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者不是能成批种出来的植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9日05:16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原春琳 刘坤喆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到中国了。”55岁的哈特姆特·米歇尔说。 这位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科学界是个传奇人物。所以,今天他在第三世界科学院2003北京大会上作为特邀嘉宾演讲刚刚结束,就被一群争相与他合影的学者、学生簇拥起来。 米歇尔博士拥有很多荣誉头衔:德国生化协会主席、马普学会科学委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可他却出生于德国一个贫苦的农民之家,家中的一块土地甚至不足以维持生活。因此,他的家庭不能给予他更多的帮助。米歇尔自己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是取决于基因还是早期的成长背景。让他感激的是,家庭执著地支持他求学,令他最终能进入科学圣殿。 米歇尔必须选择自己走的道路。他告诉自己,无论怎样,必须设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正是在阅读大量书籍的过程中,他对知识的兴趣不断被激发出来。 为了证明当时的教科书上有个地方是错误的,米歇尔选择了后来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方向。“其实很简单。生物化学课本中有一个定理被认为是不可能成立的,而我认为它是可能的,最终证明它成立。”后来,他以自己为例告诫年轻学子,权威们当然有他们的长处,但是不能太迷信权威。“对年轻人最好的忠告是不给他们任何忠告,让他们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米歇尔说,他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和课题,如果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方法完成,他会更高兴。 正是由于米歇尔在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创造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细胞朊的结构、功能和运动机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使他在1988年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尽管此前很多人都预测米歇尔会得奖,但当荣誉来临时,他还是觉得这是意外惊喜。在米歇尔看来,获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意味着他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在科学研究上要付出更多。 如今55岁的米歇尔认为自己在精神上和心智上仍然年轻,他从没有停止过工作。他在从事两项研究:一是,人体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他希望找出人体对氧气的反应如何影响生物能量;二是试图建立一种给予生命更好的、新型的药物控制的项目。这个项目在起步时非常艰难,但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培养年轻人也是他的工作之一。目前有5个中国学生在他所在的德国研究院里做研究。这其中有博士后、博士,还有一个本科生。 1999年,米歇尔在参加中国科学院50周年院庆时,曾经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并为本报青年读者题词:“时刻准备,把握机会。”他说,年轻人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自己有发现,有突破,独立发表文章。“在自己的一生中,你一定要去开拓无人知晓的领域。” 拥有众多优秀科学家的马普学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经验可以参考。他认为,首先必须有优秀的资源,比如说人的资源,第二是有完善的体系去挑选人才,第三是提供充足的资金,最后是不要给予科研人员太大的压力,因为这样会使他们难以发挥创造性。他说:“获奖者可不是植物,能够成批地种出来,他们是靠自身的勤奋与创造赢得的荣誉。” 中国近几年科研发展的速度之快让他印象深刻。1986年,他首次来到中国,那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研水平都还相对滞后。1998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变化之大令他觉得不可思议。“正如今天上午中国科学家所做的关于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报告里所说的那样,中国确实迈了一大步,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而且在高科技研究领域,都成果显著。这使我确信中国在科学发展方面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也将使科学充分地付诸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