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对华客观报道增多 反华势力走向边缘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4日12:31 环球时报 | ||
临近新年,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开始总结热门话题。中美关系当然是重点之一。提前出版的《新闻周刊》2003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家都没注意到的重要情况》的文章。文章称:“回顾2002年,谁是世界新秩序的赢家和输家?”从许多方面看,“9·11”事件后得到最多好处的国家是中国。“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华盛顿已把中国从‘敌人’的名单中划掉。” 连日来,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位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他们谈论较多的是“高层互访”和“中国经济”。上网检索美国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频频跳出,他就是篮球明星姚明。“高层互访”、“中国经济”和“姚明”构成了2002年中美关系的3个亮点。 客观、正面报道多了 许多美国学者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3个:体育、教育和文艺。2002年是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30周年。当年,美国人到中国去打乒乓球,为中美关系的复苏开了先河;现在是中国人来美国打篮球,拉近了美国与中国的距离。 在美国,一个篮球明星的影响有时要远胜过一大堆有关中国的报道。许多美国球迷就是因为喜欢姚明,而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美国媒体的报道说,显而易见,从市场的角度看,姚明现在的影响已经超越了NBA和美国的边界。 随着“姚明现象”的出现,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在改变着以往的“少而偏”。记者接触的几位专家都表示,他们体会到,2002年美国媒体的最大变化是,有关中国的报道比较深入,题材也相当广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教育、环境、医疗等,可说是无所不包。美国肯特大学中美问题专家李洪山副教授说,以往美国对中国的报道大多集中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现在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全都有了,正面的、客观的报道也随之增多,这是近年来没有过的。一方面,这样的报道可以促进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民众需要这样的信息。 “自1972年以来最好的”中美关系 2002年,中美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江泽民主席、胡锦涛副主席访美,布什总统访华等一系列高层互访,更使中美关系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年景”。前不久,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率领的改革开放论坛代表团,熊光楷将军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以及科技部前部长朱丽兰率领的中国科技代表团几乎同时出现在华盛顿,同美方展开战略对话、防务磋商及科技交流。在如此集中的时间内展开如此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双边交流,这在美国主流对华态度未发生根本变化前提下是难以想象的。 美国主流对华态度的积极变化首先体现在美国现任和前任政府高官的对华言论和政策取向上。最近,从布什、鲍威尔到赖斯、凯利,对华调门都相当积极。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理查德·哈斯在2002年12月4日一篇题为《中国与美中关系的未来》的长篇演讲中,明确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他称,过去若干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把中国“拉”进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而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这个体系”;“中国只输出计算机,不输出意识形态”。如此积极的对华政策论调甚至在克林顿时期也是看不到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都认为,目前的中美关系是过去13年以来最好的,老布什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甚至说,当前中美关系是“自1972年以来最好的”。 类似说法也普遍出现在坎贝尔、季北慈、斯卡拉皮诺、扎戈里亚等多位美国重要思想库的中国问题专家口中。美国最负盛名的思想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目前正在从事一项名为“美国政治想象中的中国”的大型课题,较之以往许多思想库的研究成果,该课题的基调、内容及参与人员等,都显示出相对积极的对华政策倾向。这种倾向目前在华盛顿是有代表性的。 为什么会出现变化 出现这种积极变化的首要原因,当然是美国对外来威胁的判断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说冷战后相当长的时期美国一直在“中国威胁论”上做文章,那么“9·11”事件迫使美国朝野不得不将防范重点锁定在恐怖主义、“邪恶轴心”以及宗教极端势力上,中国反而成为反恐合作必不可少的伙伴。随着“倒萨”箭在弦上、朝鲜“核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的支持越发显得重要。正因为如此,美国多位高官甚至以“反恐盟友”、“伙伴”、“朋友”等词描述中国。 其次,中美关系经过30年的磨合,逐渐找到了一条共处之道。简言之,既不再对双边关系抱有“不合实际的浪漫幻想”,指望一夜之间成为伙伴,也不再盲目悲观,动辄以“战略竞争对手”、军事冲突相要挟。今天的中美关系正如“建设性合作关系”这一最新定位所显示的,在共同利益处努力合作,扩展双边关系的基础;在有矛盾分歧处,敢于面对并不怕相互指责。一些专家认为,中美关系之所以有平稳的发展,也与中国对美政策日趋成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2002年9月份以来,中国媒体对一些问题的反应相当克制而富有理性。中美关系问题专家李侃如教授认为,中国在处理外交政策中正采取一种“日益自信”的姿态。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心树教授说,中国在逐步学会如何应对美国舆论,抓住大环境的变化来做工作,对美外交越来越奏效。北美《世界日报》的报道说,不久前,美国参议员井上健秘密访台,他提醒陈水扁,2002年访问台湾的美国国会议员只有9人,创历年新低,而访问中国大陆的却有25人。 再次,中共十六大展现出的中国政治生活的新面貌,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势头,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社会的相对稳定,以及中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都有助于美国主流社会改变中国观。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在2002年9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90年代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被紧张局势和人权问题的争吵频频困扰的中美关系在今天是看不到了。”美国科盖特大学政治学教授郝雨凡说:“2002年中美关系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江泽民主席访美之前,美国舆论不友好的气氛明显消退,‘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也戏剧性地减弱了。” 反华势力走向边缘化 尽管如此,2002年上半年,“中国威胁论”的音调仍然很强。两个突出的例子是,7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中国军力年度评估报告》,要为美国的军事干预做准备。几乎同时,美国国会的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也首次发布了充满反华色彩的年度报告,诬称中国对美国的战略利益形成“挑战”。但9月之后,这种声音开始变弱。《新闻周刊》的文章说,华盛顿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标志着它恢复了理智。美国无法制止中国的崛起,它也不应该那样做。如果中国没有表现出与美国为敌,而美国把自己树成中国的敌人,那就是制造会成为现实的预言,使世界的头号强国同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间展开争斗。 受美国对华大气候的影响,美国右翼反华势力的声音过去一年在明显减弱。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称,反华亲台势力虽然没有退出政治舞台,但逐渐由中心走向边缘,布什越来越少地受他们制约。在一些有关中美关系的重大学术场合,一贯立场保守的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的人员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为了同国会亲台帮拉开距离,参院外委会主席卢格明确宣布自己无意参加国会“台湾小组”的一切活动。美国国内政治大气候决定了反华人物没有市场。 中美关系“又酸又甜” 如果从政治上看,促使中美关系变化的是“9·11”事件和反恐战,那么从经济上看,就是美国出现的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据美方统计,2002年1月到10月,美国对中国出口比2001年增长了14.4%,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同期增长19%。高盛公司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增幅比美国总的进口增幅高出20%到25%,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目标。美林公司基金经理艾里森对记者说,由于关注中国市场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许多人打电话来向他们询问中国市场的情况。艾里森负责的基金也在调整投资组合分布,增加有关中国市场的分析调研。 这样的关注中当然也夹杂着一定的复杂情绪。这一年来,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美国人对“中国制造”似乎越来越在意了。有人在竭力鼓动政府采取保障措施,对中国产品实施更严格的配额;有人说美国将面临“一切都是中国制造”的威胁;还有人指责中国在“输出通货紧缩”。最近,此类报道不断见诸主流媒体。《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就用了个酸溜溜的题目:《中国会出其不意地赶上西方吗?》 一些专家认为,美国媒体的此类报道还会延续下去,并不断增多,这是因为美中经济的互动性今后仍将增强,而且中国在全球所占的经济分量也会不断增加。美国《外交》杂志发表文章指出,美国的政策制订者们必须认识到,尽管美中贸易逆差相当大,但通过成功贸易谈判已经使美国企业更广泛地进入了中国市场。如果美中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那么美国政府就必须重新考虑双方应该如何交往。 当中美关系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这种关系就像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比较有弹性”,“比较容易对付道路上的一些颠簸”。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美关系会在平稳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美关系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美国一些鹰派人物也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战略。前驻华大使洛德对中美关系有个形象的比喻:“又酸又甜”。2002年初,洛德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美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顺利时不要太乐观,出了问题时也不要太悲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