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巴以局势专题 > 正文

《中国报道》:积极的一小步--巴以达成撤军协议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1日22:29 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

  根据巴勒斯坦与以色列8月18日达成的协议,以军在48小时内撤出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并将逐步撤出2000年9月后被其重新占领的其余巴勒斯坦自治区。这是巴以双方为结束近两年来的暴力活动第一次采取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措施。但是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却表示,不接受巴以双方达成的撤军和停火协议。8月20日,以色列又刺杀了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书记艾哈迈德·萨阿德的弟弟穆罕默德·萨阿德,使得巴以局势刚刚出现的积极进展再一次面临考验。

  8月20日,一队以色列特种部队化妆成阿拉伯人,当晚闯入位于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市中心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书记艾哈迈德·萨阿德的弟弟穆罕默德·萨阿德的住所,向他连开数枪,确认他死亡之后才离开。以色列安全部门指控22岁的穆罕默德·萨阿德参与了2001年10月暗杀以旅游部长泽维的行动。

  以色列方面报道,就在以色列军队撤出巴控城镇伯利恒几小时后,以色列接到警告说,巴勒斯坦人计划攻击以色列平民。于是派出坦克和军队袭击了约旦河西岸图勒凯尔姆的一个难民营,在交火中打死了2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

  8月18日,以色列国防部长本·埃利泽与巴勒斯坦负责安全事务的内政部长叶海亚在特拉维夫举行的安全会议中决定,以军在未来48小时内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撤出,如果巴方能够有效控制地区局势,阻止激进武装袭击以色列目标,以军还将逐步从被其占领的其他巴勒斯坦自治地区撤出,并允许加沙的巴勒斯坦工人前往以色列工作。

  以巴双方此前曾就以色列逐步撤军计划进行过秘密接触,但没有达成共识。此后,双方一再延迟就此计划举行高层会晤,直至18日才突然宣布重开会谈。会谈前,以色列官方表示以色列总理沙龙参与了有关以方立场的讨论。

  但是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表示,不接受巴以双方达成的以色列逐步撤军和停火协议,将继续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为此,巴勒斯坦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发表声明,呼吁巴勒斯坦各派政治力量保持团结。他表示,巴以最近达成的“加沙-伯利恒撤军”方案是对以色列撤军诚意的又一次考验,巴勒斯坦各派政治力量应该“团结在一个政权、一个领导”的周围,支持巴勒斯坦民选政府和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作出的决定。

  据报道,以军虽然撤出了伯利恒,但是仍然包围着这座城市,一旦巴勒斯坦重新发动新的暴力活动,以军将在20分钟内重新占领伯利恒。

  美国政府对巴以达成新的安全合作协议表示欢迎,并敦促巴以双方继续接触。一段时间以来,巴以局势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由于长期的冲突,巴勒斯坦地区的失业率已经高达50%。以色列上个月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组织归还了一部分自2000年9月巴以爆发武装冲突后代巴方收缴的海关税收。8月14日,以色列再次归还了代巴方征缴的3亿美元税款中的1400万美元。

  以色列当前的经济形势也十分严峻。据报道,以色列明年的国家预算将削减19亿美元,这将严重影响包括穷人和大批失业人员在内的相当多社会群体的利益,因而遭到在野党和部分参加联合政府的党派的反对。

  以色列总理沙龙12日在议会外交与国防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如果议会在定于11月举行的对2003年国家财政预算的表决中不能通过政府的预算案,他就将宣布于明年1月提前举行大选。这是沙龙在不到一周时间内第三次作出类似表态。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各主要派别就统一领导权、对付以色列的共同策略等问题举行了内部磋商。

  8月12日,由“法塔赫”组织,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加沙试图组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领导机构”,为巴勒斯坦改革和未来大选作准备,同时还就是否停止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等问题正在协调立场。但是磋商最后未能达成一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国际合作部长纳比勒·沙阿斯表示,磋商未能达成一致的原因,是哈马斯不接受事先拟议的文件中有关呼吁停止针对以色列袭击行动等条款。

  哈马斯领导人对沙阿斯的上述表态表示不满。他表示,在内部磋商过程中,“至少有5个派别都不接受文件中的一些条款”,但哈马斯将就此继续同其它派别进行磋商。美国对于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组织的态度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8月8日,由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内政部长叶海亚和经贸部长马斯里组成的巴勒斯坦代表团在华盛顿在白宫会见了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然后又在美国国务院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进行了75分钟的会谈。另据报道,埃雷卡特还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会晤,着重讨论了巴以安全问题。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发言人卡纳法尼认为,访问美国的巴勒斯坦部长代表团得到了巴勒斯坦领导人的授权,他们是巴勒斯坦人民合法选举的领导人的代表。这个代表团应邀访问华盛顿并同美国官员举行会晤,充分证明了美国对巴勒斯坦的立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围绕目前巴以局势的最新情况,《中国报道》的记者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李绍先先生。

  记者:巴以之间的冲突在持续了近两年之后,终于达成了撤军的协议。您怎么评价这个协议?

  李:应该说这个协议是将近两年的巴以冲突,结束这个冲突中的小小一步。但是这小小一步是很积极的一步,我认为是这样。

  记者:为什么说是小小一步?

  李绍先:为什么说它是小小的一步呢?实际上根据这个加沙先行协议,所谓加沙先行,就说以色列先从加沙和伯利恒,约旦河西岸的伯利恒,这两个地方撤军,然后把这两个地方的安全责任交付给巴勒斯坦警察部队,这是一个。所谓先行撤军,就是将来是不是在所有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城镇,就是以色列现在所占的地方继续撤军,那要看先行撤军后的效果而定,这是一点。第二点,它是一个不成文的协议,这个协议没有形成文字,事实上它是一个君子协议。这说是小小的一步。但是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很积极的一步呢?我们都知道两年多的,将近两年的冲突,巴以之间应该说是一轮一轮的在升级,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包括今年四月份以色列采取了防卫墙军事行动,以及5月份后,6月份采取坚定之路军事行动,这样一轮一轮升级,升级到目前情况下,也就是说前一段,曾经一天之内发生六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在这么一种局面之下,达成这么一个协议,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达成这么一个协议。我认为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以色列也好,国际社会也好——我觉得首先是美国也好,这个协议没有美国是达不成的——他们意识到一点,就是说要恢复平静,要停止流血,就必须回到原来的老路上,这个老路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还得回到巴勒斯坦要自己负责巴勒斯坦安全事务,也就是说以色列不能越俎代疱,越俎代疱效果不行。现在他们要回到原来的思路上去,我觉得这是非常积极的一步。

  记者:很多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感到这次巴以双方达成这个协议,似乎比较突然,您有这么感觉吗?

  李绍先:是这样,实际上根据六月以来的形势发展,大家都是非常悲观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就说6月24日美国发表了中东新政策,这个新政策一个很核心的内容,就是说巴勒斯坦首先得更换领导人,然后巴以和平才有可能继续,这样一个先决条件,在美国发表这个政策之后,就是以色列的态度很明显转趋强硬,特别是在加沙地带,它采取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炸死了哈马斯军事领导人,而且附带着炸死了十多个贫民,包括好几名儿童。在这种很严重的事态情况下,我觉得大家都认为已经走进一个死胡同,在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光明可以看得到。但是事实上在后来,特别是在上个月,四方会议之后,我觉得美国的态度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呢?我觉得布什政府逐渐地认识到更换巴勒斯坦领导人,具体来说,就说把阿拉法特现在就淘汰出局,这种想法、这种政策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月初,美国把巴勒斯坦的代表团召到了华盛顿,也就是说埃雷卡特,叶海亚,就是巴勒斯坦的安全首脑,新的安全首脑,以及新的财政部长访问美国,这个意味着,布什政府在6月24日发表新政策,不承认阿拉法特这个自治政府之后的一个态度的明确改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积极的迹象。所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都看到了,实际上8月上旬这三个去访问美国,然后回到加沙地带之后,紧接着8月14日双方就举行了秘密谈判,就是以巴勒斯坦新的安全首脑叶海亚和以色列的国防部长埃利泽举行了秘密谈判。然后在14号的谈判没有什么结果,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国很明显是介入了这个谈判的进程,特别是CIA,中央情报局。我们注意到叶海亚访问美国的时候,最后一个项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举行秘密会谈,到目前为止,秘密会谈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涉及到有关现在这个协议的一些内容。所以我想这个协议表面上看,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达成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三方的协议。

  记者:看起来突然,但实际上仔细分析的话,它也有自己一个过程的。但是在巴以双方达成协议之后,哈马斯表示,不接受巴以双方达成的以色列撤军协议,而且表示要继续对以色列进行袭击。您觉得巴勒斯坦内部意见的不统一,对于这个协议的执行是不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李绍先:这是很明显,我想这个协议对三方都是一个考验,我觉得首先一个考验是对巴勒斯坦方面的考验。实际上它首先是对阿拉法特的一个考验,而且我们都知道,经过几个月的以色列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后,巴勒斯坦方面的安全力量严重受到了伤害,实际上它的安全设施基本上都被摧毁了,无论是加沙地带,还是约旦河西岸,基本上被摧毁了。所以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他要担负起这么严峻的责任来,我想他肯定是有困难的。而且我们知道达成这个协议之后,哈马斯圣战组织,以及好几个激进组织,已经公开宣扬不承认这个协议,要继续对以色列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爆炸袭击。所以这种情况下,巴勒斯坦首先是面临极大考验。

  记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李绍先:这个问题现在实际上国际社会很关心,包括美国和以色列也很关注,因为不太现实不行,就说从以色列来讲,根据这个协议来看,它实际上现在已经感觉到焦头烂额,事实上是想回到原来那个思路上去,就说我自己直接地来管安全,巴勒斯坦自治地区的安全,看来是不行的。还是得你自己巴勒斯坦方面负责,负起责任来。它回到老的思路来,这是对的。但是就是说怎么达到这一点,我觉得它实际上也有清醒认识,毕竟巴勒斯坦自治权力机构现在很弱,很虚弱,所以我看到最新的消息,就是经过以色列方面的同意,经过美国方面的同意,或者说在他们的协调下,埃及方面、约旦方面的专家,安全方面的专家,现在已经进入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来协助巴勒斯坦自治当局训练或者组建一个新型的,能够控制局势的强有力的安全部队。

  记者:在前面的新闻中我们也看到了,沙龙政府的预算案遭到了反对党的反对,您觉得这个对于沙龙政府的强硬态度会产生什么影响?

  李绍先:事实上6月份以来形势的发展,尽管以色列现在根据民意调查,普通老百姓还是比较激烈的,包括对阿拉法特的不信任,在打击巴勒斯坦暴力方面还是很强烈的这样一点,情绪是非常激烈的,这个是一个事实。但是实际上经过6月份以来,这个形势发展,以色列国内的力量对比在发生变化,实际上工党呼吁求和的这样一种声音在增长,这个预算案的否决,我觉得是一个证明,毕竟这一段时间的形势已经很说明问题,就是一天之内六次自杀性的攻击,我想以色列老百姓是非常难以承受的,而且以色列的经济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巴拉克时期或者说在巴拉克以前的时期,以色列经济是连续增长的,特别是在拉宾时期,那是高增长,5%、6%的速度在增长,但是沙龙时期如何?以色列经济现在面临着大的滑坡,就是很严峻的形势。所以在这么一种背景的变化之下,实际上以色列的和平呼声在增长,我觉得这个协议的达成,实际上很说明一个问题。

  记者:您前面谈到这个协议达成的时候,强调了美国的因素,我们也注意到,有一部分评论说,现在对比一下美国对阿拉法特的态度,和以前6月份,美国刚提出中东和平新计划的时候,那个时候对阿拉法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您觉得是不是这样,这个变化是不是真实的?

  李绍先:是在变化。我觉得这个变化是真实的。实际上要是根据6月24日布什发表的讲话,所谓的中东新政策来看,他是要排挤阿拉法特的,当然他没有点名,但实际上是要排挤阿拉法特的。但事实上,8月初,美国接待了阿拉法特的代表,也就是巴勒斯坦的代表团,高级代表团去访问,这个很明显说明什么?当然美国现在没有承认,没有承认说我已经改变了,或者我已经承认阿拉法特,但事实上他是在和阿拉法特打交道,我觉得实际上是直接地打交道,大家都知道埃雷卡特他不是代表其他人,他是代表阿拉法特的。我们也不需要自欺欺人,所以美国这个态度的变化,我想它是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的,首先一点,我认为,我记得上一次我们6月底做节目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中东和平出现了一个机会,大家在等待着美国的和平新政策,提出一些新意,一些新的东西。但是恰恰不好的是,大家寄希望美国拿出一个积极的政策来,至少是不偏不倚,因为当时实际上你不是要再继续压阿拉法特,而是适当地向沙龙施加一点的压力,就说要拿出一个相对不偏不倚,而且比较公正,同时大家当时中东和会是呼之欲出,大家寄希望是这样一个比较积极的东西,但是美国拿出来的一个东西不是这样,而且美国的这个新政策,实际上给以色列强硬势力是一个刺激,反而促成了中东局势的又一轮波折。但是好在经过短暂的,包括巴以流血冲突的又一轮升级,包括四方会谈期间,美国所感觉到的来自国际社会强大的压力,实际上美国新政策发表之后,各方是表示原则上是同意的,就是美国承认这个形势发展的严峻,承认巴勒斯坦需要建国,有一些积极的东西,大家实际上原则上是同意的。但是实际上在排挤阿拉法特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方面持赞成态度,除了以色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是巴以冲突的事实,一个是国际社会的反应,美国感觉到这个东西是行不通的,包括在美国国内,一些中东问题专家的反应,所以在这种政治权衡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布什实际上在逐渐地在改变他原来的态度,和阿拉法特代表的接触,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记者:综合您前面谈到了沙龙政府目前态度有一些变化,美国政府的态度,尤其是对阿拉法特的态度,实际上来看也在发生一些变化。那么这两个很重要方面因素的变化,对未来巴以局势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绍先:我认为应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次撤军协议的达成,实际上就是他们态度发生变化之后的产物,刚才说,为什么说这次撤军协议实际上是小小一步,但是是很积极的一步,我觉得很重要一点,就是在于他们态度的变化,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目前的局势还是不容非常乐观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刚才我所讲到的,实际上这个协议的达成,对三方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除了刚才我们讲到对阿拉法特是一个考验,从以色列方面来讲,我觉得也是面临着很重要的考验。这个考验就在什么呢?以色列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我们都看到实际上在达成协议之后,它这个协议规定48小时以色列要撤军加沙和伯利恒,但事实上,它是在达成协议之后,头天就把军队从伯利恒撤出来了。但是加沙地带它现在还没撤,那么就说下一步以色列会不会再继续撤军。

  记者:这也是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李绍先:对,对美国的严峻考验,我想就是这样,大家都说布什不太懂中东,我记得在6月份,布什在他的农场接待沙特王储阿卜杜拉的时候,阿卜杜拉后来曾经形容说布什真是对中东一窍不通,所以我就想对美国的挑战在于什么?考验在于什么?就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之内,布什政府千万不要再一时冲动,就是再突发奇想,再出来一个类似于6月24日排挤阿拉法特,诸如此类这个东西。实际上在中东情况确实是不一样的,布什后来他实际上反应过来了,包括他没有把哈马斯列入美国首要的打击的恐怖组织,实际上他还是意识到无论是哈马斯也好,巴勒斯坦圣战组织也好,它毕竟还是局限于某一个地方的,带有特殊性的这么一种特殊的产物,它和基地和国际性的恐怖主义,还是有一些不同。所以我想对美国的考验,就是说美国政府态度转变之后,要一如既往,继续往前推进,而且在对待巴以这个问题上,态度还是要尽可能保持公正。

  记者:谢谢您。《中国报道》记者陶跃庆、朱同合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巴以局势专题
 相关链接
以军逮捕5名制造希伯莱大学爆炸案的嫌疑人(2002/08/21/ 22:06)
以军炸毁加沙南部一栋居民楼 1人死亡6人受伤(2002/08/21/ 18:55)
以色列防范生化袭击 决定向前线人员注射天花疫苗(2002/08/21/ 18:23)
耶路撒冷附近高速公路路口20日再次发现爆炸装置(2002/08/21/ 15:06)
以色列军队再次进入加沙地带巴控城镇罕尤尼斯(2002/08/21/ 09:26)
惊人分析:巴恐怖大王尼达尔是以色列特工?(图)(2002/08/21/ 08:09)
巴勒斯坦人阵总书记之弟萨阿德昨晚遇刺身亡(2002/08/21/ 07:50)
巴勒斯坦官员呼吁各派保持团结 支持阿拉法特决定(2002/08/21/ 07:42)
伊拉克副总理证实巴恐怖分子尼达尔在巴格达自杀(2002/08/21/ 02:46)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领导人之兄在拉马拉被刺杀(2002/08/21/ 00:27)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短信服务推荐
  和心爱的人养一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的虚拟历程
手机号:
密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吴建豪] 身体会唱歌
[黄品源] 海浪
《哆啦A梦》
《我的野蛮女友》
更多>>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让宠物得到呵护!
   捷润引擎养护剂!
   北大附属学校招生
:国际长话畅谈无忧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立帆化工厂硅溶胶
:服装艺术学院招生
:基金投资征项目!
:十佳诚信楼盘揭晓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