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争夺人才 拥抱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4日10:41 新华网

  本报国际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国间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实行人才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在与各国的人才争夺战中,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优秀人才聚集之地。各国为了自身的发展,也纷纷制定各种措施,以期在新世纪的人
才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世界紧急应对人才匮乏窘境

  本报国际部记者 王江 / 通讯员 郭季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人才争夺战略,各国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阻止人才外流,并争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本国工作。这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加大对青年人的培养力度

  保住人才的前提是要有人才,为此各国纷纷加大对青年人的培养力度。

  法国政府2001年制定了“科学招聘和预测十年计划(2001—2010)”。

  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对人才特别是硕士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在2010年前,每年硕士与博士毕业生人数增加5%。加拿大联邦的主要科研资助机构———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卫生研究院中,都有专门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提供资助的基金,用于支持各高校的人才培养。俄罗斯政府为加强和发展俄罗斯的科技及其人员队伍,提出了“2002—2006年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一体化联邦专项纲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努力使科技、教育和生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积极投入到高素质的科技人员的培训、科研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中去。

  韩国政府则在全国设立了15个“科学英才教育中心”,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培养,为国家科技发展储存后备力量。

  为留住本国人才创造条件

  如何留住本国的优秀人才,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巴西政府采取一系列完备的用人制度,如职称分类、评审以及相关的工资福利制度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其科技部制定了“博士扎根特别计划”,旨在通过奖学金和津贴等方式鼓励高级科研人员留在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工作,以解决巴西人才流失问题。该计划第一年的预算为1000万雷亚尔,资助对象主要是国内外在生物、信息、农业等领域工作的博士和高级研究人员。该计划受到巴西科技界的欢迎和支持,各大学、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教授和科研人员积极报名。

  法国为了能留住人才,持续改善博士研究生的条件,并增加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的数量,提高研究奖学金的额度;同时充分给予年轻研究人员以足够的研究时间和自主权,采取有效政策以促使其实现职业前途多样化。

  抢夺人才各有各的高招

  各国虽在与美国的人才争夺战中处于下风,但在彼此间的人才竞争中却各显神通,力求在总体上能够保持各自的人才优势。

  加拿大在2000年专门设立了一项加拿大研究学者计划,拨出9亿加元的专款,计划在2005年前,在全国设立2000个加拿大研究学者席位,以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和为本国有可能处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项目服务。同时,为吸引更多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加政府还在考虑设立像罗德斯奖学金那样的世界一流的奖学金,并修改移民法规,使更多的人才能够进入加拿大。

  巴西政府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如利用“巴西科学家协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到巴西服务;利用联合国开发署提供的“依靠侨居海外的本民族专家转让知识”项目资金,邀请侨居海外的巴西专家学者回国短期工作。巴西从2002年4月起实施“人才签证”移民计划,允许那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外国人移民入籍,以期抵消本国人才外流的不良影响。

  德国政府的目标是使德国的大学成为“未来国际领袖人物的熔炉”,并为此先后推出旨在吸引欧洲以外国家信息技术人才的“绿卡”计划和新移民法,为外国学者、科学家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

  韩国政府成立了有系统地引进海外科技人才的专门机构———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了留住这些人才而打破传统习俗,给予这些科技人员优厚待遇,如“科学卡”制度,由科技部长官推荐,对海外优秀科技人才给予“延长滞留期”待遇。

  美国笑纳天下有才之士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孟军

  美国吸引世界优秀人才为其服务的历史十分悠久。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曼哈顿计划”到六十年代的“阿波罗计划”,它们的成功实施都与无数的外国优秀人才的贡献密不可分。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国家人才库;在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中,外来人士占22%;在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35%出生在国外。据统计,目前75%的印度软件专家实际上在为美国工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流入美国的优秀人才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大批优秀华人为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多部法律旨在吸引人才

  美国于1965年制定的《移民法》先后经过了多次修改,为吸引外国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该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论国籍、资历和年龄,只要有美国需要的一技之长都可优先入籍。例如国家利益豁免条款和杰出人才条款,为留下大批美国所需人才开了绿灯。2001年出台的《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核心就是要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人才,计划3年期间内,每年从国外吸收19.5万名技术人员。

  虽然“9·11”事件及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经济萧条影响了美国招揽优秀人才的计划,美移民局还加大了对16个专业领域移民签证的审查力度,但政府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充分发挥在美外籍人员的潜力。2003年美国务院公布一份备忘录,指出H-IB类签证持有者可在美停留至其签证最后期限,被解雇员工在离美之前已有一定的宽限期。这些规定,使真正有本领、对美有用的人能留在美国。

  充足经费创造科研环境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及“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单位是联邦政府向研究人员正常划拨科研经费的渠道。2004财政年度,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为64亿美元,2005年度为74亿美元,2006年度为85亿美元,而2008年度则达到98亿美元。国立卫生研究院2004年度的预算为293亿美元。除此之外,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航空航天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还推出很多研究计划,这些计划经费充足,只要研究人员有专长、有项目既可申请,从而使得在美进行各种科学研究的前景非常广阔。如商务部的“先进技术计划”(ATP)、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等,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为众多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岗位,吸引了大批外国优秀人才服务于美国。

  利用各种手段招贤纳士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充分利用外来优秀人员创业以促进社会发展,一直是其国家发展的传统。美国的各种研究所、大学以及跨国公司等都长期奉行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人才的政策。在美国举行的各种国内国际会议,都附有招聘人才的分会场,分会场贴有各种招聘广告,举行由招聘负责人参与的小型座谈会,解答各种问题。

  美国科技水平高,其各种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和权威很大。在美国多种著名科技期刊中,广告内容大部分是人才招聘。因这些刊物是各国科学家的首选,其广告效果不言而喻。大学及公司的庆祝活动也成为吸引人才的特殊手段,利用校友和业界名人的特殊聚会,不仅可以联络感情和交流信息,更是一种利用、吸引人才的新形式。

  经济优势打造社会环境

  美国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其社会环境也有助于吸引外国优秀人才赴美发展。美国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对优秀人才的优厚待遇无疑会吸引众多的外国人才。美国拥有十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再加上比较成熟的住房市场,可确保移民美国者生活无忧。这种生活水平的差距加上工作机会的差距成为众多外国人移居美国的主要因素。

  加拿大研究机构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移居美国的加拿大人员中,68%的人表示经济收入和职业机会是他们流向美国的主要原因,其余32%的人员的主要原因则包括可以有更好的机会获得研究经费、美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更先进、出国创业以及跟随配偶等。

  欧洲难以留住顶尖人才

  新华社记者 郑汉根

  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还容易理解,但作为发达国家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各国,竟也在大量失去各类顶尖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

  欧洲高级人才的流失已有年头了。上个世纪60年代,英国化学家约翰·波普尔前往美国从事研究并在那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的离开,英国议会当时提出了不信任案,差点让政府倒台。但从那以后,欧盟顶尖人才流失的势头不但没有得到遏止,反倒有增强的趋势。

  美国是最大受益国

  欧洲人才流失,得益最多的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德国学术部门的统计资料说,德国七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前往美国寻找工作机会,而整个欧盟现在有大约40万高级人才在美国工作,他们不是著名的科研专家就是才能超群的年轻博士后。《欧洲2003年度科技指标报告》也说,在美国工作的欧洲籍高级研究人员有75%宁愿继续留在那里。

  美国有许多美味的“诱饵”吸引包括欧洲在内的外国人才:世界最好的研究设施;充足的财政支持独立研究;高于欧洲同行的薪水;开放的文化氛围;根据成就决定升迁而不需要“熬年头”等等。

  与美国相比,欧盟在吸引高级人才方面逊色不少。专家认为,欧盟科研投入不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最主要原因。目前,欧盟科研投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2.8%和3.0%。比利时医学家克里斯蒂安·德迪韦等七名欧洲籍诺贝尔奖得主去年联名写信给欧盟国家领导人,批评欧盟的科研政策,要求增加对科研的投入,以减少顶尖人才流失。

  投入少了,科研条件和研究人员的待遇也自然较差。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想进行独立研究,但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报酬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科研人才选择自己的用武之地,英国天文学家安德鲁·科诺利1992年去美国,他说,美国给他的薪水比英国要高约一倍。

  体制存在诸多弊端

  欧洲国家对外来者的保守心态也影响他们吸引人才。许多欧洲研究机构和大学有“任人唯亲”的倾向,本国的人才受欢迎,外国人包括其他欧盟国家的人才难以进入。尤其在南欧国家,外来研究人员即使能力很强,也很少获得重要的学术位置。在美国,本土的大学教授只有7%,欧洲国家这个数字高很多,法国有50%,西班牙则是95%。

  欧盟各国学术管理体制的巨大差异让人才内部流动困难。比如,大学学历在欧洲国家之间常常得不到认可。剑桥大学的一位数学博士想进西班牙的一个大学做研究,努力了好几年竟没有让学历得到认可。晋升体制的僵化也让年轻人才失望而去。德国学术基金会联合会说,德国大量博士生去美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满教条的晋升体制,“一等就是许多年”。

  欧盟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提出了一个吸引高级科研人才的计划:要求欧盟国家至少拿出国内生产总值的3%作为科研投入,在欧盟范围内建立对研究人员能力和成绩进行评估的共同标准,让科研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流动更为便利,为外国科研人员到欧盟工作提供方便等。

  但是,这些措施能否落到实处还要看每个国家的决心,欧洲科学基金会总干事恩里克·班达说,目前欧盟国家落实这些措施的行动很慢。欧盟国家中目前只有瑞典和芬兰达到了科研投入数额的要求,欧盟国家最近一些年经济连续不景气,科研投入也难以得到眷顾,法国甚至减少了科研投入。

  加拿大近水楼台先“丢人”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王心见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美加两国对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总体上讲,在美加人才争夺战中,美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加之间就曾有过一段人员频繁交往的历史,大批加拿大人移居美国,为美国的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美国实行了新的人才争夺战略,加上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下两国人员基本上可以自由流动,又形成了新一轮人才之争。

  加拿大统计局曾根据美国的“当前人口统计”、加拿大的“反向记录检查”和“加拿大个人税收数据”三个数据库对加拿大流向美国的人口数量和人才流失的情况进行了估计。经分析后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加拿大每年平均流向美国的人口数量在22000人到35000人之间,约占加拿大人口总量的千分之一。在整个九十年代,加拿大流向美国的人口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从教育程度来看,流向美国的16岁以上的人口中约有一半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远远高于加拿大本土大学以上学历在总人口中占12%的比例。根据此数字,加拿大每年流向美国的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在10000人左右。高校毕业两年后永久移居美国的比例为1.5%,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移居比例却高达12%。这些数字表明,在高学历人群中,越是优秀的人才越容易流向美国。

  从收入结构分析,根据1995年和1996年的税收数据,当时收入15万加元以上的人口中,有千分之九流入了美国,远高于总体人口的千分之一点二的比例。

  从职业特点上看,流出人口有集中在知识密集行业的倾向。(科技日报)(来源:科技日报)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缤纷下载俱乐部,只有你够缤纷!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挑逗诱人引爆激情
寒冷冬日滚烫的爱
非常笑话
笑话大厨倾情奉献
荤的素的各有滋味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无边魅力
  • 佛罗蒙吸引异性
  • 男士情趣内裤热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社员们在生产队鱼塘里分鱼。一女手不慎摸进一男孩裤内…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