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中东日记(6):我第二次进入加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4日11:02 经济观察报 | ||
编者注:《经济观察报》于6月14日派遣记者奔赴中东以见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启动之后的行动和影响。这些记者每天会给新浪网发来独家日记,记录他们这段不平凡的经历。 中东日记(6):我第二次进入加沙 我趋步上前,掏出记者证和护照,对检查站的士兵微笑着说了一声“嗨”。这是我们四天之内第二次进入加沙,面对这些荷枪实弹、神情严肃的小伙子和年轻姑娘,我们已经不像上回那样紧张。我告诉自己,这些孩子中最大的也要比我小五岁。至少,站在哨卡里的这些年轻人看上去不像装甲车里的那样混蛋。穿过了以军的检查站,在一条空旷的大道上步行近一公里,抵达巴方的检查站后,你就可以看到一辆装甲车或者一辆坦克伏在你前面五百米处。从巴方检查站到出租车等候我们的地方,你得从眯着的双眼和机枪下埋头速行,不作停留。 在去加沙之前,我从来没有把这个人口120万、难民占了2/3的地带和美丽的地中海联系起来。在一路乘车抵达海边之前,我仍然不敢想象,这样满目疮痍的城市曾经是海滨度假胜地。在2000年因地发打运动爆发之前,加沙市曾经是以色列人最常光顾的海滨浴场之一,和特拉维夫、内塔尼亚等发达的沿海城市相比,来加沙游泳、吃海鲜自然要便宜许多。 现在的加沙海滨仍然人潮涌动,但是已经见不到任何一个以色列人。沿街的不少店铺大都关门大吉,不仅仅是没有了以色列游客,更重要的是,以方在因地发达运动爆发后封锁了整个加沙地带,加沙任何对外的经济联系被统统切断。加沙廉价的劳动力再也无法赴以做工,曾经在加沙投资的以色列商人也因原料无法进入、成品无法运出而撤出。 现在加沙的失业率高达60%,更有说是80%的。我们问巴解组织的法律顾问麦克尔-塔拉齐,哪个数字更可信。“这没有什么区别,”塔拉齐说,“这要看你怎么统计失业人口。”塔拉齐举了个例子:假如一家人有兄弟两个,哥哥开了一家店,弟弟没活干,于是偶尔去给哥哥看一下店,弟弟既可以算失业人口也可以不算失业人口,但不管怎么算,弟弟没活干,这是事实。 无论如何,加沙的经济大受因地发打运动的影响。的确也有加沙人抱怨阿拉法特给他们带来了厄运。在后者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接管加沙之前,近乎无政府状态的加沙生活看上去要比现在幸福得多。至少那时候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没有机会找到一两个加沙人询问他们对哈马斯、伊斯兰圣战组织的看法,这两个以加沙为主要据点的极端组织在过去两年半的因地发打运动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但是加沙市区的状况就要比加沙郊外好很多,尽管同样是一片萧瑟破败,但至少前者遭受的主要打击是经济的,而非军事的,不像后者那样充满了残垣断壁。加沙偶尔也有漂亮的地方,无名战士公园就是最好的例子。欧式的园林风格,在市区里竟也弄出颇不落后的一番景象。 在出加沙的时候,我们在巴方检查站处遇到了国际组织Terre des Homme的纳塔莉。纳塔莉正在和两个巴勒斯坦孩子一道出关,当天在耶路撒冷歇一晚后,纳塔莉就将带着这两个有先天心脏疾病的小女孩从特拉维夫直飞瑞士,给她们做免费治疗。 《经济观察报》供新浪网独家稿件,请勿转载。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