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伊朗核问题骤然升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15:3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 近来,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通过的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和尖锐性。此间出版的《人民日报》17日刊登题为《伊朗核问题骤然升温》的署名文章,介绍了有关最新情况。现全文转发如下: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经过激烈辩论和磋商,于9月12日晚在维也纳通过了由澳大 伊朗对这个类似“最后通牒”式的决议反应强烈。伊驻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使萨里希当即退出会场,以示抗议。随后他发表声明说,将重新考虑伊与该机构之间的合作问题。决议通过当晚,伊外长哈拉齐表示,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不要在伊朗核计划上屈服于某些国家的“政治压力”。伊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14日说,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开展的幕后交易表明,它们想剥夺伊获得核技术的合法权利。目前,伊朗国内有人要求驱逐澳、加、日3国驻伊大使。 伊朗核问题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其核心是伊美交恶。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至今,两国关系一直处在“冰点”。伊指责美支持以色列搞国家恐怖主义和占领阿拉伯领土,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大的魔头”。美则指责伊支持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邪恶轴心”国之一,美一直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对伊实行制裁。尤其是1995年伊同俄罗斯签署了共建布什尔核电站合作协议后,美如坐针毡,担心伊有朝一日发展核武器,多次敦促俄中止与伊的核合作,但无结果。今年以来,美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了对伊的核监督,称伊在秘密研发核武器。以色列也声称伊在2005年或2006年前可造出核武器,并扬言对此已制定了军事打击计划。 今年2月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已对伊核查5次,双方都认为合作比较顺利,核查人员表示核查结果不能证明伊有违规行为。然而,8月2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份报告披露了核查人员在对德黑兰以南320公里处的纳坦兹新建核设施进行核查时,发现了浓缩铀痕迹,并抱怨伊方对他们要查的某些核设施事先做了手脚。美国对此大做文章,从而使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产生了怀疑。这也许是原来立场温和的国家转而支持对伊下“最后通牒”的重要原因。美国的目的就是以伊朗违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借口,要各国共同向伊施压,迫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以便对伊实行突袭检查,确保伊不生产核武器。如伊说“不”,美就将在联合国发起对伊的全面制裁,甚至提出武力解决议案。 俄罗斯对此也有反应。俄外交部发言人13日说,伊应建设性地对待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的有关核问题的决议,这是伊表明自己“清白”的良机,是显示伊核计划公开透明和建立信任的一个步骤,符合伊本国的利益。 伊朗核问题已令伊进退两难,接受决议,有损主权和尊严;不接受,又将授人以柄,从而招致更严厉的制裁。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事态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伊在权衡利弊后,为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理解和支持,粉碎美、以遏制,与国际机构合作,提交报告,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将此大事化小。第二种可能是,伊拒绝合作,甚至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像朝鲜一样与美国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爆发一场危机,甚至甘冒军事打击的危险。15日,伊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表示,伊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这表明前一种可能仍然较大。(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