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新华网北京3月5日专电 (徐勇)全球最大的两尊取站立姿势的石雕佛像的命运,已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截止5日凌晨为止,所有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出的报道,还都无法确认阿富汗塔利班当局是否已经开始着手、或者已经在多大程度上摧毁了这两尊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佛像。 各种消息相互矛盾 英国记者发回的消息援引一位不愿出具姓名的塔利班官员的话说,“我们还没有开始摧毁这两尊佛像,但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以随时着手实施。” 在此情况下,没有人能够确知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毛拉· 穆罕默德-奥马尔面对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强烈反响是否会在最后一刻收回他2月27日要求摧毁该国境内所有佛像的命令。 但同样是在喀布尔,其他一些塔利班官员则告诉路透社,摧毁位于巴米扬的两尊52.5米和36.5米高佛像的工作正在“逐步”进行中。这些官员并没有证实两尊佛像已经“无头少腿”的细节报道。 萨夫达尔-阿里是巴米扬当地的一位居民,4日刚刚抵达喀布尔。他告诉美联社记者说,“我能看到塔利班士兵正在向两尊佛像发射防空武器。那是3天前。……士兵们不让我们靠得太近,所以我没有看到佛像的受损情况。” 事实上,阿富汗平民还只是无法接近现场,而驻喀布尔的外国记者更是无一获准进入位于首都西北135公里、搭车需要两天时间才能抵达的这一海拔2500多米高原地区。所以,所有相关报道都只能取自二手材料,对事实无法进行有效核实。 联合国官员抵达阿富汗 据估计,雕刻在石崖上的“巴米扬立佛”完成于公元1世纪和5世纪,被外界公认为阿富汗境内最著名的古迹,在过去至少15个世纪内见证了“丝绸之路”交汇点上东西方文化以及各种宗教之间的交流。 正是因为它们所含有的这份文化和历史价值,促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以及伊朗、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和欧洲联盟的官员、以至民间团体和机构对塔利班领导人的决定表示严重关注和谴责。 据设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伊斯兰新闻社报道,塔利班临时政府外交部长艾哈迈德·穆塔瓦基勒4日在南部城市坎大哈会见了紧急到访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特使皮埃尔·拉弗朗斯,保证把后者要求保留佛像的呼吁转告给塔利班领导人。 与此同时,穆塔瓦基勒还告诉拉弗朗斯,“对于摧毁佛像的命令,我没有看到任何可能作出改变的迹象。……任何人都没有改变这一决定的权力。” 向外界表明相同态度者,还有塔利班临时政府新闻和文化部长库德拉图拉·贾迈勒。他在4日以更为强硬的态度表示:“塔利班将不会听取改变这一决定的任何呼吁。” 贾迈勒告诉美联社说,到3日为止,阿富汗全境三分之二的佛像已被军队摧毁,其余将在5日、即奥马尔就此下达命令恰好1星期之日不复存在。穆塔瓦基勒确认说,贾迈勒管辖的部门正负责这项工作。 据估计,单纯建于1919年的喀布尔博物馆内就曾收藏有6000座雕像,因此闻名世界,但其中绝大多数据信现已遭到灭顶之灾,而包括阿富汗百姓在内的所有人都被排除在这座22年战乱中已成千疮百孔的博物馆之外。 历史不堪回首 “巴米扬立佛”腿部的石窟,近些年来一直为饱受战乱之苦的阿富汗难民提供避风、挡雨的栖身之地。但战乱之苦未尽,作为古代文明结晶的佛像自身也将遭受劫难,使人们倍感痛惜。 二十多年来一直向阿富汗提供民间人道主义援助的瑞典援助阿富汗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把摧毁佛像一事称为“悲剧”。声明说,“这一行动促使人们对塔利班是否希望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部分产生严重怀疑。” 战乱的结果,已经造成数以几十万计阿富汗人无家可归、已经留下了太多的残垣颓壁,仅喀布尔一地就有70%成了废墟。作为一座古代重镇,巴米扬曾经迎来了波斯文化、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使者,却要在21世纪第一年添上一堆古代佛像的残骸。 这就难怪作为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3个与塔利班存在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的巴基斯坦也要在外交部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中向目前控制着阿富汗全境90%以上国土面积的塔利班发出呼吁:“我们希望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表现出宽容精神,并在这方面尊重国际社会的感情。” 塔利班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穆塔瓦基勒4日在接受外国新闻界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们并不以文化为敌”,摧毁佛像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偶像崇拜”。对此,埃及宗教界的最高领袖纳斯尔·法里德·瓦西勒向在伦敦出版的阿拉伯文日报《生活报》发表谈话指出,古代佛像“只是一份历史记录,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完) 附: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阿富汗塔利班决定摧毁佛像一事发表谈话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据报道,阿富汗塔利班决定毁掉包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巴米扬大佛在内的阿境内佛像等文化遗产。对此,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今天发表谈话,表示感到震惊和痛心。 佛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国佛教界对这种伤害佛教感情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希望能立即停止这种行为。(完) 资料:巴米扬 巴米扬是阿富汗著名的历史和文化重镇、巴米扬省的首府,位于中部巴米扬河谷,喀布尔西北135公里处。巴米扬是兴都库什山的重要隘口,是古代南下北上的商旅队的必经之地,也是佛教徒的朝拜之地,曾盛极一时。 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都曾先后在公元4世纪和7世纪时在此逗留,他们分别在《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作了生动描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赞美“梵衍那”(即巴米扬)“多小川泽”,“众池澄碧,林树青葱……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光晃耀,宝饰焕烂。东有伽蓝……伽蓝东有输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 这里海拔2591米,夏季凉爽宜人,群山峰巅常年皑皑白雪,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市东北郊的山崖上遍布大小石窟6000余座,窟内雕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和彩色壁画、图案,造形生动,只是很多壁画已残破剥落。石窟群中有两尊巨佛,傍山而凿,一尊凿于1世纪,高36.5米,身披蓝色袈裟;另一尊凿造于5世纪,高52.5米,着红色袈裟。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巴米扬西南70公里处的斑迪·阿米尔湖由5个小湖组成,湖身狭长,最宽处不足200米,四周是高耸的雪山。从飞机上俯瞰整个湖区,好似镶嵌在崇山峻岭间的几颗蓝宝石,是游客们向往的去处。(完)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