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布克”夺奖之战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5日14:23 外滩画报

  一年一度的布克奖,是英语文坛的一大盛事

  周舒/编译

  传说中的布克奖评选以苛刻著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便以曾经获得两次布克奖而闻名。然而评奖的真实过程究竟如何?本年度的评委之一DJ泰勒会把我们带到评奖
室里,见识一下布克奖的方方面面,背后乾坤。

  评委们饱受臧否

  一年一度的布克奖,是英语文坛的一大盛事。这些“日不落帝国”的遗民们,骄傲透顶,他们称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时常“令人遗憾”、“缺乏诚意”,而布克奖则是他们心头的钻石。

  每年到了布克奖开评的时候,传媒都会有铺天盖地而来的眼球和口水,报纸的专栏作家们会以预言家的姿态占卜评奖结果——当然,他们几乎从来没有猜对过。 在聚光灯下的评委们饱受臧否,今年的评委会由约翰·嘉利教授、AC格雷琳、丽贝卡·斯蒂芬斯、弗朗西恩·斯铎克和DJ泰勒组成,一些专栏作家认为他们的口味太过精英,而另外一些则又指责他们不够精英。报纸上还有小说家呼吁评委们应该在候选名单里多加一些人们“想看的”书——言下之意,自然是说评委们挑选出的书是人们“不想看的”书了。

  或者是在《论坛报》上出现正义使者化身的角色,宣称整个评奖不过是一个权威文学小圈子的人们处心积虑的阴谋,其目的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排除在人们的阅读领域之外。最可怜的就是那些无辜的记者们,在编辑的重压下,疲于奔命地追逐有关布克奖的一切消息。而如果没有这个评奖活动,那些编辑哪怕是有一本小说正正地砸到他们脑袋上,也分辨不出小说的好坏来。

  除了新闻界的猛烈火力以外,与评奖相关的个人表演也堪称热力十足。在提名名单公布前的一天晚上,DJ 泰勒在一个文学界的派对上被一个知名的女小说家逼到了墙角:“告诉嘉利教授,他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当然,这个错误就是这位小说家的作品在此奖项中的沉默缺席。

  DJ 泰勒还收到过一封电子邮件,来自一位相当知名的作家,多条罪状中最严重的一条指控是泰勒对马丁·爱米斯有病态的嫉妒。费力普·亨舍还责怪所有的评委都热衷推举资质平庸的流行作品。

  这就是布克奖,看来有的人真的很在乎的布克奖。

  四个月读一百多本小说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评选的预热活动,对于评委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搞定邮差送来的待评作品,它们在门口堆积如山,让人看了不寒而栗。用四个月的时间读完送评的一百多本小说,然后分三次坐在一个屋子里讨论它们,还不能算是消磨时间的最坏打算。

  评委们当然都非常理智,教养极高,同时也渴望自己的喜好能赢得其他人的认同。迄今为止,尚未重现1991的惨剧:尼克拉斯·莫斯利因为阿兰·玛西的小说被排除出提名名单而爆发怒火。只不过在最后结果产生之前,这样戏剧性的场面也并非毫无可能。

  评选中也不乏胶着的场景,在马丁·爱米斯的《黄狗》被排除出初选名单的那次讨论的结尾,一位渴望主导讨论方向的评委满怀激情地朗诵了他认为灵光频闪的一个段落。然而很显然,那段话并没有多少灵性,于是另外两个评委忍不住开始窃笑起来。一个月以后,在入选作品的讨论会上,JM库切的《伊丽莎白·卡斯特罗》成为了新的问题。第一位评委表示很喜欢该部作品,另外一位评委立即同意,于是皮球就被踢到了第三位评委的脚底。他严肃地宣判该部小说是“令人遗憾的”、“缺乏诚意的”。三周以后,尽管没有入选他们的提名名单,库切却摘走了诺贝尔的桂冠。

  然而这就是布克奖运作的模式,事实上也是任何文学奖的运作模式。把五个不同口味、不同感觉的人聚到一张桌子旁边,他们作出的决定永远不会同时获得××大学的××教授和坊间专栏作家的一致同意。不过,每年看他们都联合起来,指出评奖者的错误,也会让人觉得这还算是份有前途的好工作。然而一本书获得好书评的多少,与它是否能在评奖中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

  彻底厌倦大都市小说

  理论上来说,有机会以一天三本的频率狂读英国以及英联邦国家最好的一百本小说,应该可以激发出对刚刚步入21世纪的英国文学现状的种种看法。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如此良好愿望与通过阅读传记来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毫无二致,不过是匆匆一瞥,一个人的智力与另一个人的智力匆匆交汇。所以这一百本英语小说只能代表这个民族文学意识的些许碎片——如果真的有什么劳什子“民族文学意识”存在的话。

  同时,某些主题会决定评选的方向。比方说文学老枪们拿不出什么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于是人们就可以开掘一些一直默默耕耘却不为人知的作者,像卡罗尔·伯奇(她的《再次归家》是DJ 泰勒个人最偏爱的作品)、约翰·穆雷、朱丽亚·达令,还有最值得一提的克莱尔·莫罗尔,这个伯明翰的教师在她51岁的时候终于出版了她的处女作《惊人的色斑》,并荣获提名。

  在初入选名单上,至少有四位作家都把作品的背景设置在广阔的野外,一股在英国文坛涌动了至少十二年的暗流又一次汹涌:对大都市小说的彻底厌倦。这股暗流是有其经济原因的:很多小说家都无力承担居住在伦敦的费用了,而在历史上,伦敦曾经是英语作家们的家园。不过伯奇、达令和穆雷的小说也给了这股潮流一个美学上的解释:最好的故事都潜伏在外省生活的经验中,从而免遭伦敦媒体世界的荼毒。

  不可回避的媒体风暴

  谈到伦敦媒体的魔掌,如今谈论布克奖已经不可能回避围绕在它周围的媒体风暴了。在公布提名名单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台下到处是闪光灯令人晕眩的白光,艺术版的记者埋头对准自己的手机传送实况。

  此情此景,很难让人意识到如许隆重的仪式其实是为了书籍而举行,因为广大的大众已经把书本放逐到了被忽视的角落。而人们对此无能为力。做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学奖,如果不通过吵吵嚷嚷的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布克奖就面临沉没到海底的命运。可供选择的答案只有两项:A ,在每个报纸都出现布克奖的身影;B,悄无声息,彻底沉默。

  换个角度看,大面积的曝光对布克奖也有好处,总比湮然消失要好。

  布克奖对英国的国家生活更大的影响还在于,评奖过程暴露出庸俗和反智的倾向有何其深厚的基础,而这也是任何文学与艺术的讨论之中都会裸露出的问题。也许这就是布克奖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之所在。

  用DJ泰勒的话来说,“每次我在《周日时报》读到杰瑞米·克拉克森的专栏的时候,我都感谢上帝给我们布克奖。如今我们所栖息的文化景观,或多或少都构建于对愚蠢的赞颂之上。所以任何剥去单一愚蠢文化面纱的活动,我都剧烈支持,不管它是多么的短暂也不管它是如何的古典。”

  赌徒、瘾君子布克奖得主

  10月14日,42岁男作家DBC·皮埃尔最终成为英国著名文学奖“布克奖”得主,这一结果令许多英国媒体和读者大跌眼镜。

  DBC·皮埃尔不仅名不见经传、平生仅写过一本书,即本次获奖小说《Vernon God Little》,而且他还曾经是一名赌徒、瘾君子。

  皮埃尔承认,他正是在欠下一屁股债务后才决定写作的,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潜在的艺术家”,而写作也许可以作为偿还巨额债务的一个可行办法。然而,他这次获得的5万英镑奖金还不够还他十几年前欠下的巨额赌债和毒资。

  皮埃尔在大英博物馆举行的“布克奖”颁奖典礼上说:“我强迫自己去写作,否则,我只有用一根绳子将自己吊死在树林里。今天我获得的奖金其实一个便士也不属于我,它们将会用于还债,不过我欠别人的债务是这个奖金数额的3倍还多,我只希望现在能偿还一部分债务,然后看我今晚是否能睡得更踏实一些”。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推荐】【 】【打印】【关闭


全新服装服饰市场再掀抢铺狂潮
战无不胜,只手遮天,新势力突现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你对她越温…柔…
她会爱你更狂野!
非常笑话
烦了累了看笑话
——包治百病哦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泰宁站隆重开通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发传真?你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陕西群英大“惠”萃!
东北投资沃土!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小熊猫:女生不理我。妈妈:她们不是老夸你墨镜酷吗…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