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过去之后的第27天,美国用硝烟淹没了阿富汗。27天中,美国从政治、外交、军事等很多方面对这场势在必行的战争进行了准备。
美国的准备包括哪些内容?这一系列的准备告诉我们什么?美国在准备战争中表现出的“国家动员能力”对其它国家有何启示?在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比较极端的措施是否会对美国的国家价值体系造成冲击?
美国对阿富汗发动攻击的第二天,《经济观察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专访了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钱文荣,他阐述了他的看法。如何面对反恐怖战争?
《经济观察报》:美国发动攻击的时间为什么选择在北京时间10月8日﹖它掌握时机的动机是什么?
钱文荣:现在发动战争,这个时间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也不是所谓最好的时机,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它不能再拖了。
其中包括两个层次,首先从美国老百姓的角度来说不能再拖了,必须向老百姓交代,还有一个原因是天气越来越冷,阿富汗是非常冷的,如果再拖就只能靠轰炸了,地面部队无法进去。
当然,美国在各方面的准备也做得差不多了。
《经济观察报》:在9·11事件之后的这29天中,美国是怎样准备这场战争的?
钱文荣:遭受“9·11”袭击后,美国本来是想马上发动攻击的。美国一开始想得很简单,但实际上战争的准备是很复杂的。布什先后讲了四次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诉老百姓要有耐心。准备这场战争的关键就是减少阻力。
美国的准备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
第一个就是要准备证据。在美国提出对阿富汗实行报复后,一开始它的盟国都是支持的,但我发现第三天美国的两个最重要的盟国就开始提出索要证据的要求。随后许多其它的国家如埃及、瑞典、荷兰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美国迟迟没有拿出证据,一直到上个礼拜,才说有证据,发给了一些国家,主要是它的一些盟国。根据后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英国报纸上公布出来的21页内容显示,这些材料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拉登直接参与了9·11。
巴基斯坦外长出来说收到了证据,但表示还希望得到更详细的材料。不过过了两天,巴勒斯坦支持了,这是美国在通过外交手段施加了压力。
找证据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战争做准备的一部分。
美国要做的第二个准备是组织一个广泛的国际联盟。拉登的组织据称分布在60多个国家,其中几十个都是阿拉伯国家。美国要打这么一场“反恐怖主义战争”,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国际联盟。这个联盟不仅仅包括它的主要盟国和一些比较大的国家,在建立联盟的过程中,要取得大批的阿拉伯国家的同意是最困难的。
事实的情况是,美国在阿拉伯地区最好的朋友沙特阿拉伯也不同意美国使用其指挥中心的要求,其它国家也是,包括埃及也提出美国只能打击具体的恐怖主义基地、恐怖主义分子,不能对一个国家进行打击。争取这些国家很需要时间。
所以直到前两天,美国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要到中东、中亚跑一趟,中间还请了英国首相布莱尔帮忙去跑。
第三个准备是军事上的部署。战争的准备一定包括军事上的调动,虽然这次调动的兵力不像海湾战争中的那么多,但也同样需要时间。
这次战争的独特之处在于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沿海,对它实行打击必须要经过其它国家,即使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进行攻击也要飞越其它国家的领空,这必须征得其它国家的同意,比如巴基斯坦、印度,或者土耳其。外面的报道上说很多国家同意美国使用空军基地等等,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大部分还是通过航空母舰进行远程的军事打击。估计将来战争的发展会是地面部队加空降兵加邻国基地的模式。
此外,美国国内的部署也是非常紧张的,动用了大量的预备役部队、民兵守卫本土,防止再次遭受恐怖袭击。
第四个方面的准备是向阿富汗输送物资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美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减少难民,避免战争造成人道主义灾难,更重要的是通过现在的救济减少人们的反抗。
美国宣布,将继续向阿富汗空投食品直到满足需要为止,未来的总额将达到3.2亿美元。美国也在争取其他国家对阿富汗进行援助,目前包括俄罗斯、中国都答应向阿富汗输送物资。此外,战争开始必定会产生大规模的难民,实际上,第一批难民不多,现在第二批数量已经多了起来。美国也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邻国开放边境收留难民。但实际情况是有不少国家的边境都不是那么容易开放的,比如巴基斯坦就封闭了自己的边境。
《经济观察报》:从美国准备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其它国家能得到哪些启示?
钱文荣:其实上面的回答已经在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概括起来说就应该从战争本身性质的角度来认识。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反恐怖战争,战争的含义扩大了,战争的方式也改变了。美国自己取了个名字叫“不对称战争”,因为这场战争的主要表现就是,美国虽然拥有大规模的现代化武器,可是恐怖主义什么都没有也可以和你打。此外,从世界各国的角度来说,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时也要明确恐怖主义的定义和界限。不过这个标准确实很难确定。
从美国的准备过程中可以看出的首先一点是反恐怖必须通过国际间的联合行动,因为恐怖主义具有流动性,所处地理位置总是不确定的。
其次,在反恐怖战争中单靠现代化武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攻打一个国家很容易,但恐怖主义很隐蔽,不是打击一个国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目前美国的打击也只能说做到阿富汗没有还手之力,但现代化的武器实际上在恐怖主义面前失去了意义。从美国动用特种部队的做法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还有一点是,反对恐怖主义一定要搞好情报工作。这是美国人自己说的,因为恐怖主义的特点是暗处作战,掌握情报非常重要。紧急措施能否撼动国家价值观?
《经济观察报》:“9·11”之后,美国在发动攻击之前的27天里,美国作出了很多应急的措施,比如议会授权总统有更大的权力;酝酿取消已经实行25年的禁止暗杀外国领袖的法令;美国间谍机构可以动用间谍卫星监视一切电话、电子邮件;加大对新闻媒介的监督等等。这些会不会对美国社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钱文荣:美国议会授予总统更大的权力是按照美国法令所必须的程序,这一点是正常的。对美国社会真正产生影响的东西不在这里。以下几点措施值得关注:
美国司法部决定可以对个人电话、电子邮件和信件进行监视,可以对个人的住所进行搜查。这个举动引起了美国民众中的争议,他们认为这样做造成了防止恐怖主义的行为与美国基本价值观之间的对立,现在还处于争论之中。
美国开始对移民严加控制,可以无限期地拘留或驱逐被怀疑的移民,造成了美国移民尤其是阿拉伯移民的生活极其艰难。
此外,美国还颁布了在半年内停止向留学生发放签证的命令,这也是影响较大的一项举措。
《经济观察报》:美国这些调整是否对美国一贯体现出的国家基本价值观造成影响?
钱文荣:不会产生大的变化,如果美国的价值观产生了大的变化,美国就不是美国了。
不过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国家都是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当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任何原有的政策都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更能让人去思考自由、民主、人权的意义。任何国家的自由、民主和人权都是相对的。
《经济观察报》:以前美国在面临诸如珍珠港事件等紧急状态时,也出台了一些较为激进的措施,但之后都会有反思的过程和修复的能力。但“9·11”给美国造成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那么“9·11”之后,美国目前的这些相对极端的举动是否也会像以前一样得到相应的反思和修复,还是会继续保持下去?
钱文荣:肯定会恢复,不过这个恢复的周期会比以往长得多。
这不仅是因为这次受到打击的严重程度,还有一个原因是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也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进行。(本报记者张梦颖北京报道)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