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正式调查中国纺织品(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5日05:54 环球时报 | ||||||
8月19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正式受理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盟、美国纤维制造商协会、纱线制造商协会、全国棉花理事会及全国纺织协会提出的对中国产针织布、袍服及胸罩实施保障措施的请求,并将考虑对上述产品设限。 我三种商品遭受设限调查 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的设限请求是7月24日正式提交的。此前,美国商务部5月21日公布了对中国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它的出台,意味着美对我部分纺织品在配额取消后重新设限的企图已经在法律和操作程序上作好了准备(详细报道参见本报5月26日24版《美对我五种纺织品设限》)。 正是根据这个程序,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开始了实质性操作,本来,他们还提出对手套进行保障措施设限,但最后CITA只受理了针织布、袍服及胸罩三种商品。CITA是由美国商务部、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组成的一个跨部委机构,负责美国纺织品协议的执行。按照程序,CITA有30天时间公开征询社会公众的意见,之后,要在60天内作出是否设限的判定。据了解,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正在动员更多企业、工会、政府官员在9月17日前的征询期内向CITA提供更多佐证,以进一步施加压力。 急于为美纺织工人失业找替罪羊 不仅是纺织品,今年以来,美对我多种商品提出贸易设限要求,如彩电的反倾销、电池的知识产权调查、家具的反倾销动议等。美国为何对我频频发难,这种贸易限制的势头会不会进一步加剧?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花旗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里希教授、哈佛大学经济系的库珀教授和纽约州长首席经济顾问史蒂芬·坎曼。 专家们认为,分析美国近期对中国产品设限的原因要结合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美国传统产业转移到新兴市场,近一两年来,除传统产业外,连IT等高科技产业、甚至部分服务业也有向外转移的倾向。里希教授举例说,戴尔等电脑厂商要向客户提供售后技术咨询服务,以前主要由美国本地工程师接听客户电话,现在则把这部分业务转移到印度等国;就连花旗银行的客户服务中心也在向外迁移。 产业的转移首先转走了资金,去年美国已经成为资本净流出国,以往通过资本项目盈余抵消经常项目逆差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改变,这让一些人颇为担心。同时,产业的转移也带走了就业机会,里希教授把这称作“就业出口”,这种趋势更让很多美国人感到迫在眉睫的危机。 失业问题在纺织业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劳工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7月份美国纺织成衣业平均每天有587人失业,单月失业人口达1.82万人。同2002年7月相比,服装业就业人数减少了60400人。在这种压力下,作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国,中国产品自然成为一些人失业的“替罪羊”。所以,不排除今后会有更多贸易限制的事件发生,中国企业要有思想准备。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沟通 这些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纺织服装业的萎缩是其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与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的增长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对中国企业来说,面对贸易限制进行及时的预警和积极的应诉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沟通,要让普通美国民众正了解中美贸易“双赢”的含义。 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胜教授指出,现在普通美国民众心理上的不平衡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产业转移把资金、技术和就业机会转移到中国,看到巨额的贸易逆差,却忽略了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降低了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忽略了美国跨国公司才是产业转移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的问题是选择了一个最难解释的方式来使美国人受益,却又用了一个最简洁明了的方式从美国受益”。 做好解释工作,让美国人理解中美贸易的“双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只要做到这一点,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就不能兴风作浪。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