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美国对古巴的长期经济封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5日17:1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阎月凡)第58届联合国大会4日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古巴长达42年的制裁。 1959年1月,古巴人民在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革命政府。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政府对这一新生政权一直采取敌视态度。1961年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被粉碎,美国和古巴断绝了外交关系。从此,美国政府开始对古巴实行经济、金融 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奉行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更加孤立古巴的政策。1992年4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宣布不准许同古巴进行贸易的船只停靠美国港口、进一步限制古巴的外汇收入、美立法机构“强化”对违反制裁措施的个人、团体和公司进行惩罚等一系列加紧对古巴实行经济制裁的措施。同年10月,布什又签署了“托里塞利法案”。根据这一法案,美国继续禁止本国公司和美国海外公司同古巴进行贸易。法案还规定,在古巴港口停泊过的外国船只半年之内不得进入美国港口,美国将不向给予古巴财政援助和贸易优惠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同时也不允许为古巴运货的外国船只停靠美国港口等。 1995年5月,古美两国重新签署移民协议,两国关系有所缓和。然而,1996年2月,古巴击落两架美籍古巴流亡组织的飞机后,两国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同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赫尔姆斯-伯顿”法案,进一步对古巴实行报复性强化经济制裁。该法案禁止美国公司及其在国外的子公司与古巴贸易;禁止在古巴进行投资或与其进行贸易的一切外国公司进入美国;凡从古巴进口蔗糖等产品的国家,美将禁止从该国进口同类产品;阻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对古巴提供任何贷款和金融支持。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自1992年以来,联大每年都通过要求美国结束对古巴经济封锁的有关决议。同时,美国各界也一再强烈要求政府改善与古巴的关系。但时至今日,美国政府依然我行我素,执意拒绝取消对古巴的经贸制裁。(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