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第一条快讯是怎样发出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0:01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黄富慧杨媛媛王昕)中等身材,小分头,一字须,肤色有点黑,一位典型的中东中年男子——这是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伊拉克籍特约记者贾迈勒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就是他,发出了伊拉克战争爆发的第一条快讯,从而使新华社成为全球第一家报道战争开始的媒体;也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撰写了大量战地报道,使“贾迈勒”这一名字频繁 鉴于贾迈勒的出色表现,新华社授予他“社长总编辑奖”,使他成为数十名外籍雇员中首位获得此奖的人士,也是新华社首位因报道出色而应邀访华的外籍雇员。8日,贾迈勒在新华社新闻大厦接受了一些中国媒体记者的采访,并在“伊拉克战争报告会”上做报告。(小标题)“既然承诺坚守岗位,就应该一诺千金”在报告会上,贾迈勒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坚持工作的。他说:“听到那样的爆炸声,看到那样的交火场面,感到恐惧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不镇定下来就什么也做不成。我既然承诺坚守岗位,就应该一诺千金。” “我总是使自己镇定下来,想着完成工作。由于我有十多年的从军经历,知道在战争中如何自我保护。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待在家里也非常危险,所以我还是出去采访。作为一名伊拉克人,一名记者,我也有责任向世界反映伊拉克的真实情况,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他特别提到,自己之所以能够抢到头条,是因为新华社前后方事前对发稿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对战争的形势作了正确的估计。中国同事在撤离伊拉克之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各种预案;撤离后,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之间还经常通过电话通报情况。 无论是在伊拉克战火弥漫的时刻,还是在战后巴格达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下,贾迈勒和其他几名新华社的当地雇员昼夜守护分社,智斗劫匪,确保分社财产完好无损,表现了崇高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第一条快讯是怎样发出的 贾迈勒说,战争爆发当晚,他和妻子把孩子哄睡了之后,就没有睡觉。3月20日当地时间凌晨5时33分(北京时间10时33分),贾迈勒听到警报声,几乎同时,他拿起海事卫星电话,按“重拨键”拨通了事先拨好的号码,向新华社中东总分社报告“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然后他跑到楼顶,看到巴格达市区空中升起一个火球。随即,他又报告“巴格达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军的轰炸,很多道路被炸毁或被美军坦克封锁,车辆无法通行。为了报道战况,贾迈勒骑着中国产的凤凰牌自行车,天天冒着生命危险到街上去了解情况。伊战爆发不久,贾迈勒因工作出色由报道员转为特约记者。 中国同事的评价:“诚实、勤奋、可靠、勇敢” 贾迈勒现年45岁,有3个孩子,自2002年8月受聘担任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报道员。经历过战争的新华社巴格达分社首席记者王波对贾迈勒的评价是:“诚实、勤奋、可靠、勇敢”。他说,贾迈勒以前只是分社的翻译,并不会写稿子,但通过跟随记者一同出去采访,很快就上手了。分社人手少,新闻多,任务非常繁重,贾迈勒从未因此而抱怨。 王波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社的中方记者在撤离伊拉克时,给贾迈勒留下了3000美元和一些当地货币,告诉他去买一些药品等备用。可当我们重返巴格达时,贾迈勒只花了几十美元买了一点纱布等必需品,而把剩余美金和当地货币交还给我,特别令人感动。”《环球》杂志总编辑马晓霖则连称“佩服”,认为贾迈勒作为新华社国外雇员,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实属不易。(小标题)“要死就死在一起” 战争爆发之前,贾迈勒与妻子商量好,他住在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内,妻子留在家里照料3个年幼的孩子。但当妻子从电台听到美军已经在伊拉克边境打开缺口,进入伊拉克境内时,非常害怕,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孩子也哭着找爸爸。当时,由于贾迈勒在分社的生活也十分不便,所以他答应妻子带着孩子到分社住,“要死就死在一起”。而妻子也就成了分社的义务“厨师和哨兵”,既使他能专心于工作,同时还替他查看空袭情况。 战争爆发之后,由于只有3个防毒面具,他和妻子商定全部给孩子用,教给他们使用的方法,并告诉他们是“玩具”。 作为一个伊拉克人,贾迈勒至今对那场战争心存余悸。像大多数伊拉克人一样,他至今仍生活在痛苦和焦虑中,忧虑伊拉克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都希望过上平安、自由的生活,”他说。(完)(来源:新华网) 相关专题:战后伊拉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