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之战:美伊战争的转折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2日03:51 中国青年报 | ||
军事观察 本报特约撰稿人韩旭东 巴格达之战接近尾声,并不意味着伊拉克有组织地与美英联军进行的作战行动结束了—— 巴格达之战已接近尾声,这是否意味着伊拉克有组织地与美英联军进行的作战行动结束了?实际上,巴格达之战只是意味着战争发生了转折而不是结束,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首先,伊军一直牵着美军的“鼻子”走。从1990年8月美国入侵科威特后,伊拉克就开始与美国玩起了“猫鼠游戏”。经历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萨达姆,尝尽了美国“赏给”他的“酸甜苦辣”。 与美英军队的一次次较量,让萨达姆学到了很多经验。在这次战争爆发前的较量中,伊拉克在立场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但最后还是“赌”了一把———宁可遭受战争也不接受美国提出的苛刻条件。因为萨达姆深知,美国要与他玩一把真的游戏了。 面对强大的美英联军,伊拉克军队采取了“放”进来打的方针。伊在边境地区没有布设障碍物,如地雷、防坦克壕沟等,而是让美军的装甲部队放心大胆地展开“赛车式”的推进。当美英联军的补给线拉长时,伊军对美英联军的补给线进行了袭击和骚扰,使美英联军补给吃紧。这曾一度引起美英联军的补给困难,甚至出现了美军士兵与伊老百姓抢食物的情况。同时,伊军还在其南北主要城镇有重点地部署了兵力,对美英联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迫使美英联军不得不在推进中“休克”。伊军有了喘息之机,摸清了美英联军的企图。伊军在巴格达外围进行了一定的兵力调动,吸引了美军的注意力。美军将大量兵力调往巴格达,准备与伊军决战。当伊军“从容”地撤出巴格达城后,美军小心翼翼地进了伊军设的“空城”之中。 其次,伊方的“蒸发行动”是有组织的收缩。由于力量弱而无法与美英军队抗衡,伊拉克确立的作战指导思想就是不“硬拼”。实际上,伊军在各城镇部署的兵力都不是十分多。除巴士拉、乌姆盖斯尔、纳西里耶、纳杰夫、卡尔巴拉、摩苏尔、基尔库克和提克里特等几个大城市部署了一些能够打硬仗的兵力外,其他城镇基本上都没部署正规兵力,只有民兵和准军事部队在抵抗。 战争期间,美英联军发现伊军一个师的兵力向南部城镇增援后,立即对其实施了空中打击。可是,美英联军在第二天就再也找不到伊军这个师了。伊军共和国卫队的麦地那师可以说是伊军中的一个“王牌”师,但在守卫巴格达战中遭到打击后,美军就再也找不到该师了。美军攻入巴格达后,发现萨达姆的官邸空空如也,政府官员在4月9日一夜之间全部没了踪影。 虽然伊军的武器装备缺少零部件,但伊军还是有重装备的。可美英联军“拿”下了伊拉克许多城镇后,发现没有伊军的重装备,只有弹药和少量的轻武器。那么,伊军的重装备那里去了?如果是伊军溃散,美英联军也会发现诸如坦克、火炮等重装备。只有伊军进行有组织地收缩,这些重装备才没有留给美英联军。 最后,萨达姆在设计越南的“奠边府之役”。多年来与美国“唱戏”的萨达姆,不但了解美军的战斗力,也知道伊军的“实情”。所以,萨达姆没敢让伊军主力与美英联军正面交锋。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巴格达实际上并不是一座空城。萨达姆看到无法利用巴格达制造歼敌机会后而才不得不放弃守城的。萨达姆可能认为,少量地消灭美军不会给美造成大的压力,美也不会撤军。就像法国在越南遭受奠边府重创之后才撤出越南一样,萨达姆深知,只有给美军造成难以承受的杀伤,美军才可能下决心收兵。可是,萨达姆一直也没找到这样的机会。 不难相信,只要找到了制造第二个“奠边府战役”的机会,伊军的兵力可能会如天兵一样再次出现。在没有这样的机会时,伊军大概只好以游击战或自杀性袭击等手段来骚扰美英联军了。 随着美军占领伊拉克范围的不断扩大,萨达姆寻找这样的机会可能越来越难。萨达姆在巴格达设的“空城计”可能是其一生中最精彩的一笔,也可能是其“走麦城”之始。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