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秘金三角:中国人比当地人还多(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2日16:24 信息时报 | ||||||||
不少广东人在勐拉淘金,实现发财梦想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本版撰文 本报特派记者党胜德 本版摄影 本报特派记者刘可 核心提示 在金三角地区,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禁毒的决心最大,禁毒最彻底。1997年,当地政府便向世界宣布为无毒区——无毒品种植区。目前,除了禁毒博物馆里还种植有少许的罂 摆脱了鸦片的困扰后,掸邦经济从毒品经济开始向工业、旅游经济转型,但仍然充斥着毒品时代残留下的暴利思维,一夜暴富是当地人狂热的梦想。在掸邦第四特区首府勐拉做生意的广东老板们这样形容:在勐拉投资,要么狂赚,富得流油;要么狂亏,输得一塌糊涂。 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昨天记者终于抵达了金三角之行的最后一站——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首府勐拉。 小山寨变漂亮城市 勐拉城市规模很小,掸邦政府警察局副局长吉岗带着记者不到40多分钟,便把勐拉转了个遍。勐拉的城市建设并不落后,柏油路、高楼大厦、宾馆多得惊人,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商业店铺,网吧、电话亭随处可见,而且还修建了一个高尔夫球场。很难想像,早在10多年前,勐拉还是只有几十间烂房子的小山寨。 据了解,1989年,驻守勐拉一带的地方军队向缅甸政府投降,两个月后,缅政府批准在该区域内建立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当时,该地还种植罂粟1333.3公顷,三个海洛因加工厂,是金三角地区毒品种植、加工、贩卖的重要地区之一。1991年,在缅甸中央政府和中国云南省政府的支持下,该地区开始禁毒,短短10多年的时间,勐拉便发展成为一个如此规模的城市,其发展速度快得惊人。 中国人多过当地人
和记者在邦康(缅甸第二特区佤邦首府)见到的一样,这里宾馆、商业店铺的招牌几乎全是用汉语标识,说话同样是中文。当地人使用的手机都是中国移动的网络。 据掸邦政府旅游局麻局长介绍,在勐拉,本地人只有5000人,而外地人多达17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所以置身勐拉,感觉就像到了中国的一个小县城一样。 勐拉街头多见广货 勐拉的姑娘们衣着打扮都很时尚,她们悠然自如地逛商店、打麻将,而那些漂亮服装大多是从广州进的货,而且大部分是广东省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服装店林立的商业街上,许多服装店都是广东人开的,“广州最新潮流”等广告牌自然成了当地招客的王牌。同时,TCL等家电产品在掸邦备受欢迎。挖空心思吸引中国客 禁种罂粟,掸邦政府便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尽一切所能增加财政收入。由于勐拉靠近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近年来许多中国游客都顺道到勐拉旅游观光。掸邦政府旅游局麻局长告诉记者,1993年,中国到缅甸勐拉旅游的人次不到1万,但1999年增加到了59万人次。 为了吸引世界特别是中国的游客,掸邦政府决定新增一些旅游景点,开展一些掸邦纵深浏览活动,同时,准备将国民党残部在掸邦境内的溃逃路线变成旅游景点。 赌博兴旺色情泛滥 除了发展旅游经济业,掸邦政府还完全放开了赌博和色情,并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据记者观察,勐拉有8家赌城,最早的赌场是建立于1995年的金三角赌场。各大赌场使出各种手段吸引赌客上门参赌,比如,如果赌客赢了钱,赌城将派专车接送、专人服务,以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如果大庄家输了,赌城便自己花钱送客人订返程机票。其色情表演、色情按摩更是赤裸裸,随处都可以见到拉客的小姐和招聘“处女”的广告,一场50分钟的艳舞表演门票200元,而且场场火爆。 博彩业成了勐拉最热的投资项目,短短10年时间,就有30多个亿(人民币)的外来资金注入勐拉博彩业。 □探访他乡的粤商 增城老板几年赚6千万
掸邦政府成功禁毒后,推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一些敢于冒险的中国投资者便携重金来到勐拉淘金,其中也有许多广东人的身影。据了解,大部分广东老板在勐拉投资都赚到了钱,一些人的资产甚至高达6000多万元,但也有一些广东老板因各种原因而败走麦城。 掸邦高官夸赞粤商 提及广东人在勐拉做生意时,掸邦政府军政委员会常委、军委副主席罗长保一脸兴奋,他拍了拍记者的肩说:“你们广东人做生意真厉害,90%的人都赚了。钻石集团的老板更是富得流油!” 钻石集团的老板是一个广东增城人,关于他在勐拉的创业已经被当地人传为神话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遗憾的是,钻石集团的老板当天外出,记者始终没有采访到他本人。据罗长保副主席介绍,钻石集团占地面积约13.3公顷,主营钻石、宾馆和博彩业。钻石集团当初只有10多名员工,投资只有10多万元,主要是将钻石送到广州加工再拿到勐拉和其他地方销售。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集团已经有上千名员工,总资产达到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 广东商人九成赚钱 据了解,广东一些中小投资者大多是开理发店、服装店和农具店,大部分人都有相当的盈利。一个名叫李清平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1997年到勐拉开理发店,初期投入不过两万元,现在他已经有3家分店,纯利润有10多万元了。 据这些投资成功的广东老板介绍,在勐拉投资竞争小,市场空间大,当地的人力成本比较低。同时,当地政府十分渴求外资进入勐拉,在税收、管理等方面都是采取“先发展,后规范”的政策,企业很容易“成活”、壮大,关键是要选对投资项目和销售市场。 湛江一糖厂败走勐拉 在众多的投资者中,广东省湛江市某糖厂在勐拉的投资结局可能是最悲壮的。掸邦政府旅游局麻局长告诉记者,为了发展替代种植,掸邦政府运用了两年的积蓄投资9亿元缅币(人民币3000万元左右),和广东湛江一家糖厂合资修建了日处理800吨甘蔗的白糖厂。 然而,糖厂投产以后,国际糖价大幅下跌,现在糖厂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全套设备也面临报废的危险。自然,湛江这家糖厂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勐拉虽然涌现出了许多商机,但其法规、社会管理都还不规范,政治和市场都充满难以预测的变数。一名开粤菜馆而血本无归的广州老板对记者诉苦说:“勐拉的确是一块还有待挖掘的‘金矿’,但真正要采到金子却要冒着被金山压死的风险。”言语间,颇有一种“乱世出英雄”的味道。 急需养殖电力投资 掸邦政府的高层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随着加工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整个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都面临着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 同时,由于当地农民养殖技术不高,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菜牛,满足不了缅甸和泰国的市场需求。养殖和电力是当地政府急需引进外资开发的重点项目。“我们欢迎更多的广东老板到勐拉投资,你们赚钱,我们绝不眼红!”罗长保副主席风趣地对记者说。 □掸邦趣闻
报纸半年出一期官员看中国报纸 记者在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政府办公大楼采访时,无意中发现军政委(当地最高领导机构)、旅游局、警察局官员的桌子上都摆放了许多中国的报纸,如《法制日报》、《经济日报》等,根本不见当地报刊的踪影。掸邦政府有关官员介绍说,掸邦政府有一家报社,但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半年才能出一期报,而且只有四版,发表的“新闻”都是几个月以前的“旧闻”。所以,掸邦政府便订阅中国的报纸,从中了解一些国际形势。缅币变成商品扎捆卖给游客 记者在勐拉采访时,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无论在当地旅游景点,还是在一些小士多店里,都能见到许多被扎成捆的缅币,只要用10元人民币,就可以换上厚厚一叠面值不等的缅币。据当地人介绍,由于在勐拉大多使用人民币,缅币基本派不上用场。但是,熟悉勐拉情况的人告诉记者,其实在勐拉人兑换的缅币中,许多都是已经被缅甸中央政府明令要求停止流通的废币,当地人便将这些废币以商品的形式卖给游客。 玉石来自云南标价抬高50倍 尽管掸邦第四特区已经彻底地从毒品中脱离出来,但那里的人们头脑里仍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暴利思维。勐拉旅游局的官员便提醒记者说,当地无论是大型商场,还是普通士多店,所有商品的标价致少高出实价的10倍以上。比如,实价只有30元的香烟却标价450元(人民币),一包泰国普通糖果的标价可以高达300元以上。 勐拉离缅甸内陆产玉基地十分遥远,勐拉绝大部分玉石都是从云南进口的。但是,在其玉器专卖城里,所有的商家都打出了“正宗缅甸玉”的招牌。在云南只卖100元左右的玉石在勐拉的标价高达5000多元。一些不知内情的游客都因此“中招”。正因为此,勐拉旅游局接到的投诉与日俱增。 走进金三角系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