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911不完全词典(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1日14:06 南方日报
编撰说明
  在纽约世贸大厦倒塌之前,911代表很多东西。911可以是纯数字,可以是报警电话,也可以是车牌号码……而这些911们,随着世界贸易中心的轰然倒塌,一一被埋葬了。2001年9月11日以后,“9·11”只代表一个词——恐怖主义。

  历史总是在一声轰鸣中诞生,然后随着街头巷尾的嘈杂归入平静,载入史册。这里所选的,是“9·11”事件两年来,街头巷尾口口相传、传播媒介频繁出现的主要词汇,它们忠实记录了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发展变迁。我们将它们的背景含义加以介绍,以此纪念“9·11”事件两周年。

  关键词汇

  【恐怖袭击】

  “9·11”事件过后的两年里,恐怖分子仍然大肆横行,恐怖行动此起彼伏。在全球范围内,主要发生了9起重大的恐怖惨案,造成数千人丧命。

  1.印尼巴厘岛爆炸案

  2002年10月12日,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发生印尼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爆炸案,造成189人死亡,309人受伤。由于死伤者中大多数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总理克拉克14日称:“巴厘岛爆炸案就是澳大利亚遭遇的‘9·11’。”

  2.菲律宾三宝颜爆炸案

  2002年10月17日,在菲律宾南部港口城市三宝颜接连发生两起爆炸事件,造成5人死亡,120人受伤。菲律宾军方已经将此次爆炸案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

  3.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案

  2002年10月23日,来自“车臣第29集团军自杀小分队”的武装分子冲进莫斯科东南部的一家剧院,绑架了约1000名观众和工作人员,威胁俄罗斯停止车臣战争。这次绑架事件是普京上台以来所经历的最为严重的一次人质危机。他宣布“决不向恐怖分子妥协”,并下令俄特种兵释放催眠气体,闪电突袭剧院,成功解除危机。但有毒气体的使用造成100多人死亡。

  4.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爆炸案

  2003年5月16日,在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12名自杀性袭击者制造了五起爆炸袭击,共有44人被炸死。当地的比利时领事馆、一个犹太会堂、索非亚饭店等目标在爆炸中受损。分析家认为,阿拉伯国家摩洛哥地处欧洲南部,可能成为“基地”组织袭击欧洲的跳板。

  5.沙特利雅得连环爆炸案

  2003年5月12日午夜,沙特首都利雅得东部美国侨民居住的小区接连发生3起爆炸事件,有10人丧生,多人受伤,包括40名美国人和3名日本人。这次爆炸发生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到达沙特访问前仅数小时。

  2003年6月26日,“基地”组织驻沙特分支机构首脑人物之一的阿里·加姆迪被捕后承认是连环爆炸案主犯。

  6.印尼万豪酒店爆炸案

  2003年8月5日,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万豪酒店附近发生爆炸,至少造成14人丧生,另有150人受伤。印尼副总统哈姆扎·哈兹表示,此次爆炸袭击的对象很可能是印尼国内代表美国利益的目标。

  7.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爆炸案

  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巴格达运河饭店发生爆炸,造成至少24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其中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塞尔吉奥·维埃拉·德梅洛也因伤重不治身亡。爆炸案的幕后黑手疑为两个:萨达姆残部及其追随者们,外国恐怖势力。布什8月22日宣称,基地组织等外部势力正在向伊拉克渗透,伊拉克正在变成反恐战争的新战场。

  8.印度孟买连环爆炸案

  2003年8月25日,印度最大的商业城市孟买接连发生两起爆炸事件,至少造成46人死亡,150人受伤。有专家分析,此次爆炸事件,可能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宗教冲突有关。

  9.纳杰夫清真寺爆炸案

  2003年8月29日,伊拉克圣城纳杰夫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至少造成125人死亡,142人受伤,死者中包括伊拉克什叶派精神领袖穆罕默德·巴克尔·哈基姆。爆炸事件对急欲恢复伊拉克安全稳定的美国人是一个严重打击。

  【反恐合作】

  在过去两年中,作为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的最高权威机构,联合国安理会一直谋求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发挥主导作用。“9·11”事件后,安理会迅速通过了对世界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第1373号决议,要求所有国家采取具体步骤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并专门成立了监督该决议落实情况的反恐委员会。安理会还在2001年底和今年初两次召开反恐外长会议,就加强国际反恐合作通过了两项行动宣言。目前,反恐委员会与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个全球范围的反恐网络已开始运作,世界反恐斗争不断深入。

  【“基地”组织】

  经过阿富汗战争的重大打击,“基地”组织对自身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联合国相关监察小组今年6月26日发表的报告说,今年在沙特阿拉伯、车臣、摩洛哥及阿富汗发生的爆炸事件显示,“基地”组织在全球某些宗教极端分子中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其第三代成员已经形成,它将对国际安全与和平“构成更大威胁”。

  一直以来,“基地”不断放出“狠话”,要对美国利益进行更猛烈的袭击。同样令人担忧的是,阿富汗前总理、阿富汗伊斯兰党主席古勒卜丁·希克马蒂亚尔自去年底也扯起了武装活动的大旗。目前,他控制着一支大约2.2?蛉说奈渥傲α浚⑶乙押汀八唷焙汀盎亍弊橹崦恕?

  【塔利班】

  “9·11”事件后,阿富汗被视为全球恐怖主义的一大“策源地”,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将塔利班政权赶下台。但两年过去了,塔利班武装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出现东山再起的迹象。为了加强对塔利班武装的管理,进一步实施恐怖袭击,塔利班领导层于今年4月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一个长老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长老会下辖军事、政务、财政3个委员会。

  塔利班精神领袖穆罕默德·奥马尔宣称,塔利班改组后的使命是清除阿富汗境内的外国“侵略者”和为其充当“帮凶”的阿富汗人。

  【本土安全】

  在过去两年中,布什政府将保卫本土安全作为美国军队的重要任务,成立了专司本土防卫的“北方司令部”;进行了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政府机构调整,将20多个联邦机构整合成国土安全部;加强了对边境、海关和移民的检查以及对恐怖嫌疑分子的跟踪监视。

  这些措施比较有效地堵塞了本土安全方面的漏洞,但布什政府的反恐措施也给美国社会生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如签证和移民程序过于繁琐;来自中东和穆斯林国家的移民受到歧视,甚至成为跟踪和防范的对象;美国公民权利无端受到侵犯等。此外,美国人的安全感并没有得到提高。

  【全球霸业】

  美国图谋全球霸业,已经成为21世纪初国际政治中最醒目的特征。“9·11”给美国送来布什主义,奏响了反恐战争的乐章。美国国内同仇敌忾,捐弃政见前嫌,客观形势呼唤的强硬总统形象遭遇布什的牛仔作风,便演绎出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为表现形式的反恐战争。

  “9·11”事件让布什政府更加有效和便当地掌握了国内国际的话语霸权,即所谓的“反恐”。布什政府绕过联合国对伊动武,战后一手主导伊拉克的经济与政治重建,大有要在现存国际法的体系之外另立门户的架势。布什从上台伊始的弱主形象,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总统”。

  但是,“9·11”并没有打破美国的政治周期,而只是调整了轻重缓急,改变了实现美国利益的方式。“为国立功”,“为地区和平立德”,“为世界立法”,成为布什争取连任的主要筹码;追求合理的利益、追求合意的国际秩序、追求合法的霸业权力,成为布什“治理天下”的“主旋律”。

  【难辞其咎】

  美国国会2003年8月24日公布了“9·11”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尽管美情报机构在“9·11”事件前所获取的情报中没有一条单一的情报明确指向这一事件,但情报机构在事发前确实存在许多失误,其中包括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线索、情报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对美国本土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估计不足等,对这一事件的发生难辞其咎。

  除指责情报机构的失误外,报告还批评美国国防部、司法部等政府部门在“9·11”事件前对“基地”组织及反恐事务重视不够,对针对美国本土的恐怖威胁准备不足。此外,报告还指责沙特政府在反恐问题上同美国政府的合作不力,指出不仅“9·11”事件19名劫机者中的15名来自沙特,而且劫机者的资金来源主要也是沙特。不过,在布什政府的强烈要求下,报告中牵涉到沙特政府的较敏感的近30页内容此次没有对外公布。

  主题词汇

  【9·11】

  两年前那个恐怖的早晨,纽约世贸双塔在世界数亿双惊恐的眼睛的注视下轰然倒塌,带走数千条无辜的生命,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恐慌。

  对美国来说,“9·11”事件意味着惊悸、伤害和惨痛,许多“9·11”事件的遗属至今还在为抚恤金而劳碌;对纽约这样的世界大都市来说,“9·11”更意味着许久恐怕都难以彻底结束的噩梦。美国媒体报道说,直到今天,“9·11”带来的惊恐依然还飘荡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沉淀在许多纽约居民的心头;环境和生态学者以及政府官员,迄今还在为世贸大楼遗址是否仍在散发有毒气体而争论不休。

  对美国人民来说,“9·11”是心中永远的痛,是贴在美国如此强大身躯上的“脆弱”标签;对美国政府来说,“9·11”是空前的挑战,是一个神话的破灭,他们终于意识到,光有超强军事实力并不一定就能捍卫美国的安全;同时,“9·11”又是一种权力意识的发酵剂,使美国担负起了世界反恐重任,却也让美国更加恣意、更加蛮横地四处发挥、四处炫耀其超强的实力。

  衍生词汇

  【邪恶轴心】

  美国总统布什2002年1月29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点名指责伊朗、伊拉克和朝鲜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邪恶轴心”。布什声称,“通过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些政权构成日益增加的严重危险”,“他们可能会向恐怖分子提供这些武器,使得他们拥有与其仇恨心理相匹配的手段”。

  提起“轴心”,不禁让人想起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结成的军事联盟。这个军事联盟力量强大,扩张成性,血惺残忍,搅得全世界翻了天。失道寡助,其命运,土崩瓦解,全盘失败;其名声,狼藉历史,遗臭万年。

  虽然,布什以反恐的名义,把脏水泼在了伊朗、伊拉克和朝鲜头上。然而,“邪恶轴心”论在国际社会应者寥寥,反对谴责声却不?诙!?9·11”事件之后的美国“反恐”战争被“邪恶轴心”论引向了歧途。

  【先发制人】

  “9·11”以后,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进“先发制人”原则,用布什总统的话来说,就是美国不能等到遭受恐怖袭击后再来反恐,而是在必要时先动手、铲除恐怖威胁的来源。这一新政策也被称为“布什主义”。

  布什总统2002年5月22日在德国议会发表演说时,强调可能要采取“先发制人”攻击的说法。6月1日,布什在演讲中再度重申要采取“先发制人”战略。6月14日,布什在共和党竞选筹款会议上又一次提到了这一点,并首次将其上升到“布什主义”的高度。真正使国际舆论对这一提法开始高度重视是在6月16日。当天,美国《纽约时报》载文透露说,布什总统已经指示其国家安全助理,要将打击国家或者恐怖组织的“先发制人”构想正式发展成美国新的防务战略原则。布什政府将“先发制人”提升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这说明白宫正在打算告别传统的军事行动原则,转而寻求一种更为咄咄逼人、更强调美国军事实力效力的政策。

  “先发制人”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美国准备在感受威胁的情况下,直接采取军事行动来消除威胁;广义解释是,“先发制人”可以包括多种政策手段,但保留在其他手段失效时直接军事打击的最大可能性。为了避免被抨击为是在推行“黩武主义”,布什政府目前在该政策的解释上广泛采取“广义”的理解。

  另类词汇

  【纵容】

  在“9·11”事件两周年纪念日前夕,英国前环境大臣迈克尔·米彻9月6日发表了一个语惊四座的观点:美国政府有可能故意允许“9·11”事件发生,以便以此为借口对阿富汗和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

  曾在布莱尔政府中担任环境大臣长达6年、在今年6月布莱尔改组内阁时才被解除职务的米彻在9月6日出版的《卫报》上发表文章说,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只是美国政府为达到预先制定的广泛战略目标而刻意制造的“假面具”,其中包括“美国世界霸权的蓝图”,为的是加强它对世界石油供应的控制。米彻说,布什政府早在“9·11”事件之前就制定了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计划,但只有在“9·11”事件发生之后,“战争计划在政治上才成为可能”。

  【造势】

  在“9·11”事件发生时,美国总统布什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但其亲信编导的一部纪实影片却将他塑造成反恐大英雄,为明年的总统竞选造势。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灾难性恐怖袭击,当时身在佛罗里达州的布什获悉第一架飞机撞入纽约世贸中心后仍反应迟钝,继续为一群小学生念文章。随后,他即被随行人员慌忙拉上空军一号总统座机。他连白宫也不敢回,先飞到路易斯安纳州的什里夫波特,然后又躲入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地堡,在那里仓促接受总统对应危机艺术的辅导。

  然而,在一部将于“9·11”事件两周年纪念日播放的有线电视文献片中,布什却被描绘成一派神气活现临危不惧的模样。影片中的布什说道:“如果哪个恐怖分子想要我的命,就告诉他来捉我,我将坐在家里等待这个畜生。”他还对侍卫长说:“请改称我总司令,我现在的命令是立即带我回白宫。”

  【绷紧】

  带有金属探测器的围栏、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安全人员和警犬、空军战机巡逻在华盛顿上空、海岸警卫队的快艇在波托马克河上穿梭往来、在全国招募线人向政府报告可疑人物……近期进入美国的外国人在入境时须留下指纹和照片;甚至欲限制外航飞机在“9·11”事件纪念日进入几个区域……

  “9·11”将美国社会变成了现在的一个“恐怖代替自由”的社会,从华盛顿联邦政府到金融中心华尔街,人们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公众的恐慌心理越发紧张,可谓达到风声鹤唳的境地。以美国“自由”的观点来看,让全世界都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是非常正确的,于是美国挥舞着“反恐”大旗,把这种恐慌用炸弹搭载抛向了阿富汗那本已非常贫瘠的土地,甚至推而广之,把伊拉克也盯上了,下一个会是哪个国家?伊朗?沙特?朝鲜?古巴?没站在美国一边的国家也都像美国国内的民众般神经绷得紧紧,“9·11”不仅改变了美国国内“自由”的定义,也将这种所谓的“自由”强加给了世界。

  【封锁】

  “9·11”事件后,美国这个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已经离世界越来越远,他们对于“自由”的定义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位学者对此作一项专题研究得出结论:美国主流媒体在一些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的议题上的新闻封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且其封锁之严密,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9·11”事件更加彰显了美国传媒的上述“政治挂帅”传统。事件之后若干敢于和华盛顿官方“反恐路线”唱反调的传媒界“异议人士”,被坚决迅速地炒了鱿鱼,便是明证。

  变义词汇

  【伊拉克战争】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7月9日称,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是因为他们戏剧性地发现了有关违禁武器的新证据,而是因为他们在遭遇了“9·11”袭击后,换了一种新的目光来重新审视他们所掌握的伊拉克武器计划的情报,就是通过在“9·11”事件中吸取的教训来看问题。他还说,伊拉克方面拒绝遵守联合国决议来显示他们已经销毁了违禁武器的做法引发了这场战争。拉姆斯菲尔德说:美国没有选择战争,是萨达姆·侯赛因作了选择。在过去的12年间,他一共违反了17条联合国决议。

  很显然,拉姆斯菲尔德当天的这番表态是企图将国际社会对美国方面在伊拉克战争前,一再宣称已掌握新证据,并且坚持认为伊拉克就是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上引开,转而将民众的目光引向对“9·11”事件的同情和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问题上。

  【巴以冲突】

  在中东,以巴冲突由来已久。“9·11”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政府迅速地利用这一犯罪行为将巴勒斯坦及其进行的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斗争与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无视巴勒斯坦人民也是恐怖主义受害者的事实。“9·11”事件改变了中东局势和巴以之间的平衡。

  以色列总理沙龙的顾问和新闻发言人吉辛曾表示,“9·11”事件是区分支持和反对恐怖主义的一个“分水岭”,他指责阿拉法特对以色列实行的是“恐怖政策”。美国总统布什也曾批评阿拉法特打击“恐怖主义行为”不力,要求更换巴勒斯坦领导人。以军推行“定点清除”政策,对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猛烈袭击,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伤亡,并严重破坏了巴勒斯坦城镇的基础设施。巴以冲突陷入了以暴易暴的恶性怪圈,发展到了近些年来少见的白热化程度。

  本版文字编撰:练学华 本版图片:本报资料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了解彼此性爱感受努力营造性爱意境
非常笑话
无限精彩——成人世界的快乐元素!
图片
铃声
·[张惠妹] 给我感觉
·[和 弦] 笨小孩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奉化站隆重开通
每天四元企业邮箱热卖
大学生抗癌绿色通道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分门别类优惠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看悬疑剧时一名观众因为太投入,突然站起来叫道:凶手…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