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华盛顿邮报》女总裁谈水门事件报道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22日14:06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因政治丑闻而下台的总统。

  初期:穷追不舍(1972年6月18日至9月底)

  1972年6月18日,5个男人因闯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而被捕 的消息刊登在《华盛顿邮报》的头版。警务记者刘易斯用的标题是《有五个 人阴谋窃听了民主党办公室》。对报
道这一事件作出贡献的是一些职业作家 ,其中包括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

  8月1日,在窃听案一个多月后,第一大新闻由伯恩斯和伍德沃德联名 报道,报道认为窃听与尼克松连任总统委员会的戈登·利迪和一名律师(代 码CRP)有联系。

  9月15日,一个联邦大陪审团审讯了五个窃听者和白宫两位原来的助 手霍华德·亨特和戈登·利迪。就在同一天————但这在两年后才曝光— ———尼克松对那两位助手说,白宫正在对《华盛顿邮报》进行经济方面的 威胁。

  两个星期以后,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的一篇文章发表在《华盛顿邮报》 头版上。他们挖掘出在原商业部秘书,那时是CRP财务主席的莫里斯·斯 坦斯处有一秘密基金,这个基金由五个人掌握,其中之一就是约翰·米切尔 ,基金主要用来收集民主党的情报,由此事件升级。

  关键时期:顶住压力(1972年10月至11月大选后)

  10月份,事件的过程已经明朗了,《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两篇文章, 引起尼克松政府勃然大怒。第一篇发表于10月10日,描述了这起窃听案 件,认为这是一起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政治偷窃,这一阴谋活动的实施是使 总统连任的一种努力,并受白宫连任委员会官员们的指使。

  10月25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了第二部分文章———第5位窃听 者证实那肮脏的现金来自那个秘密基金,就是哈尔德曼干的。他是总统办公 室主任。

  11月大选之后,我们感到《华盛顿邮报》的声誉不断受到损害。我开 始举行更多的演讲以捍卫整个新闻界,特别是《华盛顿邮报》的声誉。

  那年秋天,白宫同意了《华盛顿星报》的独家采访,这实际上是开始了 对我们的封锁。

  后期:大功告成(1973年2月底至尼克松辞职)

  1973年2月底,《华盛顿邮报》有5个人收到传票,要求我们到美 国特区法庭证实我们在民主党民事案件中反对连任总统委员会的消息来源。

  与此同时,一个重要问题是,美国特区法院法官约翰·西里加说他“不 满意”整个水门事件在法庭上的披露。同样,参议院以70:0通过决议, 建立一个委员会来调查水门事件和其他竞选活动中的滥用职权问题。

  4月30日晚9点,尼克松在电视上露了面。尼克松在他的演讲中承担 了责任,但没有谴责水门事件,“这一案件的体系包括坚定的大陪审团、忠 诚的检察官、有勇气的法官和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由的新闻界”。

  尼克松于1974年8月9日被迫辞职(编者注)。

  注:文中所称“我”及“我们”分别指凯瑟琳·格雷厄姆本人及《华盛 顿邮报》工作人员。

  ■凯瑟琳如是说

  关于水门事件报道本身不想将“总统拉下台”

  《华盛顿邮报》从来不是去“抓”尼克松,或者说是把“总统拉下台” 。《华盛顿邮报》追踪水门事件被指责为倾向民主党,对此我十分愤慨。在 一个全国性的政党的总部进行窃听是一个严重的事件,无论哪一个党执政, 还是谁来竞选总统,我们都会同样加以对待。在整个水门事件中,我对由于 我们追踪一些故事,不假思索引发水门事件的争论而使总统陷入的这种说法 感到不解。在光天化日之下,谁能对我们报道的事件被证实为事实这一点表 示质疑呢?

  关于我在报道中的角色我打破沙锅问到底

  我在水门事件中的作用既易又难定义,但我的介入基本上是外围的,很 少直接参与,大都充当幕后人物。我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总是提出问题— ———我们是不是公正,是否是事实,是否精确。就像在水门事件之前一样 ,我经常参加每天早晨的编辑评论会议,会上,这些问题一般都要讨论,同 时确定评论的政策。

  关于报道对邮报的影响邮报因水门事件更出名

  水门事件使《华盛顿邮报》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使我们那么多的 人致力于报纸和新闻这一行。我相信它不仅改变了《华盛顿邮报》和我,也 改变了整个新闻界,正反面的影响并存。 从影响上来看,更重要的是水门事件把《华盛顿邮报》推到了一个真正 全国和国际知名的地位。因为这一点,我们的报纸被全世界所了解。

  水门报道功臣

  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是《华盛顿邮报》水门事件报道的两 大功臣,但他们都有“不光彩”的经历:一个曾被开除,一个臭名远扬……

  伍德沃德:曾经被开除

  伍德沃德来自于海军。他被哈佛法学院录取,却选择了新闻作为职业。 鲍勃在《华盛顿邮报》实习期间,两周内写了17篇报道,但没有一篇发表 。在试用期结束时,伍德沃德被告知应去积累一些经验,一年后再来。

  伍德沃德就此离去,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的蒙特哥莫瑞找到一份工 作。在那儿不久,他开始寻求《华盛顿邮报》地方记者一职。过了几个月, 伍德沃德于1971年9月到《华盛顿邮报》上班。

  伯恩斯坦:有过坏习惯

  卡尔·伯恩斯坦自1966年秋来报社后从不抬高自己,他是一位优秀 的作者,但他不好的工作习惯大家都知道,例如他那游动的眼神。事实上, 在卡尔被安排采访这个事件前他就险些让本·布拉里炒了鱿鱼。卡尔因为开 设一个不负责的费用账户和几次失职————包括把租的车放在停车场不用 ,使公司被罚了一大笔钱而臭名远扬。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时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北京
  • 240元巨成集团电话
  • 大运会广告位招商
  • 1.8元租别墅办公
  • 特惠国内国际机票 济南
  • “心”好,车才好
  • 同创诚征山东代理 上海
  • 特价专线 天天发班
  • 上海房源信息日
  • 唐人音像诚招加盟
  • 交大品牌昂立培训 广东
  • 防人之心不可无
  • 供各种印码喷码机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推荐
    2001年北京高考分数查询即将推出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快来参加新浪网友婚纱靓照大赛!
    中国男篮征战亚锦赛
    联想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题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