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余党还在活动 格鲁吉亚:分裂势力不安宁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今天,伴随着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分裂,在欧亚大陆上发生了一系列战乱和冲突,其起因大都与民族、宗教问题有关。这些不稳定的地区基本上分布在从东南欧的巴尔干地区到中亚的帕米尔高原这一弧形的狭长地带,从波黑战争到北约对南斯拉夫动武,从土耳其的库尔德问题到高加索地区的纳卡冲突、车臣战争、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等,再到现在的阿富汗战争,无不发生于此。国内外学者多把这片地区称为“动荡弧线”。
“动荡弧线”的成因
关于“动荡弧线”形成的原因,东西方的学者看法不一。较早提出“动荡弧线”理论的法国和比利时学者认为,欧洲东南部及中亚的动荡之源应追溯到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的扩张。着眼于这一地带的多种文化、宗教的交错,特别是伊斯兰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互对抗,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一些俄罗斯的学者则认为,这是西方大国的“利己主义”政策造成的恶果。尽管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都忽视了导致动荡的最基本的政治、经济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以《雅尔塔协定》为基础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确定了一种以军事、政治对抗为主导的“冷和平”。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边缘地带的争夺,导致一些地区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包括东南欧、西亚、南亚的武装冲突与军事对峙,特别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的战乱。冷战结束后,以两极对抗形成的安全规则被打破。苏联解体后,不稳定地区开始扩大,在原苏联的一些“边疆”地区出现新的不稳定区域。如阿富汗内战与中亚塔吉克斯坦的内乱连成一片,西亚的民族、宗教矛盾和高加索地区的流血冲突搅在一起。外部势力加紧向原苏联的控制区域,包括东欧地区扩张,使各种矛盾逐步激化。一些大国和地区性强国在该地区利益发生碰撞,北约国家,特别是美国,强调本国在该地区存在安全利益,为此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这使俄罗斯感到本国的利益受到伤害。面对来自西方越来越大的压力,俄罗斯也加强了在中亚、外高加索等地区的军事存在。外部势力的军事竞争,破坏了这个地区的安全环境,使其成为世界安全上的“软肋”。
冷战后民族和宗教问题泛起,甚至成为局部冲突与战乱的主要根源和导火索。在两极格局的军事对抗当中,民族和宗教问题在当时的苏联阵营中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住了。苏联解体后,民族主义和宗教思想重新弥漫于各个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宗教和民族极端势力在这个地带活动频繁,成为威胁地区安全的一大难题。要想在新独立的国家实现稳定,有两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边界的稳定;二是内部各族居民对新国家的认同。而在这个地区,解决这两个方面问题难度是非常大的。某些新国家的民族多达100个以上,各种宗教及教派也是积怨很深,民族、宗教问题非常突出。另外,根据俄罗斯学者的说法,仅在中亚就至少有19个争议地带,边界争端必定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经济问题是导致这一地带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根源。东南欧、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过于贫穷落后,特别是山区,这些地方的居民缺乏谋生的手段和生存的基本条件,为国际犯罪集团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大肆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分配不公平、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使许多人对现状不满,助长了动荡的蔓延。
十分欢迎美国兵
“9·11”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与阿富汗比邻而居的中亚诸国也就成了战略要地,租借机场、筹建基地、飞越领空,美国人空前活跃地出现在中亚,尤其是在阿富汗的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美国人将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圈在了第二轮反恐打击目标后,人们不再怀疑美国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中亚,美国的军事力量将在这里长期存在下去。许多俄罗斯人已经开始担心起将来自己在中亚的军事基地将陷入北约的军事基地包围之中。
在中亚和外高加索一些城市中,美国的各种代表团和大兵纷至沓来,这些小国的领导人迎来送往,颇为忙碌。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对美国使用它们的机场、建基地非常欢迎,他们眼中的美国飞机,满载的仿佛就是期待已久的“美元”。当地人从不隐讳对美国的好感,官员们还比较含蓄,普通居民则毫无顾忌,一
名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学生对作者说:“美国人打垮了塔利班,又带来很多经济援助,我们以后肯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除希望得到些美元外,许多中亚人还希望美国兵能帮助他们解决国内的分裂势力、恐怖分子、民族矛盾等。格鲁吉亚允许美国兵进入、帮自己训练特种兵实际上就是为了打掉国内的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的统一。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一个地区不能出现力量的真空,以前是俄罗斯充当中亚的老大哥,现在俄罗斯自顾不暇,有必要再找一只“领头羊”,而中亚还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足以充当这个角色,这个时候,美国和北约的
军事存在是好事
即使在受美国进入中亚影响最大的俄罗斯,也有一些人持这种观点。
客观地讲,塔利班政权的瓦解和本·拉登“基地”组织的覆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地区的安全形势。美国关心的是本国安全,而不是帮助落后国家消除动乱的根源。一些欧洲学者担心,美国在这个地带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动武,可能给欧亚大陆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在这一弧形地带引发动荡的社会经济原因依旧存在。多数东南欧、外高加索、中亚国家经济依然比较困难,许多居民生活困苦。1998年原苏联中亚5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为2800万人,超过居民总数的一半,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30%—35%;土库曼斯坦为50%;吉尔吉斯斯坦为60%;塔吉克斯坦为70%。饱受战乱之苦的阿富汗,毒品种植和买卖几乎是当地唯一的“经济活动”。中亚的费尔干纳谷地,人口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近400人。那里缺粮缺水,绝大多数年轻人经常无所事事,宗教极端思想对他们有很大影响。在外高加索国家,有上百万食不果腹的难民,民族间的仇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丝毫的减弱;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也远远没有解决。
北约想东扩
“9·11”事件使美国和北约看好在“动荡弧线”南端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两国。以前虽然罗、保两国都有加入北约的意向,但美国总觉得这两个国家“民主改革”不力、腐败横行、军事准备不足,对它们的申请不积极考虑。现在在阿富汗的战争凸显了黑海沿岸这两个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同时美国扩大反恐范围也需要得到这两个国家的支持,让它们尽早加入北约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3月25日,10个希望加入北约国家的领导人与美国、北约的代表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会议,会议结果是罗、保两国在“9·11”事件前想都不敢想的,北约代表表示,在今年11月举行的北约峰会上极有可能吸收它们及其他4到5个国家为北约成员国。届时北约将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充。
“9·11”事件以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两国一直积极与美国、北约配合。保加利亚将黑海边上的一个空军基地让美军空中加油机使用,这就为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军战斗机加油提供了方便。这是保加利亚第一次将自己的军事基地提供给外国军队使用,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年代与苏联结盟时期也没有过。与此同时,两国无条件地向美军开放领空,仅罗马尼亚每天就有20架次往返阿富汗的美军战机经过。两国士兵参加了在喀布尔的维和部队,罗马尼亚提供了山地作战部队。此外,两国还主动表示美国在将来的军事行动中如果需要使用机场、基地,尽管提出来,即使是与伊拉克开战,它们也将尽力支持。罗、保两国的态度赢得了美国的赞许,从而得到了邀请它们加入北约的许诺。
然而,加入北约是否能在根本上改变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的面貌还是个未知数。这两个国家作为“动荡弧线”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是武器走私、贩运毒品、非法移民、贩卖性奴的走廊。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决非一日之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北约吸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将大大改变该地区的局势。孙壮志 蔡玉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