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霍华德总理宣布,澳大利亚同新西兰和鲁已达成解决船民危机的协议:新西兰政府同意接收坦帕号上150名船民到新西兰进行身份审查,包括了船上所有的妇女和儿童,其中符合难民身份者将可全部可以留下。鲁政府则同意接受所有其余船民到鲁进行审查,符合难民身份者,将安排到愿意接收的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挪威两国。难民的运送由澳负责,在鲁审查期间的所有费用由澳承担。
今天下午霍华德总理再次宣布,澳又与巴布亚新几内亚达成协议,巴新政府同意澳将船民先行送往巴新首都莫斯比港上岸,之后转乘飞机,分别前往新西兰和鲁。澳海军的一条两栖部队运送舰业已到达圣诞岛水域。该船可运载450人,据称现已作好接运准备。此举被霍华德总理称之为“太平洋方式”。
太平洋方式使长达一周的船民危机终获解决,让国际社会松了一口气;但人们的失望和疑虑并没有就此消除。首先是,两船在海上转移船民并非易事,如果遇风浪会有危险;而且从圣诞岛到莫斯比港需要在海上航行一周时间,无疑延伸了船民的痛苦。其次,安排前往新鲁的决定事先并未征询船民的意见,不知他们是否会予以合作。今天他们通过律师向法院递交的书信中,仍表示愿意在澳接受身份审查,呼吁澳政府不要剥夺他们应有的难民申请权。
更主要的是,墨尔本民权理事会的律师已代表433名船民告上了澳联邦法院,而法官已接受请求,下令判决之前,禁止坦帕号离开圣诞岛领海。法官虽表示将尽快判决,但坦帕号的船长今天不愿接听法院的调查电话使取证延误。如果法院不开禁令,澳政府即不能行动。
澳政府不许这些寻求避难者就近登岸的立场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批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这一解决办法虽然被动接受,但也表示了不满,他说:这只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并不是处理难民事务的好方式,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他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船民们在甲板上没遮没盖,或躲在集装箱中那酷署熏蒸的痛苦。他要求澳尽可能缩短船民们的不幸。挪威则认为澳的解决方案极为“古怪”,其外交部声明说,澳的行为无疑构成了“不受欢迎的海上救生障碍”。澳各教会则痛心地表示:鲁的宽宏大度与澳的铁石心肠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全澳周末都在教堂听祈祷宽容博爱时,小邻居鲁的仁慈胸怀真让澳大利亚感到无地自容。民主党领袖也指出:这个解决办法不仅荒唐透顶,而且是个代价昂贵的羞耻。工党领袖表示,从后勤上说这是个恶梦,在国际社会面前更令人发窘,贬低了澳大利亚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昂贵的安排(据说每天开支将高达300万澳元)将远远高出于在圣诞岛就地审查的开支,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政府要保面子。而挪威的船只每滞留一天损失2万美元,也要向澳索赔。鲁是太平洋上的弹丸小国,面积仅21平方公里,远小于圣诞岛(3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2000人。过去岛上曾绿树葱茏,鸟粪覆盖,盛产磷酸盐,但因过度开采,现在岛上已满目疮痍,连饮用水都要从澳进口。更主要的是,鲁距圣诞岛6000公里之遥,澳舍近求远,“己所不欲而施之于人”,堂堂地区大国却将小兄弟当作自已下台阶的垫脚石的作法也真令国际社会困惑。
澳政府的说辞予人的印象是澳移民政策过于宽松,不适当地承受了过多的难民份额。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澳大利亚人》报的周末社论,澳接受的难民数远低于欧洲主要国家,以去年为例,德国接受了78000人的难民申请;英国接受74000人,而来澳难民申请者仅6500人。还有统计表明,在全世界每年2300百万的难民中,全球平均合格率为26·4%;而澳只为24%-25%,低两个百分点,这表明澳对难民的审查把关比其他国家要更为严历。要知道,其他国家多为单一民族,而澳是移民国度,应更为宽松才对。且澳地广人稀,国土面积是我国台湾省的210多倍,而其1900百万的人口比台湾还少400万!虽然澳中西部干旱少雨,不宜容纳过多人口,但澳仅整个风调雨顺的东部四州就已于西欧地区的总面积相差无几。
不少评论在分析政府决策时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其实行70多年的白澳政策目前仍在发酵。有人在电台的直播节目中喊出:“将这些船民送上烤肉架”的口号;更有人提议将亚洲船民扔进海中喂鲨鱼。有评论说,如果这是一船欧洲白人,肯定不会遭到联邦政府的如此冷拒。这让人想起三年前,当印尼数以百计的华人成为暴乱的牺牲品时,尽管澳舆论强烈呼吁接纳逃离的华人,但澳政府竟不为所动;而一年后当津巴布韦白人农场主遭驱赶,只有2人死亡,澳政府却马上表示欢迎这些白人兄弟来澳落户。其对比何其鲜明!(人民网堪培拉9月2日电 人民网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