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巴解组织内部纷繁芜杂的权力斗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5日12:16 新闻晚报 | |
阿拉法特,一个74岁的老人,面目慈祥,说话时声音甚至有些颤抖。但在巴解组织内部,他却是一个相当有实权的“铁腕”人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阿拉法特,巴解组织就无法正常运转。 在阿拉法特周围,还有一群特殊的老人,年龄都在65-67岁之间。他们跟阿拉法特一样,都抱着争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的理想。但“志同未必道合”,正因如此,他们跟阿拉法 阿拉法特vs阿巴斯最熟悉的“陌生人” 阿拉法特和阿巴斯,一个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一个是前任总理,两人年龄只差6岁。年轻的时候他们曾经出生入死,携手合作。如今,他们的头发白了,胡子也白了,过去的战友情分却没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这,究竟是谁的过错?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朱威烈认为,两人的矛盾焦点在于权力之争、立场之争。 阿巴斯曾两头讨好 阿巴斯曾是阿拉法特的“革命知己”。30岁的时候,他与阿拉法特不期相遇,大有“同志相逢恨晚”之感。为此,他毅然辞去了在卡塔尔一家石油公司的高薪工作,跟随阿拉法特走上革命道路,甚至还追随阿拉法特流亡到突尼斯。多年来,阿巴斯一直充当着阿拉法特代言人的角色,阿拉法特信任他,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巴勒斯坦的“二号人物”。阿巴斯是个有名的“温和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主张同以色列进行政治对话,反对武力对抗,他还是最早承认以色列的巴政治家之一。因此,美国和以色列非常“钟爱”阿巴斯,甚至被认为是惟一可接受的巴方领导人。1993年签署的让阿拉法特结束流亡生涯、重回巴勒斯坦、并宣告巴自治政府成立的奥斯陆和平协议,就是阿巴斯出面代表阿拉法特与以美谈成的。 阿拉法特提防“老二” 阿巴斯能当上总理,最大的关键就是美国的压力。自巴民族权力机构成立以来,阿拉法特一直独掌政治、安全和立法等大权。两年前,他甚至拒绝讨论接班人的问题。因此,设总理之举令阿拉法特大不快。没想到阿巴斯当了总理后很不“知趣”,在很多场合都不给他面子。例如在新内阁的提名人选上,20个部长中大部分是新面孔,一些人过去甚至还曾公开批评过阿拉法特,而阿拉法特的亲信则备受冷落。阿巴斯曾向阿拉法特大喊:“这是我的内阁,如果你不喜欢,我可以放弃(总理职位)!”随后愤然离场。阿拉法特被阿巴斯气得浑身颤抖,大声咒骂阿巴斯。阿巴斯任总理期间,一直希望得到更多的巴安全事务控制权,而这,却牢牢掌握在阿拉法特手中。在组阁之初,阿拉法特就很“预见性”地未通过对负责巴安全事务的内务部长的任命。在阿巴斯辞职前,阿拉法特“先下手为强”,任命了亲信拉朱布出任安全事务部长,这无疑让阿巴斯的“扩权计划”泡了汤。眼看着自己的总理成了“空壳子”,阿巴斯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阿拉法特上月还公开指责阿巴斯“背叛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将近40年的“战友情分”,就这样一夜间消失。 阿拉法特VS库赖有待考验的“同志” 在阿巴斯提出辞职后,阿拉法特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接受,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挽留之意,还立马抬出了跟阿巴斯地位相当的库赖作“替补”。商人出生的库赖很清楚这浑水不好踩,在接受总理任命时显得有些半推半就。对库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阿巴斯”,朱威烈教授表示,库赖实际上更接近阿拉法特,但其政治前景现在还不太好说。 库赖是个“明白人” 库赖的人缘很好,他随和宽容,有幽默感,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使他不仅在巴勒斯坦内部很“吃得开”,而且也颇得对手以色列的好感;库赖还有“一技之长”,作为资深银行家,他曾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接管巴民族解放组织在黎巴嫩的经济,给巴解组织创造过巨大财富。在成为新任总理之前,库赖就已经是巴民族权力机构立法委主席,权力可谓不小。根据章程,一旦民族权力机构的主席死亡或丧失行使主席权力的能力,在大选之前,立法委员会主席可自动成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过渡时期的代主席。不过,库赖并没被权力冲昏头脑,早在阿巴斯跟阿拉法特闹矛盾之初,库赖便一针见血地指出:“是阿拉法特决定一切,而不是阿巴斯或其他人。” 阿翁对库赖还满意 库赖和阿巴斯都曾是阿拉法特的“左右手”,但库赖更接近阿拉法特。看到“师兄”阿巴斯的尴尬处境,库赖很清楚自己上台后决不能重蹈覆辙。 库赖看出,作为巴勒斯坦总理,最需要的支持不是来自美国和以色列,而是来自阿拉法特。没有阿拉法特的支持,他即便当了总理,也是徒有虚名。于是,他在上任之初便向国际社会开出组阁三大条件,其中第一条便是要求以色列改变对阿拉法特的态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知这句话对库赖的总理之路来说是否同样正确。 阿拉法?豓S亚辛各行其事的“兄弟” 在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是仅次于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的第二大政治派别,其精神领袖就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两耳半聋的亚辛。对亚辛,阿拉法特称为“兄弟”,但实际上却很难让人看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兄弟情分”。对两人的关系,朱威烈教授概括为:各行其事,互不影响。 亚辛自干自的事 作为巴勒斯坦第二大组织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的激进立场不言自明。他从不掩饰自己对以色列人的仇恨,从不反对自杀袭击,在巴勒斯坦民众中,他享有极高的威望。对亚辛,阿拉法特是非常客气的,一直以来,他就十分小心地处理和亚辛的关系,原则上不干涉对方事物,从来不对亚辛讲重话。而亚辛也一直表示支持阿拉法特。他曾扬言,如果阿拉法特遇到任何不测,中东地区将爆发新一轮大规模暴力和流血冲突。在对待以色列的问题上,阿拉法特主张以和平方式为主,他曾说过:“我左手持枪,右手举着橄榄枝,请不要逼我用枪。”但亚辛则不同,他从不认为自杀性爆炸有错,喜欢自干自的“事业”,因此也给阿拉法特制造了不少麻烦,但除了时不时将他软禁起来,阿拉法特根本不能拿他怎样。 阿拉法特很会打“亚辛牌” 以色列最头疼的就是哈马斯,对这个“死穴”,阿拉法特是一清二楚。也因此,亚辛成了阿拉法特手上一张可用来讨价还价的“王牌”:每当阿拉法特需要向美国和以色列显示自己谈判的诚意时,就把哈马斯的成员抓起来,风头过去后就马上放人。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亚辛的三次软禁经历都是阿拉法特亲自“导演”的:1998年10月,阿拉法特与以色列签署《怀河协议》,同意用土地换取安全保障时,就曾为显更多诚意软禁过亚辛;2001年12月初发生连环恐怖爆炸事件后,阿拉法特又软禁过一次亚辛;2002年6月,接二连三的自杀袭击让阿拉法特头大,不得不第三次软禁了亚辛。不过,亚辛并不以此为怒。虽然耳不聪、目不明,但亚辛很能看透阿拉法特的“招数”:巴勒斯坦警察不会直接对我采取行动,他们只是对我施加压力,想让我闭上嘴巴,吓住那些来拜访我的人罢了。 对阿拉法特来说,亚辛虽然管不住,但他的存在对自己却没多大坏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