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机场淡忘9-11教训 安检疏于管理漏洞百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3日11:37 新闻晚报 | ||
随着夏日旅游旺季的临近,包括国会议员、机场安检官员以及安全顾问在内的美国各界人士对机场安检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升温”。 然而,虽然经过“9·11”的沉重打击,一些人似乎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痛”,机场疏于管理、安检漏洞百出的现象十分严重。 “9·11”留下血的教训 “9·11”事件发生两个月后,美国即成立了联邦客运安全管理局,一系列有力的机场安全措施相继出台。到目前为止,该局已在机场安检方面投入了92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投资被用来雇佣机场爆炸物X光检测人员,其余的钱则用来在美国全国429个机场添置爆炸物检测仪。 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机场和运输安全法案》,在2003 年底以前,必须要保证每一件将运上美国航班的行李都接受爆炸物X光检测。此外,客运安全管理局还将飞机驾驶舱的舱门用防弹材料进行加固,并允许一部分商用机驾驶员将武器带入驾驶舱。同时,该局还向各航班派出了大批的持枪警探。 自该局成立后,美国数百万次航班尚未出现事故,这似乎让美国人“松了口气”。美国人一度也对这样“铁桶式”的安检表示安全和放心。 “铁桶式”安检后的隐忧 然而,一些有识之士指出,美国的机场安检看似铜墙铁壁,实则漏洞百出,问题的关键就出在机场安检人员身上。 按理说,胸卡本来应该是机场安检人员的身份标志,可居然有安检人员滥用这一“特权”。几个月前,多名杜勒斯机场的安检人员就利用胸卡混进安全门,大摇大摆地将未经爆炸物检测的行李托运上了飞机。这种“以权谋私”的现象在美国各机场屡屡出现,但当事人均未受到任何惩处。 更令人感到后怕的是,根据对2.2万名机场安检人员进行的背景调查,人们发现“9·11”事件后雇佣的大批机场安检人员中竟然有85名重罪犯。在一些私人机场,安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同样存在。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魏立军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