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欧洲记者报道:今年35岁的尼科拉·索科洛维奇3年前从战火纷飞的前南斯拉夫地区跑到英国投奔亲友,并获得英国内政部颁发的居留和工作许可。他在伦敦一家小建筑公司干体力活,妻子当清洁工,一家三口在贫民区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破旧公寓。虽然工作又脏又累,但全家人生活在一起,倒也苦中有乐。
尼科拉是西欧发达国家外籍劳工群体的一个缩影。上个世纪,欧洲经历了几次劳动力 迁徙潮:当欧洲二战后百废待兴时,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时,无数饱受战乱和贫困的劳动者背井离乡,到发达国家去寻找乐土。到90年代中期,外来人口已占西欧总人口的30%左右,其中以劳工居多,成为西欧各国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这些外籍劳工集中在欧洲各大城市,为当地的发展和繁荣付出无数艰辛和汗水,但由于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的原因,他们常常游离于当地主流社会之外。欧洲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在利用外籍劳工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
用法律形式保护外籍劳工权益是西欧国家的普遍作法。法国强调外籍劳工就业的合法性,即用护照、签证、居留证和工作许可证等“一照三证”进行约束。有了合法就业的工作许可证,国籍不再成为就业障碍,外籍劳工可以参照《劳工法》捍卫自身权益。同样,英国和德国也分别出台了《劳工法》、《企业法》和《反歧视法》等,规定外籍劳工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在西欧,雇主付酬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得拖欠工资,也不能随意裁员。因为一旦员工诉诸法律,受到惩罚的将是雇主。有法可依,员工与业主对簿公堂的事便屡见不鲜。事实上,外籍劳工与本国人同样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同样交纳税费,因此,享受同等的医疗、工伤、家庭补贴、退休金和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自在情理之中。
监督机制对保证法规的实施也十分重要。在西欧各国,各行业工会和一些以保护劳工权益为宗旨的群众组织十分活跃,它们反映劳工疾苦,争取劳工利益,客观上起到了监督雇主依法使用外籍劳工的作用。在这方面,德国的做法可圈可点:企业内部设有职工委员会,具体负责保护外籍员工合法权益,它有义务在企业内营造外籍员工与本国员工同工同酬的平等氛围,抵制企业内部的排外言论和行为。如果雇主歧视外籍员工,职工委员会就会出面与其交涉。在欧洲,雇主常常发出“老板难当”的感叹,因为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雇佣和解雇员工,必须依法行事。
安置与就业是外籍劳工获得权益的根本所在,无处立足,没有工作,权益也就无从谈起。芬兰是个北欧小国,外籍劳工的数量虽不能同德、法、英等大国相比,但在宪法、劳动合同法和男女平法等法规中都明文禁止各种歧视行为,保障人们在谋职时不会因国籍、肤色而受到不公待遇。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外国移民安置法以保障外籍劳工平等就业。语言是外籍劳工就业的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芬兰有关部门专门对外籍劳工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当地语言。赫尔辛基邮政中心专门为外籍劳工进行芬兰语的教学,并将有关制度条例译成多种文字,还根据不同劳工的宗教信仰和本人需要安排午餐和假期,做到对外籍劳工和本地劳工一视同仁。
发达国家根据自身劳务市场的需求决定吸纳外籍劳工,并非一味接收或拒绝。外籍劳工在战后帮助意大利甩掉“欧洲穷亲戚”帽子、实现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随着意大利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国内失业人数增加,外籍劳工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不独意大利如此,限制外籍劳工近年来已成为西欧各国的共同政策,受限制的主要是那些文化低、技能差的就业者,但信息、金融等高科技和专业人才依旧受到青睐。
应该指出的是,欧洲并不是外籍劳工的天堂。象尼科拉这样的外籍劳工,虽然受到法律保护,享有社会保障,但也只能享受“准国民”待遇,即便获得了当地国籍,也仍是外乡人,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他们往往难于融入当地社会,从事的工作也多是临时性的和处于社会低层的。当企业出现经济困难而被迫裁员时,外籍劳工往往首当其冲。(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