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国际恐怖活动新特点--连环爆炸袭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6日16:17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1月26日电 本月15日和20日,土耳其连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 《瞭望》刊文指出,一系列的爆炸袭击事件表明“9·11”后,国际恐怖事件仍在不断蔓延扩大。分析一系列重大恐怖事件,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一是大多使用自杀性人体炸弹与自杀性汽车炸弹实施攻击。这种袭击方式一方面破坏 二是系列爆炸事件频繁发生,形成规模性轰动效应。这种系列爆炸主要表现出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针对同一目标或在一个城市同时进行多起爆炸活动,由此造成恐怖活动四起的广泛恐慌效果;另一种形态是在不同国家几乎同时进行连环爆炸活动,形成恐怖活动相互呼应的局面。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恐怖分子“既要更多人看,也要更多人死”的凶残本性。 三是恐怖袭击目标仍在不断扩大,防恐薄弱国家与地区成为恐怖活动热点。如在沙特,袭击目标也对准了上层阿拉伯人;在伊拉克的恐怖活动对准了国际机构,如红十字会、联合国办事处,约旦、土耳其使馆,伊拉克宗教领导人、临管会成员;在土耳其,攻击犹太人教堂等。一方面,由于一些客观因素,防恐难度较大以及防恐措施相对薄弱的国家与地区成为恐怖活动高发区。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其他国家纷纷加强各种反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恐怖分子的活动空间,迫使他们向这些地区移动。 四是恐怖事件的制造者逐渐以本地人为主体。恐怖组织的网点不仅仍然存在,而且在继续招募新的恐怖分子。同时反映出美打伊刺激了更多极端分子加入恐怖活动行列的现象,这些国家反美情绪的高涨形成了有利于恐怖分子活动与生存的环境。 文章认为,“基地”及其相关恐怖组织仍是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主要力量。“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老巢被摧毁后,并未遭到致命打击,它借助原有的一些网点,利用与其恐怖活动理念相同或相似的极端组织以及反美氛围等因素,仍在不断发展。 “基地”组织正利用伊拉克作为新的活动发展场所。伊拉克战争过后,共同的“圣战”理念使得萨达姆残余分子、来自其他国家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与“基地”组织有所联合与协作。种种迹象显示,萨达姆残余分子手中的资金与武器弹药与“基地”组织的作案手法已经结合起来,形成以伊拉克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恐怖景象。 “基地”组织活动也变得更加分散,出现各自为阵的局面。在各国反恐监视与围剿下,“基地”组织网点之间,以及“基地”组织与其他恐怖组织之间的通信联络受到一定限制。他们往往借助新闻媒体与恐怖事件达到相互支持的意向,或通过原始手段进行联系指挥。但更多时候,呈现一种相对独立活动形态。(李伟) 相关专题:恐怖阴影笼罩美利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