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亚洲,对于历史,一部分日本人似乎总是存在着盲点。究其原因,一是从历史角度看,战后初期美国从其在远东地区战略需要出发,改变对日政策,由削弱到扶植,使日本清算侵略历史的进程半途而废。一些战犯被无罪释放,旧政权中的不少人重新掌权,甚至有人还当上了首相。由于执政者在人事上、思想观念上与过去有密切的“血缘”联系,日本无法理性地面对历史、自我否定。二是战后日本不断淡化其侵略历史的教育。一方面,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贻害亚洲的内容十分薄弱,战后出生的日本国民,尤其是年轻 一代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右翼势力鼓吹战争是为了“自卫自存”,并借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强化“受害”意识,有意进行误导。三是日本虽受中国、朝鲜文化的深刻影响,但明治维新以后的富国之路和上个世纪的经济腾飞助长了其傲慢情绪,因此,它即使在战败之后也不愿向其他亚洲国家低头。更让人担心的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持续不振,助长了保守政治得势、右翼思想泛滥和国粹主义抬头,“盲点”有不断扩大的迹象。日本政府不仅没有对战争进行认真反省,相反从“战争记忆”角度设置机构、收集资料、进行展览的活动层出不穷。2002年5月展示的300多件战时实物,活现了当年日军勇敢作战、在家的妻子或母亲等妇女们全力支持的情景。参观者的留言均为赞叹之辞,“真了不起!感到日本人很光荣,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展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会有一些右翼宣传车在东京街头大造喧嚣,内容不外乎“建立军队”、“皇国史观”和否定侵略战争罪行,而其攻击的主要对象有两个:中国和朝鲜。以往是诬蔑中国的多,最近则以朝鲜首当其冲。日本地处东亚,如果不能在历史问题上进行彻底的反省,将很难与亚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这不仅对本地区不利,对日本的经济恢复也会造成很大困难。日本政府的这些动向,不仅关系到日本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亚洲的安全环境问题。由于日本在二战中发动过侵略战争,特别是至今日本政坛上和社会上还有一批人对侵略罪行认识不清甚至予以否认。日本目前的这些动作,无疑会使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伤害的亚洲国家感到担心。因为,这些国家希望日本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不希望日本一味地谋求军事大国地位。(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某部)
《江南时报》(2003年01月06日第十九版)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投票华语榜中榜,与众巨星欢聚得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