,我们的科学基础不可靠了,太不完备了。

  我对于纸牌等等的定量探究的印象如下。一方面,我不反对 方法的可靠性。但是,我发现可疑的是,“超人的视力”(实验 )作为传心术产生了相同的概率,主体距纸牌或距“发送者”的 距离对于结果没有影响。这在最高程度上先验地是不可能的,从 而结果是可疑的。

  用心理延迟的九岁女孩所作的实验和吉尔伯特-默里所作的 试验最为有趣,对我来说实际上甚感兴趣。得出的结果在我看来 似乎比大规模的统计实验拥有更多的权重,在这里微小的方法论 的误差的发现可以推翻一切东西。

  我发现,您的下述观察是重要的:在心理分析治疗中,病人 的产生明确受到分析者的“训练”的影响。只有您的书的这一部 分值得仔细关注。我不能不注意到,您提到的一些经验引起读者 的猜疑:沿着感觉通道的无意识的影响,而不是传心术的影响, 可能在起作用。

  无论如何,您的书对我来说是十分刺激的,它在某种程度上 “软化了”我原先对于问题的这一复杂性整体的完全否定的态度。 人们不应该戴着眼罩走过场通过世界。

  我不能写引言,因为我完全无能为力这样做。它应该由有经 验的心理学家提供。您可以私下把这封信给其他人看。

  爱因斯坦在此信中的评论是十分微妙的。表面看来,他对超 心理学的否定态度似乎有所“软化”(请注意,爱因斯坦在“软 化”一词加有引号,这是意味深长的),他依然对“超人的视力” 等等实验和试验感到“可疑”,并指出“微小的方法论的误差的 发现可以推翻一切东西”。尤其是,他以极大的机智彬彬有礼地 告诫埃伦沃尔德:无意识的但却完全正常的感觉通道,而不是超 感官知觉,才可能引起分析者和病人之间的所谓的传心术效应。 也许,爱因斯坦态度的“软化”是为进一步思考下述问题留有余 地:谁戴眼罩走过场?戴的什么眼罩?如何戴眼罩?为什么戴眼 罩?不戴眼罩行吗?

  不管怎样,爱因斯坦质疑传心术和超心理学的态度和立场是 毋庸置疑的。联系到他1921年写过的反对唯灵论的一段话, 事情就再清楚不过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神秘主义倾向表现在所 谓的通神学和唯灵论的猖獗之中,而在我看来,这种倾向只不过 是一种软弱和混乱的症状而已。我们的内心体验是各种感觉印象 的再造和综合,因此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灵魂的概念,在我看来 是愚蠢而没有意义的。”


相关报道:法轮功事件专题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