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貌不惊人的普通人-斯大林形象包装内幕(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3日09:13 中国日报网站 | |
斯大林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肖斯塔科维奇说,斯大林是个貌不惊人的普通人。 被认为是俄罗斯音乐巨人的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见过斯大林,也和他谈过话。没见他有什么魔力。他是个貌不惊人的普通人,又矮又胖,头发略带红色,满脸的麻子,右手明显地比左手瘦小,他总是藏着右手。他的相貌同无数画像上的样子一点也不像”。1935年6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第一次见到斯大林。在当天的日记中,罗兰写道 卫队长发现斯大林特别爱照镜子,专门为斯大林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高跟鞋。 曾担任斯大林卫队长,1938年以“德国间谍”罪被处死的匈牙利人保克尔发现,斯大林很爱照镜子,而且经常整理发式,尤其喜欢抚摸自己的小胡子。“他从中断定,领袖绝非那种不注意自己仪表的人,在这一点上,与凡夫俗子没有两样”。于是,保克尔就在改善领袖形象上动起了心思。他看到斯大林希望“增加”身高,特别喜好穿高跟鞋,便专门为斯大林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高跟鞋,这种特制的“增高鞋”外皮巧妙地掩住了增高部分的后跟,别人根本看不出来。斯大林穿上这双靴子,往镜子前一站,看到自己“高大的”身材,顿时喜形于色。 记者拍照时,斯大林总要往前移一步,在照片上他就不会显得比毛泽东矮。 1950年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陪同毛泽东出席签字仪式的叶子龙“发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细节。毛泽东和斯大林以及中苏双方其他高级领导人合影时,斯大林稍稍向前挪了一小步。回到下榻处,我向毛泽东提到这一点,毛泽东微微一笑:‘这样就一般高了嘛’!毛泽东身高180公分左右,斯大林看上去要矮一些,但从照片上看,两人差不多”。师哲在《在历史巨人身边》也有同样的记载:“在签字仪式上,毛泽东、斯大林站在最中间。斯大林的身材比毛泽东略低,在记者给他们拍照时,斯大林总是要往前移动一两步。这样在照片和影片上他就不会显得比毛泽东矮,或许还略高些。”每逢节日或庆祝活动,上列宁陵墓检阅时,保克尔都预先在斯大林要站的位置上放一块垫脚的小方木块。这些把戏使只能从远处或报纸的照片上看见斯大林的人产生一种错觉。为了保持这种错觉,保克尔为斯大林定制了一件下摆直到鞋后跟的特长军大衣,这样鞋跟和脚下的木块,就被遮住了。斯大林不允许任何人站在他身边。在集体场合,也是他一个人站着,其他所有高级官员都挤在后面。 审查影片《伟大的曙光》后,斯大林几乎自言自语地说:“真没想到,我这个人还是那么富有魅力。好,很好。” 斯大林还真有自我欣赏、自我欢呼的癖好。肖斯塔科维奇说斯大林“喜欢看《难忘的1919》,在这部电影里,他手持军刀站在装甲列车的脚踏板上疾驶而过。当然这个幻想的画面与现实毫无关系。然而斯大林一面看一面感叹:‘当年的斯大林多么年轻漂亮啊,斯大林当年多么漂亮。’他对自己用第三人称,而且对自己的扮相,积极的评论”。《攻克柏林》的导演齐阿乌列里是这样在银幕上塑造斯大林的高大形象的:“在《攻克柏林》这部电影里特意使斯大林出现在一个极高的大厅里,沉思默想着军事战略———在他身旁除了中央委员会负责一个‘特殊’部门工作的波斯克列贝舍夫将军外,厅里别无一人,两旁是一排空椅子,格外衬托出斯大林的孤独而伟大。”为斯大林创造了“伟大”的媒介形象先走运后倒霉的,还有一个米哈伊尔·格洛瓦尼。1936年,在大型革命历史影片《伟大的曙光》中,他扮演斯大林这个角色。样片送到克里姆林宫审查,放映过后,经过一段令人窒息的沉寂,斯大林说话了,他没说影片,也没说演员,而是几乎自言自语地说:“真没想到,我这个人还是那么富有魅力。好,很好。”———从那一刻起,格洛瓦尼成了苏联影坛一颗灿烂逼人的当红影星。1946年,格洛瓦尼在历史巨片《宣誓》中扮演斯大林,受到斯大林的召见,这部影片伪造历史,虚构了列宁逝世,斯大林接受临终嘱托,成为列宁正宗嫡传的情节,格外合斯大林的意。当格洛瓦尼赶到斯大林的别墅时,他那身《宣誓》里的戏装———制服上衣,高腰皮靴、翻毛皮领大衣,把迎在那里的大小官员们都吓呆了。但斯大林却非常赏识他的装束,他握着格洛瓦尼的手说:“现在,你算把我研究到家了。”在宴会上,斯大林看着格洛瓦尼的脸提议:“为人民领袖斯大林,干杯!”斯大林和戴高乐一样,常常用第三人称谈论自己,喜欢把斯大林当做另外一个人,一个存在于自己信念中的形象,向他来表达自己的爱戴与敬慕。因为扮演斯大林,格洛瓦尼四次获苏联文艺界最高奖———斯大林奖金,一次获得苏联政府最高荣誉奖章———劳动红星奖章。1950年,根据斯大林的建议,格洛瓦尼被授予“苏联功勋人民演员”的称号。他饰演的《难忘的1919》、《宣誓》等影片中的斯大林形象,成了斯大林影视媒介形象的经典,他得到的恩宠无以复加。赫鲁晓夫上台后,格洛瓦尼被清除出银幕,凡有他扮演斯大林镜头的胶片都遭到剪除,他在凄凉的晚年曾问自己,也问他人:“演斯大林就这样,要是演希特勒又会怎样呢?” 斯大林对号入座,认为作品《列宁和卫兵》中的“小胡子”形象是影射自己。 《列宁和卫兵》的故事曾被选入中国的小学语文课本。故事情节是:斯莫尔尼宫的一位哨兵特别忠于职守。一天他执勤,列宁因没带通行证,他说啥也不让进去。这时来了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人,对卫兵说,这是列宁同志啊……这个不知分寸、蛮横粗暴的留小胡子的人,遭到列宁的训斥;哨兵,受到了列宁的表扬。《列宁和卫兵》是作家左琴科创作的《列宁的故事》这组作品当中的一篇。发表前,作者的朋友中有人提出,那个留山羊胡子的人,容易使人联想到被称为“红色恐怖的教父”捷尔任斯基。左琴科被这一“联想”吓得要命,便把山羊胡子改成小胡子,却没提防还有一位留着小胡子的斯大林。而且很多人知道,列宁一直认为斯大林“是个粗暴的人”。斯大林果然对号入座,认为小胡子是影射他,遂记恨在心。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小胡子”斯大林腾出了手,便来算这一笔旧账。斯大林骂左琴科是“无思想性的传教士”,“毒害青年”。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为左琴科“小胡子”的故事提供了另外一个版本:“在左琴科的故事里,这个粗汉是个大胡子,审查人员说这胡子不能要,不然人们会以为他是我们的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于是,左琴科去掉了大胡子,但是留下了小胡子。斯大林看了之后很生气,他认定这是讽刺他。”(赵维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