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首脑之最状:布什最得意阿拉法特最悲壮(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2日14:02 生活时报 | ||
![]() ![]() 本报记者汪根海/整理 历史的书卷又翻开了新的一页——2003年。回首刚刚过去的2002年,世界依然是纷繁复杂、风云变幻:陷入以暴制暴恶循环的巴以冲突;一度笼罩在核战争阴影的南亚局势;恐怖分子时不时制造恐怖事件……而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各国首脑们更是在各自的政治舞台上,小心翼翼地演绎着各自不同的“命运”交响曲。 最柔韧的总统:穆沙拉夫 2002年初,处在反恐第一线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就人们关注的印巴局势、打击国内极端主义以及恐怖活动等问题阐述了巴政府的立场。 穆沙拉夫一方面对外推销他的“柔”:“我以巴基斯坦总统的身份向(印度)瓦杰帕伊总理传送信息:如果我们想使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并给本地区带来和谐,就必须在尊重克什米尔人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克什米尔争端。”而且他“不会允许任何组织以克什米尔的名义从事恐怖活动”。另一方面,他又向国际社会展示他的“韧”:“巴基斯坦不会改变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政策。”穆沙拉夫指出,如果巴基斯坦受到来自印度的攻击,巴将“使用所有军队”进行还击。他说:“我要给你们包括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司令传递一个信息,面对挑战,巴军队已经全面部署完毕。为了保卫国家,他们将流尽最后一滴血。” 最坎坷的总统:查韦斯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2002年经历了下台又上台、多次暗杀和罢工浪潮,他的“政途十分坎坷”。 2002年4月11日,以海军少将埃克托尔·拉米雷斯为首的一些高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将查韦斯扣押。13日下午,副总统卡韦略悄返总统府,并向政变军人发出释放查韦斯的最后通牒。临时总统卡莫纳随即宣布辞职。被任命的新总统卡韦略又提出无意掌权,14日凌晨,查韦斯在其政权被推翻仅两天后又神奇般地重登总统宝座。 然而,等待查韦斯的并不完全是胜利的喜悦,经历流产政变挫折的反对派并未偃旗息鼓,而是不断变换招式、四处出击,其凶猛的攻势给查韦斯政府在恢复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布下了重重荆棘。查韦斯在艰难地走过了2002年之后,会不会就可以到了尽头,答案留到了2003年。 最得意的总统:布什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人的“9·11”事件把刚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的小布什给吓懵了。不过,经过反恐战争的历练后,布什在处理政务时显得更加成熟、更有技巧。正因此,布什在2002年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外交方面,都取得了颇令自己满意的成就。可以说,布什是2002年最为志得意满的首脑。 2002年,布什不仅帮助共和党赢得了国内的中期选举,使得美国政坛出现了非常少见的白宫和国会均由一党控制的局面。他还成功地促使国会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土安全部的法案,开始了40多年来美国政府规模最为庞大和复杂的重组工作。而在外交领域,布什的政策也开始变得富有弹性。美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不仅开始逐个升温。布什政府还说服了联合国安理会所有成员,一致通过了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这也使他成为这项决议的最大赢家。 ![]() 最凄凉的总统:金大中 2002年是76岁的金大中担任韩国总统的最后一年,他忠实的追随者认为这应该是他政治生涯中光辉的一年,应该享受国民的爱戴和尊敬。因为是他带领韩国走出了经济危机,是他实现了与朝鲜的和解。 然而,本打算载誉退休的金大中在2002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国会议员把他的总理提名根本不当回事:两个总理提名先后被国会粗暴拒绝。他给议员的信件常常被遗忘,为了拯救自己的千禧民主党,他不得不退出,但还是阻止不了它分裂的命运。更糟糕的是,金大中正直的名声也蒙上了污点,他的两个儿子因腐败和受贿而被起诉。他的政府高层中有多人牵涉进各种各样的丑闻,其中包括他最亲密的助理。虽然没有总统本人腐败的证据,韩国公众仍然认为他难辞其咎。 最受众的总统:普京 自普京2000年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经济得以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国家威望也在恢复。在俄罗斯,印有普京画像的T恤衫、宣传栏、玩具处处可见,教科书和歌曲中也都充满了对普京的颂赞之辞。孩子们纷纷给普京写信,抒发他们的愿望和见解。据悉,普京每天收到的来信是全国最多的。普京的坚毅和果断,待人接物时的平民风格,使他成为俄罗斯社会最受欢迎的政治家和公众人物。在俄罗斯,只要打开收音机,几乎所有的俄罗斯电台都在不停地播放同一首歌——《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 2002年,普京的人气更是一路飚升。尤其在经历了10月23日莫斯科人质事件后,俄罗斯人对普京在出重拳打击恐怖主义威胁、维护国家安全所表现出的坚定立场,给予了有力支持和高度赞同。精力充沛而富有活力的普京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真心拥戴,他实际上正在成为俄罗斯的希望,成为俄罗斯人的偶像。 ![]() 最悲壮的总统: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自由常常被他的老对头沙龙所控制,这是一个很悲哀但又很无奈的现实——他想在自己的国土上建国,可人家说不,他也就不得不妥协,那就下回再看看吧。他想去自己的城市过圣诞节,可人家说,你的家事没理清不能去。可随着以色列的推土机自由自在地在巴勒斯坦土地上转悠,一幢幢定居点拔地而起时,按捺不住的巴勒斯坦青年针对以色列的暴力反抗和恐怖袭击就从不间断。为了与以色列对话,阿拉法特抓了不少巴境内极端分子、取缔非法组织,得罪了不少自己的同胞,但沙龙就是不领情。 对于2002年的阿拉法特,也许用“悲壮”二字最能够诠释。因为这个词中,既包含有几分悲情色彩,还蕴藏着些许英雄主义色彩。在这一年里,阿拉法特曾先后两次被以色列军队围困在自己在拉马拉的官邸内:以军不仅摧毁了官邸内的绝大部分建筑物,还切断了阿拉法特办公楼的水电供应以及与外界的电话联系,更糟糕的是他和手下还几乎到了断粮的地步。但就是在这样恶劣而危险的条件下,阿拉法特也始终没有向以色列政府低头,“宁当烈士”也决不投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