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
 
解放日报

人物追踪:默多克的中国新娘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7月19日 10:21 解放日报

  婚礼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传媒大王”的婚礼竟然没有记 者参加。

  6月25日傍晚,纽约曼哈顿区哈德逊河西岸59号码头--“切尔茜码头”, 一辆辆的高级轿车陆陆续续驶抵这里,车上走下来的多是一身正经装束商 界巨头,看上去想是到这里参加一场正儿八经的商业谈判。不过,让细心 的人感到纳闷的是,这些衣冠楚楚的客人们的脚上却套着一双双显然只在 游艇上参加盛宴的礼鞋!

  这些客人不约而同地踏上一条泊在码头上的白色游艇。有些多嘴的小 报记者告诉好奇者说:“不知道了吧?这是默多克的‘灿烂清晨号’游艇。 这些客人是来参加他的婚礼的哩!”许多人这才想起来,专门刊登娱乐游 艺界最新动态的《山谷新闻》白天不刊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闻么:“‘传 媒大王’、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老板、68岁的默多克将与31岁的 中国女郎邓文迪在曼哈顿举行婚礼!”

  不过,婚礼的整个过程都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虽说“灿烂 清晨号”成了传媒大王和中国女郎的新婚大典之所,但整艘游艇还是布置 得相当朴素简单,只是用叶状花环装饰,另外再请一个乐队演奏莫扎特的 音乐。默多克本人身着白衬衣,戴浅蓝色领带,喜气洋洋地与客人们打招 呼。

  默多克的婚礼没有邀请任何新闻媒体参加。为了防止受到意外的骚扰, 默多克还请两位纽约警察局的警官亲自坐镇。所以,一切有关婚礼的细节 无从得知。就连应邀参加婚礼的客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只字不提婚礼细 节的事。一位客人说:“亲爱的,我可不知道默多克是否举行结婚仪式, 我们只是来参加一个聚会罢了。”而默多克的发言人鲁宾斯更是断然拒绝 了记者的采访,并且用颇外交辞令的口气说:“我惟一的评论就是不作任 何的评论!”而默多克麾下的“福克斯电视台”则说:“我们也不知道老 板是否结婚,那是个人的私事!”

  不过,向来擅长吊人胃口的默多克最终还是公开了一张他与中国新娘 邓文迪在“灿烂清晨号”游艇上身着婚礼服合影的照片。虽说这张照片没 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我默多克和邓文迪结婚了。”

  默多克身边多了个秘密的东方女郎,媒体想方设法打探她的来历。

  “传媒大王”鲁珀特-默多克的身边突然多出了个神秘的东方女郎: 几个月前,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的霍利菲尔德与刘易斯拳王争霸战 上,这位东方女郎和默多克还有默多克的小儿子詹姆斯一起出现在观战台 上。68岁的默多克是纽约大型体育比赛的常客,因为默多克对体育可以说 是情有独钟,甚至经常买下整个赛事,但这次是人们头一回看见他和31岁 的神秘东方女郎关系确实非同小可,就算再不明白的人也能看出他们是出 双入对。

  自从去年4月默多克与结婚31年的妻子安娜-默多克正式分居以后,有 关这位传媒业大王的个人生活就成了花边新闻的上好佐料--不过,这种新 闻一般不会出现在他自己的报纸上。现在,54岁的安娜已经在加利福尼亚 提出离婚,因为加州的法律规定“夫妻共有财产”,所以将离婚的安娜可 以与富可敌国的夫君平分财产。如果说这桩夫妻分道扬镳又闹着瓜分巨额 财产的故事发生在别的哪位著名富翁的身上,默多克的报纸早就把它弄得 沸沸扬扬了,但这回,默多克的报纸全部变成了“观棋不语真君子”的模 范--只字不语了。

  不过,还真有一家不属于默多克帝国的英国杂志《出击》不信这个邪, 它最近刊登了一篇题为《终于逮到你了!》的文章,极尽详细地描述了默 多克与一个“广东美人”之间的故事。

  她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但这并不影响她施展才华的聪明劲。

  这个“广东美人”正是默多克身边的那位神秘东方女郎,不过,“广 东美人”并不真的是广东人。这位中文名字叫邓文迪的神秘东方女郎实际 出生在中国的山东省。正好是在她出生的这一年,鲁珀特-默多克与《每 日镜报》的年轻女记者安娜-托里在悉尼喜结姻缘。

  还在她很小的时候,邓文迪举迁往广州。但从这之后直到邓文迪199 1年出现在美国这段生活就像个谜了。自打去年10月她与默多克的罗曼史 公开以后,记者们削尖脑袋也就了解到她这几年的春风得意,至于别的方 面则如同一团雾一样。实际上,世界各地流传的有关邓文迪身世的报道, 包括从她的同事、朋友、老师和老板那里得到的消息都很模糊,有时甚至 还自相矛盾。

  邓文迪曾经告诉一位密友说,她曾经在广州当过模特,但直到今天也 没法证实她是否真在广州的时装界待过。虽说她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但 有一点却是毋容质疑的:邓文迪是以中国留学生身份来到美国的,并且在 洛杉矶的加州州立大学学习。那时的她就已经很有钱,并且自称还有一个 丈夫。当然,谁也没有见过她所说的那位美国白人丈夫。

  于是,有好事者推测说,她的白人老公可能是80年代到广东淘金的外 商,正是通过他,邓文迪才能获得在美国的居留权和慷慨的财政支持。不 过,虽然她的私生活和背景全是一团谜,但这并不影响她施展的聪明劲, 甚至可以说是野心。在加州州立大学,邓文迪在140个学经济学的同学当 中算得上鹤立鸡群。她是学校最好的学生之一,她是一道难解的谜,她是 一个富有的学生,个人生活又是如此神秘,以致在同学中间她成了闲聊时 的主要话题。她的经济学导师肯-查普曼教授说:“和她谈话很有趣,任 何时候与她交谈都会令你赏心悦目,并且还会激起你想进一步了解她的欲 望。然而,真实的她却很难让你捕捉得到。”

  加州州立大学算不上是一流学府,通常是那些上不了或没钱上赫赫有 名的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人才上这所学校,于是,人们猜测说,富有的邓文 迪之所以没能上加州大学是因为居留权问题。丹-布雷克教授曾教过邓文 迪宏观经济学和劳务市场研究,后来他给耶鲁大学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 说:“她出身名门,父亲在中国经营着几个工厂。她在洛杉矶有资助人, 她与这一家人在一起待了一段时间,后来搬出来自己住公寓。”

  邓文迪自己的说法略有不同。她告诉同学说,她嫁给了一个富有的美 国商人,他们是在中国相识的,他把她带回到加利福尼亚,所以才有机会 在一所美国大学里完成她的学业。“我听说的是这样,这个美国人大概是 非常高,在一次官方举办的联欢会上,邓文迪被邀请陪他跳舞,因为她是 女孩当中最高的。”查普曼说,“我们这儿的大多数学生都没什么钱,但 邓文迪看上去却非常有钱。她总是有最新型的电脑,还经常到处旅行。她 说钱都是她丈夫给的,但我们现在看来她的说法让人怀疑,因为谁也没有 见过她的老公。”

  邓文迪神秘的美国丈夫永远是她的同学们讨论的话题。没人见过他, 绝大多数人都怀疑是否有这么个人。“毕业后我们举行过两次小的聚会, 同学们都是成双成对来的,但只有邓文迪是一个人。”查普曼说,“我总 觉着有些事很古怪,但又不知道怪在哪里。”

  不过,布雷克教授光从学生的素质角度给了邓文迪极高的评价:在他 教过的学生中,邓文迪绝对是百里挑一的好学生。这位教授说:“我在这 所学校任教有30年了,像她那样才华横溢的学生没几个,她确实很突出, 非常优秀。刚来的时候她还不大会说英语,但她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布 雷克说,在上他的宏观经济学时邓文迪曾几次请假,说要去给来访的中国 商人做翻译,“她随中国的高层经贸官员去了纽约,与美国的金融巨子们 进行会谈。对她来说,这是一个与商界领袖建立关系网的绝佳机会,而她 又绝不是那种让这种机会白白溜掉的人。”

  来加利福尼亚后不久,邓文迪遇到了曾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数枚金 牌的中国体操王子李宁。李宁想在洛杉矶建一座体育馆。布雷克说,“生 意开始谈得不很顺利,直到邓文迪出面帮忙,事情一下子就解决了。”另 一位教授查普曼对邓文迪的了解还算比较多。他曾组织4个学生成立一个 研究现行财政政策的课题小组,邓文迪就是其中的一个学生。他要求这个 小组写出一份论文,阐述60年代以来,在解决经济衰退问题上美国政府曾 采取了哪些财政措施。小组交上的论文证明,美国政府尝试了许多方法, 但几乎没有成功的。“我记得邓文迪说,她要回中国进行一次访问,并要 把那篇论文在中国发表。”查普曼说,“我想她要么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 的学生,要么就是她真的是交际非常广。”论文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在 中国发表。

  1996年,邓文迪从加州州立大学毕业,获得了经济学学位。查普曼教 授说,他帮邓文迪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可以帮助她在耶鲁读工商 管理学硕士。”然而,从那以后查普曼就再也没听到过她的消息。

  大家都以为她追求的是电视台主管,但她的眼光显然更高。

  实际上,邓文迪已经融入了另一个世界,因为要完成耶鲁大学的课程, 邓文迪首先必须要进行一次商业实习。她认为在一家香港公司会干得更出 色。正是这一决定让她最终遇到了鲁珀特-默多克,当时默多克已经对中 国着迷了,他认为,通过他的亚洲卫星电视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潜在市场,他决定要在中国建立一家新闻公司集团。

  1996年初,邓文迪准备到香港实习,就在飞往香港的一架航班上,她 恰好坐在了布鲁斯-丘吉尔旁边,此人正是新闻集团的资深主管、“亚视 集团”的财务总监。当飞机在启德机场降落时,她已经成了亚视总部的一 名实习生了。在亚视与邓文迪共过事的同事们都说,她每时每刻都在努力 与最高管理层拉好关系,果然很快就成了公司的正式职员。更重要的是, 邓文迪来的正是时候——恰逢公司经营战略进行调整,要重用受过西方教 育的亚洲人取代一些外籍的主管人员,特别是傲慢的澳大利亚人。因为公 司意识到,在中国的市场上,亚洲人的面孔会让公司更吃香。因此,优秀 的人才应该是--一张耶鲁、哈佛的文凭或一张美国的工商管理学学位,而 邓文迪就是理想的人选。

  实际上,在亚视实习生期间,邓文迪就在一次鸡尾酒会上遇到了默多 克,并且引起这位传媒大王的注意。当年的默多克已经变得让身边的人越 来越难以接近了,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相遇后不久,邓文迪与他的罗曼 史竟然开始了。去年6月克林顿访华时,默多克随同到了北京。在《泰晤 士报》--默多克英国报业集团的旗舰--特派记者詹姆斯-普里吉尔的家里, 邓文迪和其他新闻集团的职员参加了一个鸡尾酒会。身穿绷得紧紧的米色 牛仔裤、紧身上装的邓文迪俨然成了默多克在北京期间的翻译,而当有人 问起她的角色时,她却避口不谈,并且伺机走开了。从她的名片可以看出, 那时她已经被提升为亚视“主管法律和商务的业务发展部的经理”。

  当邓文迪与默多克的这段恋情公开后,她的许多同事和亚视的高级经 理人员都大吃一惊。他们做梦也想不到邓文迪的“抱负”。然而,最近, 邓文迪告诉默多克圈内某人说,她已经辞去了香港的工作,她渴望永远成 为默多克身边的女人。默多克最近回澳大利亚与分居的妻子安娜一块参加 了儿子劳西安的婚礼,邓文迪也随默多克去了澳大利亚。据默多克澳大利 亚的亲友说,邓文迪很好相处,与人交往时并不显得咄咄逼人,人很聪明。 她也让一些人感到吃惊,因为她“非常中国”,缺少哈佛的气质和他们希 望听到的那种口音。至于他们的婚后?默多克的一位好友说:“我想他们 彼此之间是很好的伴侣,我想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好伴侣!”(北方周末)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