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融化巴以仇恨坚冰的民间“和平热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23日12:23 新华网 | ||
新华网耶路撒冷12月23日电(记者刘洪明大军) 今年9月,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悄然开通了一条民间“和平热线”,在两个相互敌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在相互 仇杀的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热线策划者韦塞特尼尔女士日前在表达创办初衷时说,她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这条 电话热线,“从陌生到熟悉,从怨恨到理解,以致最终摆脱冲突与仇视”。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最正常的交流,但在这里却似乎成了一种例外。”“人们即使碰面进行最简单的交流,心头更多 的还是相互猜忌、恐惧和仇视。”韦塞特尼尔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遗憾地这样说。 为了防备自杀袭击者渗透,以军全面封锁了巴以边境,一道被称为新“柏林墙”的隔离墙也在加速建设中。在边境检 查站,“碰面”最多的形式是以色列士兵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争吵、怒目相视、殴打甚至开枪射击。 但韦塞特尼尔女士对此并不悲观。她说,她希望通过这条热线,在巴以两个民族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培植她 理想中的“和平的土壤”。“我就是想证明,巴勒斯坦和犹太人之间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对话绝非异想天开”。 许多人并不知道“和平热线”何时开通,但一得知有这条热线后,都忍不住去拨打,接通另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你 想,对方很可能是个仇人,我们不断谈话,最后竟然不是了。很奇妙,很有意思,”一个朋友这样对记者说。她说,这跟网络 聊天不一样。毕竟,她和对方分属两个有着深仇大恨的民族。 以色列电视台曾播放一次“热线”交谈的录音,通话双方分别是来自特拉维夫的埃里和拉姆安拉的巴萨姆。在经过一 番争论后,巴萨姆问埃里:“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怎样才能实现和平?”埃里十分善意地答道:“我们一起相处,你和我, 我们都在向和平的道路努力。” 隔膜因为交谈而逐渐消失。许多交谈者刚开始都使用匿名,但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他们开始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一 段友谊就此开始,一粒和平的种子就此播下,一段历史记录就此被创造——这就是中东地区第一条沟通对立民族的“热线”。 短短两个月内,已有数万名巴以民众通过“热线”进行过交谈。 人们变得相互理解、关心起来。韦塞特尼尔女士说,有一次,她居住的地方发生了自杀爆炸。随后,她接到许多巴勒 斯坦人打来的电话,谴责这种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并关切地询问她的情况。“我都不知道我究竟接了多少个电话,”此时的 她,更多的是一种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 在仇恨和对立中创造历史是一项荣光,但却并不容易。积极参与这条“热线”筹建的以色列社会活动家科恩说,从提 出“热线”想法那天起,他们就受到右翼极端分子的威胁,“我们每个人开始处在危险中,可以说危险每时每刻都存在... ...”。 但和解无罪,和平更不容玷污。韦塞特尼尔和科恩反驳着一切的攻击。他们说:“我们只希望架设这条‘热线’,为 和平播洒更多的种子,让更多受蒙蔽的民众能够获得理解。”他们现在正准备组织在冲突中失去孩子的父母对话,由他们来劝 告人们,不要复仇而要和解,“假如这些失去孩子和亲人的父母都能对话,还有谁不能对话?” 但韦塞特尼尔最大的理想是,以色列领导人沙龙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有一天能够抛开彼此歧见,拿起电话,通 过这条“和平热线”,互相问候一声“你好!”。(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