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修翻出大秘密 莫斯科宾馆遍布克格勃窃听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9日07:38 新华网 | |
多年以来,有关在原苏联时期赫赫有名的“莫斯科”宾馆布有克格勃窃听器的传闻,如今终于在翻建这幢老建筑的机器轰鸣声中得到证实。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随着工人的拆卸进程,遍布该宾馆各个角落的窃听设备在藏身60余年后,终于现身于世。 在原苏联时期,“莫斯科”宾馆算是外国人最常光顾的宾馆之一。多年来,一直有传言说,当年一个个微型传声器不仅被布置在“莫斯科”宾馆的贵宾房里,就连卫生间、浴室 施工时窃听器没了踪影 《共青团真理报》记者在宾馆施工时赶到现场,别说窃听器早已没了踪影,就连安装窃听器的墙体都被一推到底。不过,地板下面顺向或斜插墙体的各种规格的导线依然历历在目。 虽然负责“莫斯科”宾馆重建项目的鲍里斯·叶夫谢耶夫不承认在此发现窃听器,但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原苏联克格勃技术局退役军官却坦率地说:“莫斯科”宾馆墙体内的窃听器就如同它楼梯上的大理石 条板一样,都是“历史名胜”。这些情报机关的专用装置早在该宾馆的建造过程中就安装了进去。不仅仅是大名鼎鼎的“莫斯科”宾馆,当时外国人可能在莫斯科光顾的任何场所———宾馆、宾馆,甚至俄式澡堂,都装有窃听装置。 窃听器就是微型麦克风 这位前克格勃专家还介绍说,安装在“莫斯科”宾馆的窃听器属于非常简单、非常原始的那种早期装备。说白了,就是一个微型麦克风。捕捉到信号后,窃听器录制到的内容经专门仪器传送到一个与其相连的录音机上,磁带可以连续录24个小时。 宾馆的顶层有几个克格勃专用房间,技术局的特工们昼夜不停地对其进行监听。在处理、过滤猎获到的情报素材的过程中,如果是外语,就要送到技术局。其内容解析不仅需要翻译一点一点地啃,密码译员也要苦心揣摩。此外,加工关键词是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苏维埃政权”这一词组,结合俄语的发音及词形结构,用密码表示,就成了一个普通的妇女姓名“索非亚·瓦连京诺夫娜”。 克格勃专家称,此次在“莫斯科”宾馆发现的窃听器,虽然在泥灰墙中埋藏了60余载,其中大部分仍可继续使用。(广州日报)(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