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两度死里逃生 返航问题早就引起关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05日14:46 新浪科技 | ||
美国时间2月4日消息:据《今日美国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记录显示,在2月1日返航失事之前,“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经两次在执行完太空任务返航时遇到过与这次类似的机身温度突然升高的险境,只是前两次“哥伦比亚”号均有惊无险。 在前两次险境中,“哥伦比亚”号机腹部的隔热瓦都曾经受损,导致两个机翼下部的空气流提前中断,这使得航天飞机受损的隔热瓦部位温度大大超过正常值。 巧合的是,隔热瓦受损已成为这次“哥伦比亚”号空难的首选原因,在航天飞机解体之前几分钟,地面控制人员注意到其内部温度突然升高气压也增加。 在这次灾难发生之前,NASA已经对航天飞机的空气流及隔热瓦问题进行过广泛研究。在去年10月在法国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由NASA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得出结论认为,这一问题值得关注。根据《今日美国报》得到的这些科学家撰写的研究报告,“哥伦比亚”号的返航问题曾被单独列出来加以讨论。 “哥伦比亚”号两次有惊无险的返航分别发生在1989年和1995年。在1989年那次事故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左翼下部的空气流突然中断。而在1995年返航途中,“哥伦比亚”号机翼下部的空气流中断得更早,而且机舱内温度也创了当时的最高记录。NASA的记录当中没有提及这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但报告称,一般情况下空气流中断的原因是因为隔热瓦受到损坏。 在2月1日这次空难中,“哥伦比亚”号上的传感器显示其在加州上空速度达到每小时14000英里时首次出现异常升温现象,其解体时速度将近每小时12500英里。 不过,曾参与撰写该报告的NASA科学家韦尼-哈勒2月3日表示,他和几位同事并不认为返航问题是“哥伦比亚”号面临的安全威胁,但NASA之外的一些科学家本周却猜测说空气流中断的问题有可能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哥伦比亚”号坠毁。其中佐治亚技术大学太空工程系教授、航天飞机返航领域的专家斯蒂芬-鲁芬表示:“这次‘哥伦比亚’号极有可能是提早遇到了空气湍流。如果‘哥伦比亚’号左翼的隔热瓦受到严重损伤,那么两者加起来对航天飞机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可能是致命的。” 在1月16日升空时,“哥伦比亚”号燃料箱上脱落的碎片击中了飞机的左翼,NASA负责航天飞机项目的主管罗恩-迪特摩尔表示有关的模拟显示上述碎片可能导致左翼外部的一片隔热瓦脱落或是导致隔热瓦表面上出现了一条长32英寸的裂纹。事实上,航天飞机机翼的隔热瓦表面受损或是隔热瓦脱落均可能导致空气湍流。(苗军)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知哥伦比亚号最新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