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依赖进口,亚洲石油神经敏感脆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1日10:37 中国日报网站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伊战结束,伊拉克石油正在恢复出口。尽管如此,大多数亚洲国家仍无法改变其油神经敏感脆弱的状态,因为它们的石油供应严重依赖进口,目前也许只有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例外,可是这两个国家的石油资源也只能维持几年。回想几个月前,为了防止经济复苏受到中东战事的影响,亚洲国家纷纷积极准备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菲律宾打算储备一个月的原油和石油产品。如果油价居高不下,韩国将动用它的石油储备,汉城还准备对石油产品下调进口税,并且限制国内的石油消费量,甚至规定石油产品的最高 亚洲需增加石油储备为防止再度出现石油危机,国际能源机构于2000年6月曾要求26个成员国有义务储备90天进口量的原油。其目的是,当出现原油供给危机时,成员国之间可以相互分享石油消费和开放市场。截至2002年8月,日本拥有的原油义务量超过119天,其中包括政府方面的国家储备〔63天〕和石油公司的民间储备〔56天〕。即使从国际的角度看,针对能源供给中断而进行的储备也是很充足的。2001年加入国际能源机构的韩国,其原油储备也超过了规定义务量,大约保持着100天的储量。但是,其它亚洲各国的储备状况却不容乐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石油消费量接近日本的中国,虽然其国有石油公司拥有的石油储备量大约够40天消费,但对于在非常时期来说,石油储备是不够的。去年,中国日原油进口量达到150万桶左右,预计2010年之前,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将超过日本。亚洲惟一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印度尼西亚,由于原油生产减少和国内石油消费增加,预计数年内也将成为原油纯进口国。目前,该国仅仅储备了够消费12天的原油和17天的石油产品。泰国没有国家储备制度,在原油储备方面,民间石油公司仅拥有够36天消费的原油储备和够22天消费的原油产品。菲律宾既没有国家储备制度,也没有要求民间承担储备义务。3家主要石油公司的原油储量和石油产品仅够20天的消费量,目前处于依靠常备库存的状态。亚洲整体原油消费量正在急剧增加。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1991年日消费量为1359.8万桶,2001年达到1993万桶,10年间增长了46.6%。在此期间,在世界原油消费量增加的部分中,亚洲占到了70%以上。尤其是人口众多的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而且汽车普及,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原油储备的必要性日趋增强。 凡事预则立长期以来能源专家们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全世界地下蕴藏的石油再过多久就无法满足世界的石油需求?持乐观态度的专家占多数。他们认为,石油时代还远没有结束,至少在两到三个世纪内不会结束。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美国经济学杰里·里夫金指出:“这场争论争不出头绪来,因为石油储藏问题是一个难题,不一致的数据、值得怀疑的报告和片面的分析文章太多了。”为了更好地界定这场争论,就应当围绕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石油储藏的定义展开讨论。能源业界认为,如果现在只是讨论已知的石油储藏量,那么,这个数字大约是1万亿桶,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够我们消费36—40年。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还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我们消费近80年。此外还应考虑到,人们可以通过改进从废旧油田里开采石油的技术而开采到一些石油。但应该想到,一块油田并不是指一大块油层,而是指一块有许多孔穴、孔穴里充满了石油的岩石〔它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只有小部分石油能开采出来,开采率在35%至40%之间。专家估计,通过改进开采技术,这一比率可以提高到55%。这样,世界石油“储量”又等于增加了1万亿桶,总共可达3万亿桶。因此,应当称“石油储藏量”为“石油资源”。这样算起来,3万亿桶“石油资源”大约够地球消费120至150年。这是美国地质勘探局提供的数据。持乐观态度的专家们依据的就是这些数据。业内权威人士指出,提出这些数据的根据是否可靠?一些“悲观派”人士指出:石油生产商和石油国家所说的石油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石油储量数字常常被故意夸大。不管如何,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世界石油产量曲线何时会达到最高点?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已经开采了近9000亿桶石油。这就是说,一旦世界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石油时代的衰落时期也就开始了。在这个衰落时期里,为控制剩下的石油资源而爆发的危机将会增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对于尚需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来说,未雨绸缪,及早筹划未来的能源方向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石油神经敏感脆弱的亚洲来说尤其是这样。(来源:青年参考/刘林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