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莫斯科记者王晓玉
11月13日凌晨3时,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了他的短暂欧洲之行返回莫斯科。别看此次访问时间只有两天,普京却马不停蹄地跑了两个国家,双边、多边会见一场接着一场。说起这次欧洲之行的成果,俄罗斯媒体是这样评价的:该见的人都见了,该谈的事也都谈了。
按照原定计划,半年一次的俄罗斯—欧盟峰会本应在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召开。就在有关方面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这次峰会的时候,意外杀出的“程咬金”,把整个计划给搅乱了。莫斯科绑架人质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政府多次向丹麦发出照会,希望丹麦方面能从反恐大局出发,及时制止在哥本哈根举行“世界车臣大会”。“世界车臣大会”专门为车臣恐怖分子摇旗呐喊,是对俄罗斯当局的严重挑衅。但是,丹麦政府却以公民集会、言论自由不容侵犯为理由驳回了俄罗斯的要求,致使“世界车臣大会”如期在哥本哈根召开,而且开会日期又正好与俄罗斯宣布的全国悼念日为同一天。丹麦政府的态度让俄罗斯非常恼火,俄罗斯随后宣布:如果俄欧峰会在丹麦召开,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拒绝赴会。面对这个突发事件,欧盟有关国家紧急磋商,最后决定将峰会转移到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举行。
俄欧此次峰会包含很多内容,但最核心的议题还是为加里宁格勒问题。按照欧盟扩大计划,波兰和立陶宛在2004年就要成为欧盟的新成员,这两个国家随后还要加入“申根协定”。届时,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将被欧洲严严实实地包在里面。为了解决俄罗斯这块飞地与本土之间的人员往来问题,俄罗斯早在今年年初就和欧盟开始了紧张的谈判。按照俄罗斯的想法,俄罗斯公民往返于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其他地区,应该拥有自由穿越波兰和立陶宛的权利,因为他们是“从自己的国家到自己的国家”。对俄罗斯提出的要求,欧盟反应非常谨慎。欧盟承认,加里宁格勒的确有其特殊性,欧盟可以在办理过境手续时为俄公民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过境许可的名称和费用都可以商量,但俄方提出的免签证建议绝对不能接受,因为这等于在欧盟的大墙上开了一个洞,不仅导致欧洲对外来移民失去控制,而且还可能把恐怖、走私、毒品贩运等等引到欧洲。
据报道,俄罗斯与欧盟在这次峰会就加里宁格勒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在立陶宛和波兰加入欧盟以后,俄罗斯公民在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其他地区之间陆路往返,必须办理相应的过境手续,但这种手续要比签证简化许多,只要本人出示出国护照或者国内护照(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身份证)和火车票,一般都能获得过境许可。此间舆论分析,在欧盟与俄罗斯的这场谈判中,很难说谁赢谁输,这种结果是在双方做出妥协的基础上达成的,基本保证了俄罗斯公民的通行,也维护了欧盟的利益。
除了参加俄欧峰会以外,普京在布鲁塞尔还会见了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北约布拉格峰会即将在一个星期以后召开,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将在这次会上正式加入北约。普京和罗伯逊在这个时候会晤,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北约多次热情地邀请普京出席布拉格峰会,但俄罗斯早在半年前就表态说,他们的总统是不会出席这个会议的。俄罗斯这种态度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它反对北约东扩,但无力阻挡这个进程,为了不与西方国家把关系搞僵,俄罗斯已经做好吞下这个苦果的思想准备,但让俄罗斯总统亲自出席北约峰会,为北约东扩去助兴,的确是强人所难。不知是出于本意,还是有意安慰俄罗斯,反正罗伯逊在与普京见面的时候,替俄罗斯说了不少好话。罗伯逊说:“现在已经清楚,在车臣活动的就是国际恐怖分子。北约扩大不会削弱俄罗斯的利益,而是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
普京从布鲁塞尔抵达挪威首都奥斯陆以后,马上与刚刚抵达这里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举行了工作会晤。普京和施罗德之间的会晤本应在10月24日进行,莫斯科发生绑架人质事件后,普京临时取消了他的所有出国计划,原定的俄德首脑会晤也因此告吹。这一次,普京利用访问挪威的机会在第三国与施罗德进行会晤,双方谈论最多的话题仍然是车臣问题。普京希望德国在莫斯科人质事件后能对车臣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施罗德表示,他非常支持俄罗斯政府刚刚做出的加快车臣立宪进程的决定,这将为政治解决车臣问题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与施罗德告别以后,普京开始了他对挪威的工作访问,先是礼节性地拜见挪威国王,然后与挪威政府总理进行了会谈,会谈之后两国签署了4个协议。此间舆论分析,普京访问挪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是为了推动两国在白令海上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双方领导人在会谈中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现在到了加快划界进程的时候。普京开玩笑说:“我们两国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小孩儿,总不至于要等到我们退休以后再解决这个问题吧!”
(本报莫斯科11月13日电)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