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是朋友还是对手?--解读美国的“中国定位”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8月01日19:13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近一段时间以来,布什政府的主要官员不断在其中国政策的“定位”问题上吐露“善言”。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7月28日对中国的“旋风式”访问中,不断强调美国不把中国看作“敌人”、布什政府希望与中国建立“前瞻性、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紧接着,他又在7月29日从北京飞往堪培拉的飞机上,不止一次地告诉记者,他已经决定放弃使用“战略竞争者”来形容美中关系,并将中国视为美国的“朋友”。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向被认为是布什政府中最具“鹰派”色彩、在中国政策问题上素来强硬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参与了这场对中国“示好”的造势活动。7月30日,一年一度的美澳部长级安全会谈结束,拉姆斯菲尔德与鲍威尔并肩出席了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有记者问拉姆斯菲尔德,他是否也会停止称中国为“战略竞争者”时,拉姆斯菲尔德表示,他不记得他曾经用“战略竞争者”来称呼过中国,“我不记得曾经用过这个称呼,我认为是你们记者猜测我曾用过这个词;我从来没有炮制过任何拉氏专门用语来描述(美中关系)。”而当有记者问及他在中国政策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与鲍威尔有所不同时,拉姆斯菲尔德则断然否定。他说:“科林·鲍威尔同我每天都在交谈,每星期都要见好几次面。我不记得我们之间存在什么分歧。”

  ·拉姆斯菲尔德不愿意做中国政策上的“鹰派”

  拉姆斯菲尔德的这一番话旨在向外界传送一个强烈的信息:在目前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团队中,在中国政策问题上并不存在不同看法。从今年3月以来,分析家们认为,白宫在中国政策问题上形成了两种声音和两股势力,一边是以副总统迪克·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为代表的“鹰派”,他们主张对华强硬,并倾向于采取“遏止”政策;另一边是以国务卿鲍威尔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为代表的“温和派”,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奉行对华接触政策,主张在对中国保持强大军事、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同时,支持中国进一步扩大与国际社会的融合。

  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布什上台后的对华政策中不时有所反映。

  例如,拉姆斯菲尔德等人主张将美国对台湾海峡两岸的政策由“战略模糊”转为“战略清晰”。4月26日,布什扬言美国准备在中国对台发动军事进攻时采取“一切方式”保卫台湾,此言实际上体现了白宫内部的“鹰派”立场。事后赖斯曾出面圆场,说布什只是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政策有所转变。另外,在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拉姆斯菲尔德曾暗示中国对亚洲邻国的所谓“导弹威胁”,为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寻找“合理性”。但鲍威尔以及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凯利至少表面上都一再坚持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是针对中国的。

  再如,在美国处理4月1日的中美撞机事件时,布什将美方处理该事件的主导权授予了赖斯所领导的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NSC),而不是国防部。五角大楼当时有人甚至叫嚣说,美国应该用军事手段逼迫中国返还机组人员以及EP-3侦察机,或者用舰队为美国恢复对中国沿海的军事侦察护航。但是,寻求外交途径解决撞机事件成为当时中美两国各自都坚持的基本原则。

  拉姆斯菲尔德7月30日在堪培拉就中国问题所作的言论,无非是为了向外界表明,他本人和国防部也认同鲍威尔在访华前后就中国政策所作的表示,认同美国有兴趣同中国发展一种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想洗刷以往他在中国政策上的“鹰派”印象,否认白宫内部为奉行何种中国政策存在分歧。

  ·布什对华政策为何“变脸”?

  纵观鲍威尔访华前后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言论,我们不难发现,布什政府的中国政策确实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总体基调上来看,是在向中国“示好”,是在主动向中国澄清其政策的一些“误区”,也是旨在改变以往其中国政策给人留下的强硬而又不乏随意性的糟糕印象。

  究其原因,一共有四:

  一是布什政府上台6个月后,需要就自己的中国政策给出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内容,以便为自己的中国政策定调,并用以解释自己今后的实际政策行动。布什上台后,其对华政策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强硬”、但又“杂乱无章”。中国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美中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美国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经贸和战略利益至关重要。如果美国一味对华强硬,或者缺乏明晰的“中国战略”,只能削弱美国自身的利益。

  二是美国也需要向中国政府传递其对华政策的战略性信息,力求“软硬兼施”,以便最大程度地实现其影响中国内外政策选择的目的。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中心特点是承认中国的现实,力图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有效地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生影响。如果布什政府只是一味“强硬”,不仅可能使得美中矛盾激化,而且,更有可能大大缩小美国可以选择的政策空间,最终损害美国力图驾御东亚事务的能力。这也是美国不愿看到的。例如,美国向台湾大量出售武器,提高陈水扁过境的规格,其两岸关系政策明显向台湾方面倾斜。这显然有悖于美国以往历届政府所实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如果美国继续这样做,无疑无助于维护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稳定。

  三是中国政府对稳定和建设性的中美关系的重视,以及中国政府冷静、克制的处理方式,也使得美方感觉到不能“欺人太甚”、把中国逼得太紧;虽然美国要中国完全“听话”这一点做不到,但是,中国与美国合作的意愿不应该受到任何怀疑。只要中美两国加强沟通与理解,不仅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冲突局面,也可以形成双边关系新的良性互动。如果美国真的把中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将中国重新“制造”为敌人,美国维护其亚太利益的代价将会成倍增长。美国即便推行这样的政策,也会使自己陷入孤立。在今天的世界上,没有国家愿意看到中美对抗。

  四是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布什政府根本无法视而不见。特别是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在未来的7年中,中国肯定将更加开放,中国的改革步伐也势必加快。另外,中国即将入世,这是塑造中国未来的重要事件。对美国来说,这是其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契机。当这一个契机来临的时候,美国需要扮演中国的朋友的角色。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必然逻辑。当有新的力量来帮助美国加强对中国影响力的时候,美国又怎么会放弃?更何况,如果此时此刻美国不“挺身而出”与中国加强友谊,美国在中国巨大的商机就会流失,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也会削弱。

  毫无疑问,布什政府近来在中国政策定位上的变化,确实是出于一种相当精明的算计。

  ·布什政府真的会把中国当朋友吗?

  布什政府现在将中国定位为“朋友”,倒也并不完全是一种姿态,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其中国政策的战略性考虑和选择。但中美之间是否真的能做成“朋友”,对此,布什政府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中国是否愿意按照美国所希望的“朋友”的样子来改造自己。

  看看今天世界上什么国家是美国的“朋友”吧:

  首先,美国“择友”的标准是要具备和美国相同的价值观,就是要实现西方式的民主和自由制度;布什在2月27日的演讲中说得很清楚,凡是“保障自由的国家都是美国的朋友,压制自由的国家都是美国的敌人”。从这一条标准来看,中国似乎还“远不够格”。

  其次,在国际安全领域必须和美国合作,例如在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减少自己攻击性的武器建设以及不用武力改变现状等方面。在这方面,中国似乎也不“够格”。美国一再指责中国向巴基斯坦等国“出售”和“转让”武器和武器技术,还声称中国在东南沿海的导弹部署“威胁邻国”,并且对中国拒绝承诺放弃对台使用武力一事始终心存不满。

  第三,必须是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开放社会”。拉姆斯菲尔德7月29日在堪培拉的电视访谈中表示,只有“开放社会”,才能导致繁荣。在这方面,中国90年代以来发展迅猛,但美国还是不断抱怨中国的市场法制环境不健全,抱怨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限制过多。可以说在这方面,中国可能只是勉强与美国的“朋友”沾上点儿边儿。

  说到底,在美国的眼里,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美国的朋友”的资格。如果中国也是象伊拉克、朝鲜这样的中小国家的话,很有可能已经被美国公开称为“流氓国家”了。但是,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也很无奈,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有时中国并不把美国的意志当回事。但中国与美国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从克林顿政府开始,美国就降低了在中国政策上的“朋友”标准,现在终于轮到布什也接受这个现实了。只要中国有同美国合作的决心,中国马马乎乎也可以被当作一个“朋友”。

  因此,美国愿意把中国视为“朋友”,这是出于美国的“利益;美国“有兴趣与中国建立朋友关系”,这是出于美国的“意愿”;美国会继续在人权、不扩散、减弱对台湾的军事威胁等方面“坚定地表明美国的立场和关注的焦点”,这是要表明美国的“要价”。对美国来说,只有中国“听话”,美国才真正会把中国当“朋友”。否则,中国还有可能被视为美国的“对手”或者“敌人”。

  拉姆斯菲尔德在7月30日的讲话中说得很清楚;他承认中国的进步,但“中国的未来还没有确定;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一种多面体,既有政治和积极的因素,很明显,也有安全方面的含义。”而4天前(7月26日),拉姆斯菲尔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曾强硬地表示,美国需要在亚太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便“遏止中国”。鲍威尔在7月28日接受CCTV采访的时候也表示,中美关系很“复杂”,“很难用一个单一的词语来定义”。美澳最近年度安全会谈所提出的在亚太建立美、澳、日、韩多边军事同盟体制的构想,就相当值得中国警惕。

  在当前布什政府的中国定位中,正面是“朋友”,反面是“对手”。鲍威尔等人最近的一系列言论,是把美国的中国定位的“正面”对准了中国。但不知什么时候,美国还会将“反面”也对准中国。

  ·中美之间“朋友”有的做吗?

  即便如此,中美之间朋友还是有得做,双方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如果双方都尽可能实现共同利益、控制潜在竞争,中美两国就能象“朋友那样”来发展彼此的关系。鲍威尔7月28日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表示,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非常、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中美两国之间“朋友”还是“对手”的界限将长期模糊。如果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支持台湾的分离主义势力,如果美国认为中国只有与美国实行相同的制度才能解决中美之间的潜在冲突,中美之间做朋友的基础将相当脆弱。因此,中美关系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适宜用“不是白、就是黑”这样的概念来进行描述或者定义。

  做“朋友”总是好过做“对手”,中美对抗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中国想将自己塑造成为美国标准中的“模范生”,中国不仅将失去自我,也会直接打击中国的自身利益。5月份公布的美国国防部“马歇尔报告”曾得出结论说,无论中国是现行体制还是成为“民主国家”,都将是对美国的“威胁”。因此,中国大可不必去“削足适履”。在涉及主权与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布什政府中国政策定位的变化,同样也给中美关系提供了契机。问题是,双方如何去加强沟通与互信,并同时推行一项相互平衡的政策。这项政策必须不断扩大和加强双边关系中的共同利益领域;同时,对于分歧、差异和利益竞争的一面,应该尽量采取稳定的方针,控制矛盾的尖锐化。此时,双方心态的检讨将非常重要,重新建立对中美关系建设性稳定与发展的信心更不可缺少。中美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将是合作与竞争并存、朋友与对手同在。只不过,再度考验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勇气、智慧与创造力的时刻又到了。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锋)

  (朱锋:国际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代表性专著有《人权与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与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北京
  • 婚庆服务找金缘谷
  • 北方新兴铃木降价
  • 永乐园买房送空调
  • 相约赛特福升阁
  • 重兴园板式小高层
  • 北京国讯通信学校 济南
  • 有缘来相会—征婚
  • 动力滑翔伞飞行
  • 盟光高中圆大学梦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
  • 东上海-电脑之约
  • 领略各国旅游风情
  • 上海万里城家园
  • 赴日留学-上海教科 广东
  • 时尚旅行社票务
  • 东莞华宇钢构公司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布什政府重新定位中美关系:中国不再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 (2001/08/01 01:22)
    美国侨报发表社论说美中两国应该是朋友 (2001/08/01 06:49)
    美司令称美-澳-日地区安全会议不是为了“包围中国” (2001/08/01 16:11)
     新浪推荐
    把爱说出口--来女人频道书写爱的誓言
    新浪教育全新改版--英语、考试、出国、培训
    快来参加新浪网友婚纱靓照大赛!
    中国队冲击世界杯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题
    北京景点实用手册--玩转京城好参谋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