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5月13-14日,北约与俄罗斯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行外长会议。在经过两天的磋商后,俄罗斯和北约达成协议,决定建立正式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俄罗斯与北约这两个二战以来曾长期相互敌视和相互对抗的战略对手,终于彻底走出了冷战的阴影,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defactoally),长期以来的欧洲地缘政治对抗基本结束。
北约-俄罗斯新关系实质何在?
5月14日的雷克雅未克协议决定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理事会将每月举行一次会议。根据这一决议,俄罗斯虽然不是北约的正式成员,却是北约的一名“准成员”。这个“准成员”的最大意义是俄罗斯今后可以参与北约的决策程序,在北约做出具体的政策决定时可以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北约的议事过程也将向俄罗斯开放。换句话说,“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客观上实现了北约组织结构的“19+1”体制,使北约与俄罗斯在一系列特定领域内开始共同作出决定。
然而,俄罗斯对北约的决定并不具有否决权。决议规定,俄罗斯与北约的19个成员国在理事会享有平等地位,但双方对各自内部事务不拥有否决权。新的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架构是一种高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制度。北约现有19个成员国实行“共同防御政策”,在这方面,俄罗斯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但协议规定,北约和俄罗斯将在反恐、控制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扩散、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维和、区域危机、民防、军队合作和军控等领域,制定共同的政策。
新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将取代1997年北约与俄罗斯建立的联合常设委员会。1997年的委员会只是一种常设的磋商和对话机制。新的理事会无论是在相互接纳和开放的程度或者合作的紧密性上来说,都要远远高于1997年的委员会,可以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协调和共同行动的制度。正如北约秘书长罗伯逊所言,新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为今后双方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渠道。
因此,尽管雷克雅未克协议并没有让俄罗斯加入北约,但它确实是全新的北约-俄罗斯关系的发轫之作。这一关系的历史意义在于,俄罗斯与美国等北约成员国之间长期的敌视已经结束,双方的战略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未来的防务政策和军事计划中,俄罗斯和美国有了一个制度化的机制,可以并肩行动。
普京的战略“新思维”促成协议
2000年1月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普京一直把谋求改善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视为其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对北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前苏联主导下的东欧地区深感戒备。反对北约东扩是俄罗斯基本的战略目标。但时过境迁,普京主政之后,俄罗斯认为,既然俄罗斯已无力同北约和美国展开新的地缘政治角逐,还不如全力融入西方世界,争取发挥一定的牵制作用,在提升与北约紧密合作关系中保全俄罗斯的战略利益。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新思维”导致了苏联的崩溃和冷战的结束;今天,普京所倡导的战略“新思维”促成了俄罗斯-北约理事会的建立。俄罗斯与北约到底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是俄罗斯加入北约还是建立北约—俄罗斯关系新架构,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外交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问题。
在2000年2月,普京首次坦言俄罗斯愿意加入北约,这曾引起西方媒体一片哗然。当时,西方观察家普遍认为,普京此言几乎形同“儿戏”,最著名的莫过于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了。它称如果俄罗斯加入北约,相当于“大象”坐进了浴盆,认为俄罗斯加入北约的话,北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似乎确实如此。北约的建立和发展,本来就是东西方冷战的产物,是西方国家为了防范和对付华约而建立的。如果把俄罗斯“装进”北约,北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正如中国人所说的那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两年前没有被国际事务观察家所看好的把俄罗斯“装进”北约的设想,对美国和俄罗斯来说,现在几乎“美梦成真”了。9·11事件后,俄罗斯的政策向美国高速靠拢,为北约与俄罗斯新关系的建立打开了大门。2001年12月13日,在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时,布什总统强调愿意推动建立北约与俄罗斯的“19+1”新框架。这是美国说服普京接受单方面毁约的“开价”之一。反恐与反导问题上的合作使得普京最终认同了美国的“开价”,北约和俄罗斯随即启动了有关建立新伙伴关系的谈判进程。5月14日的决议是双方5个月谈判的结果,它通过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方式实现了“装进”俄罗斯这头“大象”的目标。
虽然浴盆装不下大象,但“浴池”却可以。“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就是这样一个“浴池”,它将俄罗斯与北约都装进去了。说到底,这个“浴池”的实质就是,在美国主导下,大西洋两岸的20个国家共同构建一座新的欧洲防务大厦。在外交政策和战略问题上贯彻“新思维”的普京只是这一大厦的“住客”,而真正的设计师是美国。
美国依然是北约-俄罗斯新关系最大赢家
建立北约-俄罗斯新伙伴关系,可以使得美国在战略上从多方面获益。
首先,美国对北约的主导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北约成为美国发挥全球性战略影响力工具的作用将明显加强。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在谋求扩大北约的地域范围和运作功能。对美国来说,北约不但可以继续成为大西洋两岸军事同盟关系的牢固纽带,也可以成为大西洋两岸政治合作并发挥其区域政治影响的有力工具。1999年北约成立50周年时通过的《华盛顿宣言》宣布,北约有权在人道主义干预等方面将自己活动的区域超越大西洋。这样,北约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同前苏联和俄罗斯进行地缘政治对抗,而成为了美国拉拢欧洲国家发挥对欧洲大陆和中东事务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
现在,随着俄罗斯与北约新伙伴关系的建立,美国在欧洲的同盟关系的网络体系进一步扩大了。美国不需要再担心欧洲国家顾虑新的美俄关系紧张,也可以较少地顾虑在北约框架内采取干预性军事行动时可能遭到俄罗斯的反对。美国官员在5月14日协议达成后明确宣布,9·11事件后,关于北约的行动范围是否只是在欧洲-大西洋地区还是可以扩大到其他地区的争论已经结束。
其次,美俄关系朝着美国所希望的方向又进了一步。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可以成为美国进一步约束俄罗斯在不扩散、导弹防御、军控以及反恐等问题上按照美国节拍行动的新制度。5月14日的雷克雅未克协议,本身就代表了俄罗斯在上述领域与美国将展开新的合作进程的一种承诺。这也是英国外交大臣迫不及待地说,该协议是冷战以来最后一个“葬礼”的原因。
第三,协议也将大大降低俄罗斯做出制衡美国的战略选择的可能性。由于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战略力量上让美国“害怕”的国家,俄罗斯选择与美国和北约提升战略层次上的合作,采取“倒向西方”的政策,是美国可以尽情对付它所提出的“多种威胁”的战略条件之一。例如,在伊拉克问题上,如果美国一旦决定出兵,即将运行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至少可以成为“软化”俄罗斯可能的反对立场的重要渠道。
第四,北约东扩的进程将加速,北约的“政治功能”将进一步扩大。从1993年北约决定“东扩”开始,美国认为北约需要在政治与防务两个方面扩展对欧洲支配性影响。1999年北约东扩正式开始,波兰、捷克等国成为首批东欧国家中的北约新成员。目前,还有中欧和东欧10个国家正在“排队”等着成为北约的新成员国。随着美俄新关系的建立,北约东扩对欧洲防务的实际意义已经大大降低。
但这也随之给刚刚通过的北约-俄罗斯新关系提出了一个难题。成为北约东扩新考虑对象的这10个国家从巴尔干半岛一直到黑海,涉及到俄罗斯的核心战略利益。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在5月14日明确表示,尽管俄罗斯同北约建立了新关系,但仍然反对北约东扩。看来,普京的战略“新思维”还得承受新的考验。(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朱锋)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