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魂”归何处?——俄罗斯核潜艇失事引发的思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9日07:33 解放军报 | |
钟和 8月30日凌晨,俄罗斯K-159号退役核潜艇在拖往工厂拆卸途中于巴伦支海水域意外沉没。虽然俄罗斯一再称该艇核反应堆早已关闭,不会对周围海域造成核污染,但人们还是疑虑重重。他们不禁要问:这些让人畏惧的核潜艇究竟将“魂”归何处? 为什么对核潜艇畏惧如虎? 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作动力源的潜艇。在当今的地球上,还没有哪一种能源能与核能的密集度媲美。可以说,正是因为核反应堆的出现才使潜艇成为真正的“海中蛟龙”。由于核反应堆的功率远远超过常规潜艇,使得核潜艇的吨位可以很大,航速也可以很高。例如,美国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反应堆功率26兆瓦,航速32节。核潜艇一次装料虽然数量不多,但可使用数年甚至20余年,因此,核潜艇的续航时间和距离几乎不受限制。此外,潜艇上无线电发射、声呐发射和水声通话系统以及提供氧气的制氧机所需的电力主要就是靠核反应堆提供的。还有潜艇上的空调、照明等用电和淡水的提取等更是一刻也离不开核反应堆提供的电力。所以,如果核反应堆停止运行,不仅核潜艇不能前进,艇内各舱都会变得一片漆黑,艇员在潜艇中的生活也会十分困难。因此,核反应堆堪称核潜艇的“生命之堆”。 然而,正所谓“爱也核反应堆,恨也核反应堆”,核反应堆在给人类带来无限动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担忧和恐惧。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从核电站4号机组挣脱出来的“辐射魔鬼”在广袤的中东欧平原上已经贻害17年之久。封闭后的4号核反应堆如今被西方媒体称为“石棺”。据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迄今已有200多人因受核辐射相继死亡,有1.44万公顷的农业用地、49.2万公顷的森林受到严重污染,1000万公顷的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共有10多万人迁出受灾区,有36万人参加消除核污染行动。 人们畏核潜艇如虎亦在于此。当核潜艇失事沉入海底后,由于海水长时间的不断侵蚀,潜艇的外壳和反应堆舱外壳很可能会慢慢失去对核反应堆的保护作用。那么,核反应堆内的放射性物质就会外泄,从而污染周围的海区。目前,世界各国失事的核潜艇静卧在大洋深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都会不同程度地污染周围的海水。当大量核废料一旦失去保护层时,核污染将会十分严重。另外,如果反应堆冷却系统出现问题后,堆芯的温度就会由于不能迅速冷却而升高,这样,就很可能使核反应堆熔化,甚至爆炸。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件,但核事故的阴影如一团挥之不去的阴云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 当今世界核潜艇到底有多少? 在今天各大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兵力编制表上,共列有370多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它们通常可被分为两大类———攻击潜艇和弹道导弹潜艇(即战略潜艇)。 核动力攻击潜艇在核动力潜艇家族中首先诞生,且级别和数量也最多。它使用的攻击武器是鱼雷和战术导弹,主要用于探测攻击敌方航空母舰战斗群、水面舰船编队及潜艇,为己方航空母舰战斗群、水面舰船编队和战略潜艇扫清航道和护航等。 核动力攻击潜艇最早诞生于美国。它就是1954年建成的“鹦鹉螺”号,至今共发展了6代。前苏联海军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大力发展核动力攻击潜艇,至今已发展了4代。此外,前苏联海军还专门划分出并发展了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最著名的“奥斯卡”级水下排水量达1.6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英国海军自1963年开始发展核动力潜艇,至今已发展4代。法国海军起步稍晚,拥有世界上排水量最小的“红宝石”级。 另外,中国也拥有自己的核动力潜艇。1958年6月,中国第一座实验型核反应堆开始运转。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服役。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 当然,在核动力潜艇家族中,威力无比的巨人当属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即战略潜艇。前苏联海军最早发展战略潜艇,至今共4代。其1982年服役的第4代“台风”级水下排水量2.5万吨,创世界潜艇吨位之纪录。美国海军从1957年开始建造战略潜艇,到目前为止也发展了4代。其新装备的“俄亥俄”级潜艇创装弹量的世界纪录。英国海军拥有两代战略潜艇,即“果敢”级和“前卫”级。法国海军有3代,分别是“可畏”级、“不屈”级和“胜利”级。 核潜艇的“天堂”在何方? 在上世纪60~70年代,美、俄、英、法等国家开始积极研制核潜艇,而当进入21世纪初的时候,世界又将迎来核潜艇退役的高峰期。如何将这些拥有高浓度核废料的庞然大物安全地送入“天堂”,就成了摆在世人面前的新的难题。纵观世界各国处理退役核潜艇的方法,将核潜艇送入“天堂”通常有4种方式。 沉入海底。就是将整艘核潜艇稍加处理或是先将艇上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取出,再将整个舰体沉入到深度在3000米以上的海底。这种方?ㄊ悄壳按砉讨形?险系数最小的一种。美国海军曾于1965年和1985年分别将“长尾鲨”号和“鱼尾鮋”号核潜艇沉入大西洋海底。 先拆后埋。就是先将核潜艇拆卸成几部分,然后分别将其运走深埋。这种方法可以将核潜艇运到远离海岸的地方进行掩埋,不至于使海岸周围环境遭到破坏和给以后的作业造成不良的影响。但缺点是技术要求高,花费昂贵,需要人员多。据有关资料披露,美国曾在某一沙漠地区利用该种方法处理了两艘退役核潜艇。 深埋地下。就是将整艘核潜艇埋在深约30米的深沟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花费少。但由于核潜艇的巨大重量,不可能将其运往很远的地方,只能在靠近海湾的地域就近掩埋。当然,对于掩埋的地域须有一定的限制。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曾在华盛顿州划出一个570平方公里场地供掩埋之用。到目前为止已有4艘核潜艇在这些地方进行处理。 封存闲置。就是将退役核潜艇放置在一个偏僻的港口。由于核潜艇上反应堆舱已装设了足够安全的反应堆屏蔽,而且舰体及设备上反应的腐蚀率相当低,因此这是目前处理退役舰艇数量最多的一种方法。如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一艘核潜艇“无畏”号自1982年退役后,便一直停放在罗塞斯港内。 当然,这4种方式可以临时使退役后的核潜艇得到安置,但要将其真正送入“天堂”,使其达到对世界无害的地步,尚有待于人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何时能彻底消灭核隐患? 说来容易做来难。冷战时期,前苏联曾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战略部队———战略核潜艇部队。如今,这些昔日曾游弋全球大洋、威风八面的核潜艇大都已接近或超过了服役年限,但由于俄罗斯目前军费紧张,对这一大批核潜艇的“善后处理”问题成了俄罗斯军方甚感头痛的“一大难题”。这次沉没的核潜艇是1989年退役的。时隔14年后,该艇还未完全处理,可见困难之多。 这次K-159艇沉没事件还引起了人们对俄罗斯境内“核潜艇海上坟场”的担心。在过去的多年间,前苏联和俄海军先后有100余艘核潜艇退役,多数一直泊在俄西北部科拉半岛的科拉港。国际社会特别担心这里会发生核泄漏事件,或者被恐怖分子将核物质走私掉。但俄政府也有难处,因为要解体这些潜艇需要39亿美元,而俄政府一年的核安全保护费用也就7000万美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坟场”近几年来事故频繁,警报迭起。存放核废料的仓库许多已经破损得相当严重,封装废弃燃料的特制钢罐也已变得锈迹斑斑、满目疮痍。居住在科拉港附近的居民们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在港口附近的摩尔曼斯克市中心广场上高高地耸立着一个巨大的标牌,上面不断显示的数字除了标出日期、时间和气温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标示辐射程度的红色数码!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核潜艇坟场”的隐患,美国政府欲无偿提供最新的核废料安全回收技术,德国、芬兰、挪威等国也愿提供处理报废核潜艇的设备和专项援助经费。然而,这些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要想真正彻底解决科拉半岛“核潜艇坟场”的问题不知还得等多少年、花多少钱才行。 其实,无论其他国家如何帮助,只要有人还在研究、制造核武器,死亡的阴影就会一直笼罩在科拉半岛周围以及全人类的头顶。只有当核技术真正全部和平地造福于人类时,这个阴影才会消亡。 (《中国国防报》2003-09-09 第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