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王林、夏雷自喀布尔报道 10年前,喀布尔最大的外国大使馆——前俄罗斯使馆如今已成为喀布尔最大的难民营。
走进前俄罗斯使馆,昔日庞大的规模仍然依稀可见。10栋民居楼加上两栋办公主楼,其面积有六七个足球场那么大。但是,前俄罗斯大使馆现在居住的已经不是使馆官员,而是来自阿富汗北方省份的12000名难民,4009个家庭在这里居住。每一个家庭只有半间房屋,六 七平米大小,平均每个家庭有四五口人。在12000名难民之中有8000人是孩子,其中有3000多个孩子是在使馆中出生的。
穆罕默德是一位50岁的男子,他原来在北部的家乡种地,生活还算富足。他介绍说,在这里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煤,没有电,没有一切东西,而国际社会的帮助也是十分有限的。
据了解,目前只有一个国际援助组织每天能够提供给他们一些饮用水。在一个半月以前,每个家庭每天可以从国际粮食计划署领到4块馕,但是现在供应停止了。难民们曾派代表到那里进行过多次交涉,但是供应还是没有恢复。
令难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4天前,伊朗人对这里的难民营进行了救助。每个家庭分到了两桶鱼罐头、一公斤油、一磅食糖、一磅茶叶,另外还有2000个家庭得到了床垫和毛毯,但是这些食物也仅仅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以后的日子怎么办,难民们没有找到答案。
有一户家庭只剩下了母亲和孩子,父亲已在多年前的战争中死去。这位母亲不愿接受采访,只是通过儿子转告我们,她的家庭没有了劳动力,没有办法工作。她对孩子的未来也十分担忧。
这里也是记者经常来采访的地方,最初的时候难民们总是向记者哭诉他们的经历与苦难,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无泪了。他们明白,光靠别人的帮助是不行的,他们想回到家乡去,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们将家乡的房子重新修理一下,他们就马上回去。在难民营里,卫生环境十分糟糕,楼后面几乎都是生活污水和粪便排泄物。
在这个冬天,难民们普遍靠烧木材取暖,大楼的外墙已被烟熏成了黑色。大多数人都知道这里曾经是大使馆,是一个好地方。一位老人说:“我们的家乡比这里好得多,那里才是我们的真正的家乡。”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