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东和平路漫漫 尚需各方显现“三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31日10:08 南方都市报 | |
贤峰礼专栏 近期发生在耶路撒冷的公共汽车自杀性爆炸案使一度熄灭的冲突再次复燃,“路线图”计划再次受阻,中东和平进程再陷危机之中。究竟谁该为撕毁停火协定负责?相互指责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要想真正继续推动中东和平,相关各方要显现以下“三心”才行。 第一、以色列的“真心”。众所周知,以色列的建国是在英美两国的扶持下,以几十万巴勒斯坦民众背井离乡、失去生活了十几个世纪的家园为代价的。在这之后,阿拉伯国家曾为夺回失去的土地,与以色列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特别是因海湾战争,阿拉伯国家四分五裂,巴勒斯坦更显得形影相吊。相比之下,因美国渗入中东,以色列的处境更为安全。单从这一点而言,同样遭受过历史磨难的犹太人更应能充分体谅巴人的处境,抓住历史的机遇,主动寻求中东问题的彻底解决。可叹的是,以色列国内右翼势力使拉宾喋血广场,一度曙光初现的以巴和解进程停滞,克林顿的一番心血也付诸东流。如今,美国又帮助以色列除掉了萨达姆,中东大局已定,巴小而弱,以大而强,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以色列手中。若是以色列右翼政府确有解决中东问题的“真心”,也就不必处处以“安全”为借口,打着反恐旗帜而睚眦必报了,而是应充分理解巴自治政府的苦衷,主动让步,真正配合美国执行“路线图”计划。 第二、巴勒斯坦的“齐心”。在阿以之间几十年的争斗中,阿拉伯国家内部在对以政策和态度上一直存有分歧,存在强硬和温和两派之争。特别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以埃以和约的签订为标志,阿拉伯国家对以政策整体开始转向以温和为主,但个别国家仍主张对以强硬,坚持对以采取军事和暴力手段,此举也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分裂。在巴勒斯坦内部,各政治和武装派系的对以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分歧,尤其是“哈马斯”、“阿克萨烈士旅”和“杰哈德”等主要武装派别,他们不相信采取温和政策能实现政治目标,而是主张以暴制暴,以军事手段反抗以色列的军事占领。可以这样讲,在巴勒斯坦建国之前,也只有这些武装组织才能以极端暴力的方式反抗以色列的军事占领,并以此来发泄巴民众对以色列的仇恨与不满,同时,也是巴自治政府手中可间接制约以色列的一张牌和政治筹码,填补了巴政府在对抗以色列时军事手段方面的空白。所以,在当前美国和以色列强烈要求阿拉法特取缔和镇压这些武装组织的情况下,巴政府将陷入两难境地,处理不好将会引发内部动乱,进一步削弱巴勒斯坦的力量。较好的处理办法是,巴各武装派系齐心团结在以阿拉法特为首的自治政府周围,形成政治、军事和外交上的合力,使以色列无可乘之机,并迫使沙龙不得不作出实质性让步,以利中东问题的解决。 第三、美国的“决心”。美国究竟对实现中东和平有多大的影响力,这取决于美国与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就美以关系而言,美国虽可以对以施压,但这种压力是有限度的:压力太大,难免会遭到以色列的强力反弹,美国自己也承受不了。因此,美对以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即使当前布什政府处理中东问题的决心再大,但也不会大到足以促使美国出兵中东,以军事手段迫使以色列按美国的旨意行事。就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而言,这些年双方之间的关系虽大有改善,但彼此之间仍有猜忌,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改造”政策令阿拉伯国家普遍感到不安,而美国出兵伊拉克更加剧了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所以,美国在处理以巴问题时,必须谨慎从事,极力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当前,美国已将伊拉克与巴勒斯坦一并作为首批接受“改造”的对象加以处理,只是对待阿拉法特与萨达姆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美国希望阿拉法特能自动下台,为将来建立一个亲美的巴勒斯坦政府做好准备。至于美国最终能否在推动以巴和解和建立亲美的巴政权两方面都取得成功,关键要看美国在中东和海湾地区的整体“经营”情况了。就目前形势分析,美国并不必急于马上下决心促成以巴问题的解决,可利用以色列的“不真心”和巴勒斯坦的“不齐心”来周旋一段时间,待伊拉克问题搞定后再处理以巴问题也不迟。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外军外语教研室 本版专栏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