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9·11”事件后短暂的“蜜月”相比,眼下俄美关系显得很不顺畅。8月下旬,先是拉姆斯菲尔德批评俄罗斯与伊拉克、朝鲜搞合作,同恐怖国家交朋友。随即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又指责俄侵犯格鲁吉亚主权,加剧高加索紧张局势。
俄美关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人们清楚地记得,今年5月布什和普京在莫斯科签署《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时还郑重宣布:俄美以“伙伴和朋友的身份”行动,共同应对21世纪新挑战;两国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全球斗争”中“已经是盟友”。对照它们在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战争中的合作,不能说这些话是溢美之辞。
在美国看来,对付所谓的“邪恶轴心”是反恐战争的继续。在俄罗斯眼里,盘踞在格鲁吉亚潘基西山谷中的车臣非法武装也是恐怖势力。反恐大业战犹酣,莫斯科和华盛顿却唱起了对台戏。短短一年,反恐给俄美关系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
“反恐行动目标含糊不清,国际恐怖主义被人为地政治化”,反思“9·11”事件以来的国际形势时,俄罗斯专家学者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反恐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同每个国家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便在反恐这面神圣的旗帜下,不同国家的利益也会发生碰撞。
其实,“9·11”事件后俄罗斯不遗余力地支持美国打击塔利班,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有助于消除独联体南部边界面临的威胁。美国加强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一段时间内也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虽然莫斯科担心会逐渐丧失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但眼下它更不愿独自应对“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威胁,扮演“欧洲隔离带”的角色。
在所谓“邪恶轴心”问题上,莫斯科和华盛顿则有着截然不同的利益。一方面,美国将“恐怖主义”这顶帽子扣在伊朗、伊拉克和朝鲜头上本身就很牵强。明眼人都会看出美国是在乘反恐之势铲除宿敌。俄罗斯同伊朗和伊拉克有着传统的经济利益,同朝鲜也有着不可割舍的地缘关系。如果为了迎合美国而中断同这些国家的合作,俄不仅将丢掉数亿美元的商业合同,在中东和东北亚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会急剧减弱。
俄罗斯对外政策协会副会长科尔图诺夫认为,莫斯科和华盛顿在反恐战争中的合作更多地是缘于“实用主义利益”的吻合。如果以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利益一致或接近为“伙伴关系”的标准,俄美只是处于这种协作模式的最初阶段。他强调,美国口头上说同俄罗斯建立了伙伴关系,在实际行动中奉行的依旧是“力量均衡”政策。这种双重标准给两国关系“埋下了地雷”,是周期性危机的基本原因。
“9·11”事件对俄美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这远非两国在反恐过程中的聚散离合所能浓缩。在反恐联盟中,俄从总体上改善了同西方的关系,为进一步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在这一联盟中,俄首次放弃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想法,以更加现实的眼光寻找自己在大国圈子中的位置。
伊万诺夫外长日前在一次演讲中再次强调,“9·11”事件不仅结束了冷战和两极对抗体制,而且改变了俄罗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外交目标的行为方式。人民网驻俄罗斯记者 吕岩松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