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中国青年报

新诗发展方向又起争论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6月5日 09:24 中国青年报

  4月16日至18日,在由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作协等单位主办的 “世纪之交中国诗歌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上,30多位目前最活跃的 中青年诗人、诗歌评论家,就中国新诗是直面生存、守护生活,还是崇尚 理念、守护知识;是从民间和日常生活汲取活力,还是分享西方资源,与 西方诗歌接轨等焦点问题,爆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论。可称自朦胧诗创 作讨论以来,中国诗坛关于诗歌发展方向的最大的一次争论。

  争论双方是当前中国诗坛两股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创作力量。一方是以 于坚、伊沙、徐江等为代表的民间写作诗人,另一方则是以西川、王家新 、藏棣等为代表的知识写作诗人。

  民间写作诗人认为:作为中国诗人,其诗歌的资源应是“中国经验”, 应保持对当前日常生活的敏感,启用本土最鲜活的语言。而知识写作诗人 的创作资源是西方知识体系,其诗歌创作中充斥着神话原型、文化符码等, 这种使诗歌创作不断知识化、玄学化的的倾向,是当前诗歌处境日益恶化 的主要原因之一。徐江在发言中说:知识分子写作是自娱多娱人少,说得 多做得少。陕西诗人沈奇则认为,诗歌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并坦言: 看知分子写作的诗——头晕。

  面对民间写作诗人的指责,知识写作诗人认为:诗歌创作对知识应采 取认同态度。资源共享,应包括西方诗歌资源。王家新发言认为,诗歌创 作应超出时代,如果与时代没有距离,就产生不了伟大的诗人。谈到知识 写作,他说:知识分子不一定都是诗人,但诗人从来就是知识分子。藏棣 则抨击民间写作诗人把个人的诗歌兴趣融进诗歌批评里面,这咱"野路子" 不是批评家的态度。

  辩论中,双方的争执涉及到诗歌的本质、创作动机、与现实的关系、 新诗发展的方向及语言等各类问题。

  这场争论虽火药味儿很浓,但属诗歌创作的学术之争。同时反映出在 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诗人们对中国新诗前景的关注和忧虑,也表达了面 对社会对诗歌的日益冷落,他们迫切希望诗坛内部变革的愿望。

  田涌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