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美国《洛杉矶时报》上周末刊登《暴力与偏见》专栏文章,全面回顾华裔在美150年的漫长历史,首次对美国社会在华裔一个半世纪的移民史上留下的不公平进行剖析,引人注目。
据《国际日报》引述该报道说,专栏作家拉斯马森在她的文章中指出,在1850年的全美人口普查中,只有两名华裔加载纪录,但直到1859年10月22日第一名华裔妇女达到美国, 洛杉矶才真正意识到华裔的存在。
两年后,当商人张奇克(ChungChick)在洛杉矶市中心的春街(Spring)开办第一家华裔商店,华裔的人口已经增加到29名,其中包括8名妇女,主要以帮佣和洗衣为生。此后数年,更多的华裔来到美国,很多人称为铁路劳工﹑商店看管和农民,华人在洛市中心的ElPueblo广场一带建立华埠,两百多华裔与白人赌徒﹑墨西哥流浪汉混杂而居,当时的华埠是一个“贫穷”﹑“骯脏”和“破败”的地方。
1871年发生的华埠大屠杀,因一名白人青年在劝架时不幸遭到流弹射杀而引起白人对华埠的暴力围攻。10月24日,500名白人对华埠进行了一天一夜的烧杀掳掠,结果造成19名华裔丧生,其中包括数名儿童,震惊全美。
10年之后,美国于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严禁华人移民来美,禁止在美华人申请成为公民,也不准拥有土地和房产。这一法案,将华裔整整禁锢了30年。
19世纪90年代,洛杉矶的华裔人口已经增加到两千,但仍然只能生活在方圆48英亩的狭小空间,只有两百栋房子,包括一家戏院﹑一间学校﹑三座寺庙和一家报纸《华美申报》。之后50年,华裔民众得以扩展至Alameda街,建起了砖房,张帖社区广告,开餐馆,部份人也开始抽起了鸦片。
拉斯马森写道,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曾经触动洛杉矶华埠,但很快,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华埠的商家当时主要由一名意大利地产商祖安.阿帕布拉萨出租,阿帕布拉萨家族每月从华裔佃户那里获得4000元的租金。
1915年,洛杉矶市征用华埠建设联合车站。经过长达20年的抗争,华裔终于在供水供电遇到人为破坏的情况下被迫搬迁,其中2 8名华裔将自己的毕生积蓄倾囊而出,就近择地谋生。
1938年6月25日,位于Alameda和Aliso之间的新华埠开市,共有18家商店和一家豆腐加工厂,白人只占有一家青铜板材厂。但是,洛杉矶市政府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划,同年,一个名为“中国城”的旅游景点在Ord和Spring街交界处开张,华埠成为市政府挣钱的地方,如40年代的老电影,就是以华埠作为背景道具。
好景不长。仅仅11年之后,一场大火将华埠烧毁。到1949年101好莱坞高速公路修建,旧华埠最后一片半毁建筑也被彻底摧毁了。
直到1965年亚利恩法案上诉成功,美国移民法才对华裔重新开放。大批华裔得以从香港和台湾进入美国。越战之后,东南亚的大批难民也涌进华埠,华埠再度成为新移民多元文化的象征。
    订阅社会、娱乐新闻短信 中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