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依稀似去年?—从戴维营会晤看俄美关系演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9日15:10 新华网 | |
编者的话 对于9月27日结束的美俄戴维营高层会晤的结果,各方评价不一。 观点一:通过此次会晤,俄美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两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和伊朗核武器计划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美俄对能源合作的强调以及美国在车臣问题上态度的缓和,也标 观点二:美俄关系并非如此乐观,此次美俄高层会晤在一系列问题上是出现了一些共同点,但并没有战略性的进展,而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俄美分歧依旧,只不过为了渲染会谈的成果而避重就轻,略去不说而已。 面对相异的反应,冯绍雷教授和袁胜育博士的对话对我们理解目前时疏时密的俄美关系有所启发。 冯绍雷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由于俄美两国历史发展水平和外交理念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并不会因某一个特殊的契机或因缘而出现质的改变。俄美关系风风雨雨、一波三折,常常出现令人意料之外的变数,可能就在于我们经常被这些首脑人物在公开的外交场合或热情洋溢或充满敌意的言词所迷惑。 ——冯绍雷 袁胜育 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比较而言,此次首脑会晤显现出,在决定俄美关系的内外各种因素中,积极因素要大于消极因素。两国需要共同合作,如在反恐、削减战略武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领域,尤其是,两个总统都面临着国内大选的挑战,美俄关系的稳定对于任何一方都事关重大。 ——袁胜育 话题一: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开始认同美国立场 袁胜育:我注意到此次布什和普京戴维营会谈,美俄双方在一系列敏感问题上立场有了很大的接近:在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上,布什声称“确定伊朗不拥有核武器或核武器发展计划是美俄两国的共同目标”,俄罗斯已表示愿意与美方合作向伊朗施加压力,并称这是此次美俄首脑会晤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在谈到朝鲜核问题时,布什说,美俄“强烈敦促朝鲜以全面、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方式结束其核计划”。自1997年以来,美国就同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龃龉不断,美国指责伊朗在建设核电厂的掩饰下从事核军事工程项目的研发,俄伊之间的核合作是对核不扩散条约的违反,还数度对相关的俄罗斯机构实施了制裁。而俄罗斯方面则一直坚称俄伊两国在核领域的合作是“严格用于和平目的”的,并没有违反有关的国际条约。直到前不久,普京还批评美国方面对俄罗斯的指责是别有用心,是为了在国际核能源市场同俄罗斯开展不正当竞争。而美俄首脑在此次会晤中所发出的信息实际表明,俄罗斯开始表现出认同美国对伊朗的怀疑和指责,俄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有可能朝美方靠拢。 朝鲜核安全:原则没有任何松动 冯绍雷:在俄伊核合作问题上,我们必须考虑到,即便是在苏联时代,它也是小心翼翼地防止核武器的扩散。俄罗斯领导人似乎没有理由偏离自己对核扩散的立场,因为帮助家门口一个未来发展前途难以捉摸的国家掌握核武器技术显然是不符合俄罗斯安全利益的。也许正因为俄罗斯觉得自己有充分的理由面对美国的指责,因此不像在其他一些问题上,一旦与美国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往往就退避三舍。对俄罗斯而言,俄美关系固然重要,俄伊关系同样不容忽略。俄罗斯历来注重保持同伊朗的良好关系,伊朗则投桃报李,极力避免在高加索和中东地区采取威胁俄罗斯利益的行动。另外,俄罗斯同伊朗进行的核技术合作在经济上也获利不菲,这对于在资金上捉襟见肘的俄罗斯军工综合体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它迫切需要资金来维持研究和开发能力,向数以百万计的雇员支付工资,而与伊朗的交易就涉及到200万人的工作机会。考虑到这些利害关系,除非是有了确切的证据表明伊朗“违规”,否则,俄罗斯很难中断与伊朗业已开展的核能合作。 俄美在这次首脑会谈上对伊朗问题表明了一些共同看法,普京甚至还向布什明确表示:他将继续帮助伊朗修建核反应堆。 而在朝核问题上,普京强调,“要确保在朝鲜半岛建立核不扩散机制,必须在安全方面向朝鲜提供保障”。“应当优先缓和朝鲜半岛局势并创造一个有利的建设性对话气氛”。这些话实际表明俄罗斯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没有任何松动。 话题二:伊拉克重建 比法德更灵活 袁胜育:关于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尽管普京在会谈前已明确表明除非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俄将不派出部队参加伊拉克任何行动。但较之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反战盟友对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伊拉克重建方案所持的否定态度,俄罗斯的立场已经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例如,普京指出,俄罗斯方面希望看到伊拉克局势尽快正常化,但同时也理解战后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当在坚实的法律和行政基础上分阶段进行”。他表示,俄罗斯将在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安理会新决议形成后决定在什么程度和规模上参与伊战后重建。考虑到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反战的坚定立场,此次首脑会晤俄罗斯对伊拉克问题的态度已经算得上是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所能表现出最大的妥协性了。 原则立场不松动 冯绍雷: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俄罗斯尽管比法、德等国表现得更为灵活,但俄罗斯的原则立场并没有松动。就拿派遣部队参加伊拉克维和来说,前两次维和行动(1995年的波黑和1999年的科索沃)俄、美两国之所以闹得不愉快,就是在部队指挥权问题上。美国坚持将维和部队(包括俄罗斯军队)置于北约统一控制之下,而俄罗斯则坚持对自己的部队拥有独立的指挥权。考虑到俄罗斯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以及俄军的传统,这一次,它同样不可能将自己派往伊拉克的军队置于美军的控制之下。正因如此,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不可能向伊拉克派兵,毕竟,从慷慨激昂地反战转而不计前嫌地帮助收拾残局,这不太像一个大国的作为。 话题三:车臣问题 美国态度首次和缓 袁胜育:车臣问题历来也是引起美俄不和的重要摩擦点。“9·11”事件后,为了报答俄罗斯支持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美国缓和了在车臣问题上批评俄罗斯的调门。在今年8月,美国关闭了车臣匪徒头目在美银行帐户。而在这次美俄首脑会晤上,布什明确表示了对俄罗斯在车臣进行的镇压恐怖主义势力行动的支持。这大概是迄今为止美国总统对车臣问题所作出过的最令莫斯科满意的官方表态。 不忘提醒人权尊重 冯绍雷:的确,与欧盟国家对车臣问题的态度相比,美国是表现出较为和缓的态度。但问题是,考虑到美国的政治现实,在车臣问题上说三道四不仅是美国政府,还包括国会、媒体、学界。事实上,在美国国内已经就出现了对政府的车臣政策提出的反对意见,批评政府为了短期结果将车臣问题掩盖起来的做法。美国政府不可能无视两国因价值观念的不同对车臣问题产生的不同看法。布什不忘提起对人权的尊重和实现走向自由和公正选举的政治解决。可以预料,美俄之间因车臣而起的龃龉并不会因布什的这番表态而烟消云散。 话题四:能源合作 双方重视这“软肋” 袁胜育:此次俄美首脑会晤强调和肯定了两国在经济型住房建设、银行改革、对外投资以及石油领域进行的合作,这将为美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俄美关系发展至今,一直存在着一个软肋,这就是双方在经济上的依存度较低,而这种状况有可能随着俄美能源领域合作的提升而出现较大改观。近年来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异军突起,展现出成长为一个“能源超级大国”的势头,而美国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应该说,美俄两国都极为重视发展与对方的关系,只是由于美俄的实力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双边关系领域的合作缺乏实际的内容。因此,能源作为双方互有所求的一个领域,只要两国政府予以合理的关注,将展现出良好的合作前景,从而有助于维持美俄关系良性发展的势头。 大改观还要耐心 冯绍雷:美俄两国在能源方面的这种互有需求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今年俄向美输出石油占美国能源销费的比例从1%上升到4%。俄力争于近年内实现占10%。但是,还不能认为美俄已经建立了巩固的石油供需关系。美方,特别是商界依然对俄投资环境大有疑虑。双方在能源问题上既有共同利益,同时又存在矛盾,而且共同利益和矛盾之间是一对非对称关系,矛盾之处远远大于共同利益。摩尔曼克港口的艰难谈判就是例子。这些经年累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不可能因为一次首脑会晤就有大的改观。因此,对于俄美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大的进展,恐怕还得要有足够的耐心。 俄美关系能走多快 有心甩掉敌意关系 袁胜育:比较而言,此次首脑会晤显现出,在决定俄美关系的内外各种因素中,积极因素要大于消极因素。就俄罗斯而言,虽然这几年经济开始有了起色,但它的复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无论俄罗斯是不是能够指望得到美国多少具体而实在的回报,至少,背负着一个不甚融洽、甚至充满敌意的俄美关系的沉重包袱,显然是不利于俄罗斯的复兴大业的。对美国而言,除了在反恐、削减战略武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解决地区性热点问题上需要俄罗斯的合作之外,历史的经验还表明,维持一种较为融洽的对俄关系,更有利于其对俄罗斯的基本的发展方向施加影响。尤其是,两个总统都面临着国内大选的挑战,美俄关系的稳定对于任何一方都事关重大。正因如此,此次首脑会晤所产生的积极成果,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美俄关系的良性发展。 外交理念差异依旧 冯绍雷:戴维营会谈可以看作是近两三年来美俄关系调整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其特点是既反映了美俄之间的实力不均衡关系,但也表现出双方围绕着“9·11”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以及双边利益的旗鼓相当的竞争态势。尽管美国的单边主义势头逼人,但普京十分善于寻找中间立场以及灵活多变的“边缘路线”也大体上应对得当。我同意在俄美关系领域,双方是存在着上述共同需求,但同样也得重视双方由各种矛盾和分歧而形成的一种离心力,而且,这些矛盾和分歧由于俄美两国历史发展水平和外交理念的不同,而常常表现得十分具有顽固性,并不会因某一个特殊的契机或因缘而出现质的改变。这些年来俄美关系风风雨雨、一波三折,常常出现令人意料之外的变数,可能就在于我们经常被这些首脑人物在公开的外交场合或热情洋溢或充满敌意的言词所迷惑。 当布什在戴维营搂着普京出现在媒体前面并标榜说“我喜欢他”时,作为观察者要努力揣摩的是这句话到底有几分的真实性。(来源:文汇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