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9-11”,曾喆现在应该正在纽约银行的伦敦分支机构工作 人们用不同方式记忆着这一刻
-在美国FOX的电视新闻画面上,穿着白衬衫卡其裤的曾喆正蹲在一名受伤妇女的身边,旁边是一片瓦砾和废墟
-“现在周围很乱,我没事,我要赶去救人。”这是曾喆打给母亲的最后一个电话
-曾喆曾经抢救过伤员的救护车队已经以他的名字命名
本报记者马宁报道 当曾喆离开这个世界几近一年后,记者拨通曾喆母亲岑娇娴的电话时,她依然泣不成声。-与亲人最后一次通话
岑娇娴回忆道,去年9月11日上午,她先是接到大儿子的电话,说是世贸大厦出事了。“我当时心里就是一紧,因为小儿子曾喆就在距大厦两个街区的地方工作。9点40分,曾喆打来了电话,他只说了一句‘现在周围很乱,我没事,我要赶去救人’,就把电话挂了。”当时曾喆也给女友打了同样内容的电话,这是他与亲人最后一次通话。
接下来对岑娇娴来说是无尽的等待。几天以后,曾喆在西雅图的同学打电话,他们在FOX的新闻上看到了曾喆,他穿着白衬衫卡其裤正蹲在一名妇女边上救援,身边是一片瓦砾和废墟。虽然曾喆在镜头中出现的时间不过十秒钟,但是画面拍摄得很清晰,足以作为他救人的证据。画面中的曾喆表情镇定,蹲在地上,戴着白手套抢救伤员,伤员的另一侧是一名美国救援者。曾喆牺牲时距他29岁生日只有十几天,正准备结婚。如今,岑娇娴一看到这段录像就忍不住自己的泪水。
岑娇娴说,300多天以来她一直怀念着自己的儿子,他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阔起来,可就早早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为儿子感到骄傲,他是公司里唯一在能够逃生的情况下返回救援的人,他两次把伤员背到当时尚未倒塌的北楼门口,第二次返回时北楼也被撞倒塌,英勇牺牲。他证明了我们中国人的勇气。”
“即使当时我在场也绝不会阻拦他。”岑娇娴对记者说,她从新闻播出之后就一直在寻找拍摄到自己儿子的摄像师,但是至今没有找到。FOX电视台的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该电视台人员众多,播出的节目有的是由下属公司拍摄的,他们也一直在寻找该节目的拍摄者。
-中学时曾是义务救助队员
牺牲时年仅29岁的曾喆拥有辉煌的履历:从小学业出色,15岁时随家人从广州移民美国后,很快就克服了语言障碍,并在数学等科目上表现出天赋。中学毕业时他在全校400多名应届毕业生中名列第二,并业余参加了义务救护队,对救护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
1995年曾喆从罗彻斯特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当时学校和一家公司都想留用他,那家公司还开出了3.9万美元的年薪。然而曾喆选择了边工作边学习,白天上班,晚上读书,1998年顺利地拿到了金融管理硕士学位,并进入了位于华尔街1号的纽约银行工作。在纽约银行,他是被同事津津乐道的热心肠。按计划曾喆将在2001年底获得晋职和加薪,并被派往伦敦工作一段时间。
-被授予纽约州英雄称号
曾喆的事迹披露以后,在整个纽约引起了强烈反响。曾喆曾经抢救过伤员的救护车队已经以他的名字命名。去年10月28日,曾喆的追悼会在纽约举行,200多名华人参加了追悼会。今年元旦,纽约州州长柏德基在发表州情咨文时授予曾喆英雄称号,是同时获得这一称号的14人中唯一的华裔。我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官员告诉记者,领馆已给曾喆的母亲发了慰问信。目前曾喆在纽约的知名度很高,在华人圈子里已家喻户晓。
纽约新上海出版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出版纪念曾喆的纪念册无偿向社会发放。据公司王世道先生介绍,纪念册的36页版本已经印刷完成2000册,将在9月7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向民众发放;另一本详尽介绍曾喆生平、长达200页的纪念册正在编辑中。纪念册的内容包括布什总统接见曾喆母亲的照片、纽约州长及我国领馆的慰问信、曾喆同事的回忆以及媒体报道等内容。纪念册中最感人的是从电视录影带中截取精彩镜头制作的照片,重现了曾喆救人的场面,这一场面还将制成雕塑供人纪念。
-救人华侨不止曾喆一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9 11”事件中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华侨华人不只曾喆一个。美利坚航空公司11航班的华裔航空小姐邓月薇在飞机撞击世贸中心1号楼之前,向地面报告了劫持者的座位号码和行动情况。尽管她的努力未能阻止飞机撞击大楼,但是她的事迹还是被广为流传。
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华人警察在世贸2号楼被撞后爬上44层疏散人群,并搀扶一名残疾妇女下楼,大楼倒塌后被埋在瓦砾中,后来被一名消防队员救了出来,而纽约州财税厅华裔职员为帮助他人逃难而自己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