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
 


苏聪:奥斯卡奖中国第一人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7月28日 10:42 解放日报

  旅德作曲家苏聪不久前来到了北京。这位唯一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艺术家如今已是国际乐坛的活跃人物。

  “奥斯卡奖,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苏聪笑道。

  苏聪30岁时便已荣获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名扬四海,但说话却极为谦虚。

  前些日子,回国度假的苏聪作客我家,使我得以了解到他近年来的音乐创作动向。

  目前,苏聪正应约为2000年欧洲文化节开幕式创作一部大型多媒体舞剧,该剧将在文化节开幕式上演出。

  早在80年代赴德学习期间,苏聪的作品便已被著名的德国乐团演出。此后他因谱写电影《末代皇帝》的音乐而 捧走了1988年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1988年至1990年,苏聪被聘为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专职教授,1990年起任巴登符腾州电影学院及制 片公司、斯图加特市音乐学院电影及媒介音乐联合教研制作专业教授。苏聪说:“我可真是忙坏了。最初,一周的固定课时是 24小时,除了主课以外还得教其他的许多音乐理论课,常常连周末都不能休息。你知道,许多多媒体音乐的创作常常是利用 电脑来完成的,因此自己也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技术(电子音乐),而备课的时间又不能少。”为了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作曲, 苏聪于1995年辞去了专职教授的职位,只保留每年10月份至次年2月份的教学工作,其他时间则完全用于创作。他说: “要不然作品总是写不完。”

  当谈到德国和中国在音乐教育上的不同之处时,苏聪感慨地说:“在德国当教授要比在国内压力大多了。中国学 生对老师是很尊敬的,因此很多时候对老师或他们的教学有任何异议是很少提出来的。德国的学生却不一样,他们也同样尊敬 老师,但是如果觉得有任何不同的意见,他们会很直接地提出来直到老师给了他们满意的答案为止。也就是说,国外的教学极 为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十年来,苏聪的创作已经不仅仅限于交响乐、室内乐及电影音乐,近几年他在大型舞台音乐创作方面获得了极大 的成功,他的作品每年都在欧洲、北美和亚洲演出,他已经在更广的创作领域里取得了国际性影响。

  1997年苏聪的大型多媒体歌剧《当太阳在东方升起》在德国的首演引起很大轰动,荷兰的主要电视台都在演 出的同时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剧取材于因贩毒而被新加坡政府处以死刑的荷兰人事件。作曲家力图通过此剧来表现东西方文化 之间的争斗。这部歌剧是由德国著名的卡尔斯洛歌剧院委托他创作的。德国有数百家歌剧院,其中又分A、B、C、D四个等 级,卡尔斯洛歌剧院是10家A级剧院当中的一家。

  同年,他的芭蕾舞剧《末代皇帝》在香港回归庆典中由香港芭蕾舞团演出了18场。

   1998年他的另一部大型音乐剧《来自未来的航海人》首演于德国斯托克市国民剧院。同年5月《末代皇帝》在 纽约上演,《纽约时报》、《纽约邮报》、《纽约日报》等各大报纸都对该剧的演出进行了报道,苏聪的音乐再次受到了肯定 和好评。

  谈到创作风格时,苏聪说:“我一直希望通过走不同的路来摸索出真正自己的风格。真正的大师风格是别人在研 究而不是自己在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我在我的音乐中加入了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包括亚洲的、非洲的等等,在加入这些 音乐素材时,不是全部照搬,而是把里面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有特点的东西抽出来,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

  艺术的永恒魅力在于无限的创造,苏聪以自我的超越谱写着新的篇章。 (摘自《南方周末》作者:林静)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