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0日电(李静)假如你在10月的某一天徜徉在美国、英国或爱尔兰等国的街头,忽然发现到处挂满
了面目狰狞鬼脸。商店门外的音箱不时发出鬼怪凄厉的叫声,你应该立刻意识到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再度来临了。在今天的美国
和加拿大,多姿多彩的万圣节(HALLOWEEN)恐怕是仅次于圣诞节的消费最多的节日了。美国是最重视庆祝万圣节的
国家,尤其是纽约,每逢万圣节当天,都会举行大型游行,令到整个纽约市充满鬼声鬼气,当地电台更会现场直播游行盛况。
但事实上,这一历史悠久的节日却根源于欧洲大陆。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十一月一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HALLOWSDAY)。“HALLO
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当今中欧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
天,即十月三十一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
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
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
,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
的习俗。
到了公元一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
。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
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
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
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万圣节传入美国是在1840年间。当时的爱尔兰闹机荒,造成大批爱尔兰人移民美国,他们把庆祝万圣节的习俗也
带到了这片土地。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OR-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
洲基督教会。那时的十一月二日,被基督徒们称为ALLSOULSDAY(万灵之日)。在该日,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
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
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不能不算是万
圣节历史的趣事。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
一天JACK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JACK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
答应施法让JACK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JACK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
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L
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
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南瓜雕刻及其形象也进入了千家万户
,成为最普遍存在的美国万圣节风情之一。
今天美国人的万圣节已今非昔比。生活在美国的多族裔人民,不但都接受了这一具独特风格的节日,而且把它加以发
挥,形成美国自己独有的万圣节。近年,美国人为万圣节付出的花费平均每年为2.5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消
费节日。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