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我看俄罗斯》有奖征文获奖作品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12:03 中国青年报

  获奖作者:

  谢 云 《剑南文学》杂志社编辑。

  沈 珉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编辑。

  孔祥武 南京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学生。

  蒙令华 《中国大学生》杂志社编辑。

  石洪涛 《中国青年报》社记者。

  评委:

  李凤林 前中国驻俄大使、中国东欧中亚学会会长。

  王国泰 国务院新闻办国际局巡视员。

  周志春 《中国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

  田二龙 外交部欧亚司参赞。

  季志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欧亚室主任、研究员。

  到俄罗斯去看雪

  谢云

  对俄罗斯,我一直有着莫名的向往。正因如此,较之其他民族和国度,我对俄罗斯也就更多了一份牵挂和惦念。尽管我从未去过那国度,尽管我从未有缘结识那民族中的任何一员,尽管时至今日,我与他们仍距离上万公里,但我仍一厢情愿地思念着那一片常年覆满冰雪的大地,仍固执地向往着那一方闪耀迷人光辉的艺术天空:在那里,有无数我熟悉的大师的名字。那些名字都灿若星辰,每一颗,都能让我的心怀为之动荡。

  但我实在说不清楚,俄罗斯艺术之国的光芒,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照亮我的生命,并给我的灵魂以强烈的震撼和感动的。

  也许是因为我们上一辈的缘故吧。他们适逢《喀秋莎》和《红莓花儿开》响遍全中国的年代,自然也受到了保尔·柯察金“钢铁”意志的鼓励,并因此而满怀激情地为那个时代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我贫瘠的老家,我曾不止一次地聆听一些大字不识的农民,在黄昏的牧笛声中或轻扬的晚风里,哼唱“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那音色,虽不优美婉转,但那旋律,却深沉绵缠,准确得惊人。俄罗斯最先在我心灵深处留下的印迹,似乎就是那旋律了。

  也许还有其他的渊源。比如,那部我看过多次的电影《列宁在1918》;再比如,那句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再比如……类似的细节和片断,肯定还有很多。但我无法确知,让我的灵魂为之神往的最初动因究竟是什么。

  能肯定的,或许应算小学时一位姓刘的音乐老师对我的启蒙和熏陶。刘老师很和蔼,常在我放学后去她的小屋玩耍时给我唱歌听。唱得最多的,是那首《三套车》。刘老师嗓音浑厚,沙哑中略带忧郁。和上那风琴的伴奏,便更响亮、深沉。让我恍惚看到:冰雪覆盖的伏尔加河上,一驾马车正缓缓地穿过古老的乡村。驾车的人,一边喝着燥辣的伏特加,一边唱着忧伤的歌谣。时至今日,每当听到收音机或电视机里传出那熟悉的旋律,我便会想起刘老师,她那简朴的小屋,和那怡润我心的歌声。

  也就是在刘老师那儿,我读到了平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居然也是俄罗斯的。书是残缺不全的竖排本,繁体字,册页泛黄。名字和作者都记不得了,但那是我文学方面最初的启蒙。虽然今天,现代理念正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每想起那些曾让我如痴如醉的书籍,我就会想到“艺术”这个干净、纯美的词语,并从中汲取到抵御物质诱惑的力量。

  后来进城读书,在县城图书馆那满架满架的文学著作里,我发现贮存最多的,竟又是俄罗斯的。如饥似渴,我真像高尔基说的“扑在面包上”那样,一口气吞读了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但那些至纯至美的感人篇章,那些博大深邃的作品,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次超越时空的异域精神之旅,并看到了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性。回想起来,我这样一个头顶高粱花的农村孩子,能够不自觉地走进文学的殿堂,选择文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方向和生命方式,应归功于俄罗斯艺术的熏陶和感染。

  我一直偏爱俄罗斯文人身上那种仿佛永远也拂不去的忧郁感伤。但这并非我痴迷的全部。因为那忧郁感伤,若缺乏一定的背景,也不免会显得矫矜和造作。实际上,我所迷恋的,是因为这忧郁感伤总是与雪有关:那覆盖着俄罗斯大地的雪,那飘扬在俄罗斯艺术天空中的纯净的雪。

  在我看来,只要天地间飘扬起雪花,只要那寒冷的雪花降落在黑如青铁的树林里,只要雪橇上的栗色牝马踽踽穿行在空旷的雪地上,忧郁和感伤就会降临,悲悯温慈的渴望就会蒸腾而起,如亭亭玉立的白桦,如马车铃声的寂响。换言之,是雪给了他们那种深沉的忧郁和悲悯。也是雪,让他们具备了不让人畏惧,却令人景仰的力量。那是沉淀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从骨血深处传下来的一种精神特质。

  因此,直到现在,我仍固执地认为,俄罗斯的艺术作品中,如果缺少了冬天,缺少了能让人踩踏出吱嘎之声的苍凉雪地,它那博大壮美的神韵,虽不说会荡然无存,但至少也要减少几成。

  读大学时,迷上了诗。俄罗斯诗歌中,自然不乏震撼我心的,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布洛克。但我最喜欢的,却是至今仍能默诵的叶赛宁的一首小诗《初雪》:“马车在辽阔的雪原上徜徉/雪,像块大披肩铺在地上/一条无尽无休的大道/绦子一般伸向更远的地方”。更远的地方,是顿河还是西伯利亚,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依然是铺满白雪的土地,俄罗斯的土地。

  1991年,除了自己的祖国,我最关注的就是俄罗斯的命运。苏联解体了,我并不感到多少失意。一个民族的暂时失落,并不会抹掉人们对它的辉煌过去的美好记忆。相反,我对这个民族的前景,充满了深刻而坚实的希望。因为我看到遍布俄罗斯的那些博物馆和图书馆里,依旧拥挤着参观的人流;他们的脸上,有悲壮,有哀愁,但没有气馁。我从中感知到:苏联的政治、经济虽然崩溃了,但人们的思想并没有因此而崩溃。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柱,仍旧坚定不移地挺立着。古老博大的俄罗斯文化,让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内心的严整性。这样的民族是永远也不会消亡的。因为他们相信困难终究会过去,美好的时光终究会到来。就像瓦西里说的那样,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从那时到现在,又是十多年过去了。在俄罗斯的大地上,有过危机,也有过困厄,但这个可敬的民族,始终在沧桑巨变中,守护着自己的心灵之烛。当我知道,普希金、托尔斯泰的坟墓依旧为灿烂的鲜花所围裹、簇拥时,我更深切地感知到了这一点。艺术的气质浸透了俄罗斯人的灵魂,使他们的言行举止优雅而热情,浪漫而又不乏真诚。我喜欢这样的民族。

  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俄罗斯,去看看桦树林里的小木屋,看看蒲宁笔下的乡村和庄园。或许在古老的俄罗斯大地上,在被冰雪蕴藏着的乡村或田野,我还能找到那样一些高于物质世界之上的精神文明。更重要的是,我要静静地站立在俄罗斯的大地之上,天空之下,好好体会那儿的雪。那干净而安静的雪,或许能清凉我渴燥的灵魂,抚慰我惶乱的心智。

  谁来营造俄罗斯的文化方舟(节选)

  沈珉

  孙建从俄罗斯回来就来找我。“太美了”,他对我说,“那些高贵迷人的庄园、精美绝伦的建筑,没有一样不提醒你身处一个有博大艺术情怀的国度之中”。如果你不会欣赏它们,你就不会懂得俄罗斯,不会懂得竟有那深沉的叹息,高贵的人性,纯粹的理想。他建议我策划一套书,向国人展现完整的俄罗斯文化。

  我告诉他我从未停止对俄罗斯文化的关注。但是,毕竟俄语曾被作为中国高校必修的外语语种、俄国绘画经验曾被作为中国美术院校规范技法的年代,已经过去。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俄罗斯只是在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等人的作品中遥远的存在。

  然而我还是关注俄罗斯的文化。毕竟在上个世纪俄罗斯有着和我们许多的共同点。虽然我们不能再度创造文化的辉煌,但毕竟通过努力还可以保存自己的文化,并通过导向来根植和普及。现在的俄罗斯官方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由总统和上层发表的言论和所做的种种举动都表明他们要捍卫俄罗斯文化的决心。

  让美好印象永远延续(节选)

  蒙令华

  我今年32岁,像我这样年龄的中国人,童年时代几乎都是看着连环画走过来的。印象最深的,是《青年近卫军》和《夏伯阳》。20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能回忆起书里的画面。大学时代,我利用课余时间看了大量中外名著。所有这些,都在我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影响了我的人生观。这些名著中,就包括这样几本俄罗斯和前苏联时期作家的著作———《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因为在这些伟大的作品里,主人公的命运就跟伟大的俄罗斯人民走过的道路一样艰难曲折,但他们却总是不屈不挠,用自己的力量去挑战命运,迎来新的希望。

  作为记者,我知道,今天的俄罗斯在年富力强、精干有力的普京总统领导下,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俄罗斯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进着。普京总统访问日本时,曾跟年轻的柔道队员一试身手;在国内视察,他亲自驾驶战机。中国的《参考消息》报道说,与俄罗斯女性心目中的众多偶像相比,普京总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一个国家的总统能受到国民如此爱戴,我敢肯定,这个国家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认同的力量(节选)

  孔祥武

  圣彼得堡的博物馆和上海的租界旧迹,昭示着这两座城市昔日迥然相异的命运,而今天它们却背负着相同的历史使命。

  城市精神是时代风貌的集中展示,是社会进步的文化指南,更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征兆。龙飞凤舞的国家不再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中华已经开始振兴;俄罗斯人也绝不是因痛饮“伏特加”就醉生梦死而不思奋飞的民族,双头鹰不是鸵鸟,她要翱翔于接近理想的天国。“一切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那失去的将变得更加可爱。”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这句诗不只激励着俄国人,也包括我们中国几代人义无反顾地走过心灵的荒漠,走过生活的沼泽。往昔的荣耀和曾经的屈辱都融入了民族的骨髓,我们只希望将逝去年代中的精华留住,并迈步向前。

  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致中国张庆桐先生的信中这样表达了他的愿望:“俄国和中国这两个伟大的国家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心灵上的联系,它们应该手挽手走在一起。”(《致张庆桐的信》)人们应该叹服托尔斯泰对这两个民族的洞察力:这两个民族的骨子里流的每一滴血都充盈着光荣与梦想。

  俄罗斯必须伟大(节选)

  石洪涛

  伊拉克战争结束并不意味着伊拉克问题的消失,后战争时代的世界政治动荡尚未平息。美欧关系向何处去,伊朗能否成为伊拉克第二,朝核危机如何化解,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密集的首脑外交。

  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首脑外交中,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从西方到东方,从世界舞台到地区局势,他的诸多外交活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俄罗斯是这场外交大戏的主角之一。

  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这样评价俄罗斯民族:“在欧洲没有一个民族像大俄罗斯人这样未受自然娇生惯养,……不期待自然及命运的恩赐,如此能忍受一切。俄罗斯民族在困难时显得更优秀。”这句话用于俄罗斯外交也很贴切:俄外交摆脱困境往往比维持优势更为出色。

  俄罗斯民族在屈辱和卑微中积蓄力量。“韬光养晦”之后,俄罗斯必将伟大,也必须伟大,否则俄罗斯人便无法生存。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体验缠绵中的滋味
回味激情后的温柔
非常笑话
非常心情加油站
让你越看越过瘾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人员流动,客户永存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陕西群英大“惠”萃!
东北投资沃土!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醉酒:谁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今晚上我就把它们都数出来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