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间谍波拉德案再起波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5日13:28 法制日报 | |
贾延宁 据美国媒体11月13日报道,华盛顿地区法院的法官12日签署命令,拒绝了因为以色列提供情报服务而被判终身监禁的间谍乔纳森·波拉德减刑等要求。 法官拒绝重新审案 波拉德和其新任辩护律师团今年早些时候曾向华盛顿地区法院提出上诉,称在当年的案件审理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当时的辩护律师团没有为他提供适当的法律支持,另一方面因为美国政府对此案施加的影响,法庭当年对波拉德所做的终身监禁的判决过于严厉。他们要求法院重新审理此案,并减少波拉德的刑期。波拉德的律师团还要求法庭解密当时美国政府有关波拉德案件影响的文件,称这些文件中有不少疑点,而且这将有助于说服现任总统布什给予波拉德特赦。 两个月前,华盛顿地区法院就波拉德的上诉举行了听证会。本月12日,该法院的首席法官托马斯·霍根签署了一项法庭命令,拒绝了波拉德的上诉请求。据报道,上诉中的三点理由被霍根法官一一否定。对于减刑的要求,霍根法官认为,对波拉德的终身监禁的判决是在1987年作出的,而事隔十几年后,波拉德才提出上诉要求减刑,这中间的间隔时间太久。霍根法官同时拒绝了公开波拉德间谍案的有关卷宗,尤其是当时美国政府提交给法庭的秘密文件的要求。为此他解释说,波拉德和他的律师们既没有提供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现任总统比三位前任总统有更多的特赦波拉德的愿望。也没有新的理由让法庭相信确实有必要公布这些文件。 辩护律师不满要上诉 波拉德的辩护律师团对霍根法官的决定大为不满,其中一位律师表示将对霍根法官的两项法庭命令再次上诉。另一位律师称波拉德案件是“美国法律程序中的一个污点”,他说“当时美国政府曾允诺不会要求判处波拉德终身监禁,但他们却这样做了……” 对波拉德终身监禁的判决一直是控辩双方争执的焦点。辩方认为当年正是由于美国政府,特别是当时的国防部长温伯格提交的一份文件,才使得法庭最后判处波拉德终身监禁。由于当年审判接受后不久,这些文件就被封存,因此波拉德的律师们一直努力寻求将这些文件公开,但最终都未能成功。此外,由于波拉德是为美国的重要盟友以色列工作,因此波拉德的律师和支持者一直试图利用两国的特殊关系,为他争取到总统特赦。 最大的“以色列间谍案” 波拉德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案发时在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担任文职情报分析员。1984年,他开始利用工作之便,为以色列收集情报。据当时媒体报道,在总共只有18个月的间谍生涯里,波拉德共向以色列提供了数以千计、多达50万页的敏感性文件,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绝密级别。更让美国政府头疼的是,由于这些文件中还有许多涉及阿拉伯国家的防务安全问题,也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当时曾在华盛顿召开一次阿拉伯联盟年会,阿拉伯联盟驻美首席代表就表示,这一案件意味着以色列可以掌握美国卫星情报系统所收到的关于阿拉伯世界的情报。1985年,波拉德事发被捕。 以色列政府上下奔走 法庭宣判一出,包括以色列政府在内的许多人为争取波拉德获释或减刑而奔忙。以色列政府不光在事后给予波拉德以色列国籍,还不断通过各方面努力争取他的获释。但里根和老布什两位总统都拒绝特赦波拉德。波拉德案件成了美以关系中一个解不开的心结。1998年,巴以双方在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调解下签署《怀伊协定》时,时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曾将特赦波拉德同签署协议一事扯到了一起,但在克林顿卸任前的特赦中,还是没有波拉德的名字。有报道说,布什政府上台后,以色列政府仍在对美国施加压力,寻求释放波拉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