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教育 教育投资占GPD的6%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8日15:14 新华网 | ||
一如壁垒森严的种姓等级制度,印度的学校层次分明,种类繁多,处在社会不同等级的家庭在教育领域也有各自的位置,相互之间很少逾越。换句话说,在印度,孩子上什么学校,花多少钱,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其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富裕程度。一个普通家庭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在印度是不可思议的。 就学校性质而言,印度的学校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由政府出资创办和管理的学校 在私立学校中,还有一部分建在较大的村镇和城乡结合带,学生来源多为有固定收入但薪水不高的打工者和农村中的“富人”。这些学校设施简陋,但仍比“官校”好些,收费也不高。以哈里亚纳邦阿绍达村附近的一所私立学校为例,每个学生每年的费用不到3000卢比。 总体说来,不收费或象征性收费的学校条件都比较差,几乎全部用印地语教学,贵族学校和军人子弟学校多用英语教学。 印度政府是从1976年开始把基础教育列入工作日程的,在此之前,教育事务几乎全部由各邦政府负责,中央只负责协调关系和制定技术与高等教育标准。议会当年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教育,中央对教育的介入和责任大大增加。 1986年,政府首次颁布国家教育政策和实施规划,普及基础教育工程正式在全国启动。1992年,政府对该政策进行了修改,首次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制,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要求提高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质量,把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然而,政府雄心勃勃的计划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到上世纪末,印度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仍高达10%以上。于是,政府在2000年11月成立了旨在保证儿童入学率的普及基础教育全国机构,规划目标是,到2003年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并在2010年完成8年学业前不辍学。为确保教育规划的实施,中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尽快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政府提供的资料表明,教育支出在1951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00—2001财政年度则增加到4·11%,从2001年4月开始执行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在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增长72%,达到42850亿卢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 为保证贫困儿童的入学率,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在哈里亚纳邦阿绍达村贾格加尔女中,来自社会底层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每月不但不用交各项学杂费,而且学校还向每人提供每月100卢比的服装费,20卢比的生活费,每年60卢比的文具费,加起来每年有1500卢比,当然,这笔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划拨。同时,政府还以法律的形式为来自社会底层和贫困家庭的子女保留50%的工作岗位,即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人数多少,只要他们上学,社会或政府都必须向他们提供一半的工作机会。政府另一项鼓励儿童上学的政策是提供免费午餐,这个项目是1995年开始实行的,目前已在10多个邦推广。(作者白景山)(来源:参考消息)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