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Sina. Ads.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华社 > 新闻报道
 
新华社

走进中国樟树之乡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5月5日 19:27 新华社

  新华社南昌五月五日电(记者蒋秋生刘义)井冈山区的安福县是一个 闻名中国的“樟树之乡”。千百年来,安福人世代视樟树为图腾。全县现 有樟树十一万棵,其中四百年树龄以上的就有八千七百多棵。“有树就有 樟,无樟不成村”是安福的一大特色和景观。国家林业专家考察后说,安 福樟树不仅多,而且古、奇、怪、趣也令人叹为观止。

  记者日前来到号称中国“樟树王”的“家”──江西省严田镇邵家村。 一进村口,记者就看到高二十九米、胸径二十一点五米(要十八人才能合 抱拢)、冠幅罩地二点五亩的“樟树王”。因在高一点八米处均衡分生出 八个大枝,当地人称作“八面樟”,又因其有灵性称为“风水树”。据专 家考证,此树生长于西汉后期,树龄有两千多年,其高、大、古、老当属 全国樟树之冠。

  邵家村村民彭银和说:“村里人世代保护着这棵树,决不允许任何人 伤害。凡见外人来,村里人都会跑来看看。这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不成文的 村规。”彭还说,凡这棵树上自然掉下的树枝只能让残疾人或贫穷的人捡 回去当柴火。直到今天村里仍没有一个人砍过这棵树的一根枝丫。因为这 棵树象母亲一样地为他们遮风避雨,村里一直没遭过什么大灾大难,所以 村民们又把它叫做“雨坛母樟树”。

  在安福,还有个人人皆知的“博士樟”的故事。现代著名爱国“七君 子”之一的王造时先生,在他离家赴清华大学求学曾拜樟立志:“男儿立 志出乡关,学不成功誓不还。”经他拜过的那棵“博士樟”至今仍枝叶繁 茂。

  安福人以樟为荣,以樟为贵,形成了安福独有的樟树文化。安福县带 “樟”字的乡、村名就有百余处,人名中带“樟”字的更是数不胜数。樟 树被冠以拟人化名的也很多,诸如寿星樟、夫妻樟、母子樟、秀才樟、文 公樟、将军樟、状元樟等等。

  保护樟树早已成了安福人的乡规民约。早在五六十年代,安福县就出 台了一系列法规,规定不管樟树大小生死,无论谁砍伐都须经县政府批准 和县长办公会通过,违者必究。

  安福人世代爱樟护樟,全县森林覆盖率现已近五成,安福已成为优良 “生态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农民发展畜牧、水产业提供了便利 条件。安福现为首批国家商品粮基地试点县之一。

  樟树属常绿乔木,木材细密坚硬,气味芳香防虫蛀,可供建筑、家具 、药用、香味料及观赏等。江西省已把樟树确认为“省树”。

  近年来,安福在各乡镇都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并把樟树列 入重点保护树种,对所有樟树都编上号码注册登记。为发掘樟树文化,安 福还搜集有关樟树的传说故事,拍摄电视风光片及出版画册等,以使世世 代代安福人“樟”情不断。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华社 > 新闻报道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