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联合国特约记者张松
今年是美国著名“水门事件”30周年。连日来,围绕当年的告密者身份以及“录音带事件”等谜团,美国又掀起了新一轮“水门热”。
知情人不说出告密者
水门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楼,数十年来也一直是美国民主党全国总部所在地。1972年6月17日深夜,5个蒙面汉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总部时被捕。随后展开的调查表明,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为破坏选举,赢得总统宝座而采取了一系列非法活动,闯入水门大楼只是其中之一。由于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媒体不断曝光,加上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尼克松政府任命独立检察官调查此案,包括尼克松总统特别助理在内的数名政府高级官员被判入狱。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被查出对此案负重要责任后被迫宣布辞职。
当年《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从告密者那里获取信息,报道了“水门事件”,他们因此而闻名全国,并获得普利策奖。伍德沃德现在是《华盛顿邮报》的总编助理,而伯恩斯坦则已转行当了作家。最近,两人备受关注,频频曝光。除了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专访外,他们还和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们进行了对话。在采访中,他们被问得最多的仍然是“水门事件”告密者的真实身份。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将这个神秘的白宫告密者称为“深喉”,意思是从事件深处传出的声音。多年来,经过媒体和当事人的反复调查,人们相信这位“告密者”一定是当年尼克松总统身边的亲信之一。在人们的反复追问下,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透露了以下信息:此人是男性,现仍健在,并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新闻系一些学生在进行了3年研究后,把“嫌疑人”范围缩小到7人,并一致认为,曾为尼克松写演讲稿的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政论家布坎南最有可能。对此,两位“名记”的回答是无可奉告。他们说,他们保守这个秘密已经30年了,除非当事人同意或去世,否则他们永远不会说出此人的真实身份。
尼克松前幕僚追查告密者
当年因“水门事件”而锒铛入狱的尼克松总统前幕僚则没这么好的脾气。当年因在参议院替尼克松做伪证而坐了4个多月牢的前白宫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对告密者一直耿耿于怀,他出狱后花了大量精力查阅档案,并走访知情者,试图找出这位“深喉”究竟是谁。1975年,迪安在演说中说,“水门事件”的检察官西尔伯特就是“深喉”,但后者一笑置之。1982年,迪安出版了《失落的荣誉》一书,书中估计,“深喉”是尼克松的高级顾问黑格,但黑格公开予以否认。几个月前,迪安宣布,他将在自己的新书《揭开深喉的面具》一书中揭露告密者的真实身份。日前,一个名叫“沙龙”的网站推出了这部158页、4万多字的电子书,用户花8美元就可以下载。迪安根据多年来的调查研究,把可能的人选定为5人,包括尼克松的助手布坎南、新闻秘书龙·齐格勒及其助手杰里·沃伦、尼克松一位秘书的助手斯蒂夫·布尔和尼克松的特别助手雷蒙德·普莱斯。
抹掉的总统谈话录音仍是谜
“水门事件”的另一谜团是一段被抹掉了的总统谈话录音。1971年2月,为了防止有人泄露白宫秘密,尼克松让助手巴特菲尔德在办公室安装了一套非常隐蔽的声控录音设备。但尼克松万万没想到,正是这套设备记录了他与高级助手霍尔德曼的一段密语,成了他参与“水门事件”的有力罪证。事发后,尼克松在公众的压力下,将录音带交给司法机关。录音显示,正是在尼克松的指示下,白宫工作人员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内安装了窃听器。但调查人员发现,录音带中一段长达18分半钟的录音记录被洗掉,而这段录音记录了1972年6月20日尼克松首次与助手讨论“水门事件”的谈话。当年,尼克松的秘书曾表示,是她在接电话时不小心抹掉了这段录音。正由于缺少这段录音,人们至今不知道尼克松是否在事前参与策划了“水门事件”。不过,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声音处理专家表示,该馆已于一年前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修复工作,借助现代科技,他们也许能够恢复这段已经消失的录音,解开原来以为永远解不开的谜。
“水门事件”证物被展出
日前,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开展出了“水门事件”的一些证物,其中包括当年特工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放置窃听器使用的工具,如螺丝刀、窃听器、外科手术用的橡胶手套和地址簿等。这些证物引起了美国许多年轻人的浓厚兴趣,也使他们对这一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有所了解。
一些当事人指出,“水门事件”过去30年了,但美国社会似乎并没有做过深刻的反省,也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说,当年他们之所以把事情的真相予以公开报道,就是希望美国人能从中吸取教训。他们说,在报道这一事件时,他们没有预设立场,从不听从小道消息和政治偏见,而是注重多方面的消息来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而这些新闻记者的正直品质,在现今不少美国记者身上已经找不到了。“水门事件”中共和党为了赢得选举而使用的种种非法手段,如政治献金等如今在美国政坛仍然大行其道。如果这样下去,“水门事件”仍有重演的可能。▲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